“27岁年轻手艺人”的雕刻时光
文/齐梦莹
当古老工艺遇见Z世代,雕像为传统红木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8月21日,进入B站第93天,这位名叫陆正毅的木雕大师在B站的粉丝数突破了60万。
自称“27岁青年工匠”的72岁麦安郎,在B站发布了近20个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动漫人物雕刻:皮卡丘、杰尼龟、宇智波鼬、钢铁侠……
这群1995年以后出生的Z世代亲切地称他为“小鲁”。 每次,小鲁都会拿出一块四四方方的木头,画几笔,然后用刻刀打样。 再加上被网友调侃的“亿万细节”,一个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就会出现在镜头前。
看惯了色彩缤纷的塑料人物,但小鲁的木雕人物却让人耳目一新。 过去几个月,他的视频观看次数持续上升。 例如,日本热门漫画《JOJO 九条承太郎》的一期浏览量已超过 230 万次,其中,九条承太郎是一个用红木雕刻而成的受欢迎人物。
B站“陆正毅的雕刻时光”账号视频列表(来源:网页截图)
近年来,受木材资源萎缩、行业内恶性竞争、终端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红木行业陷入持续低迷。 在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80后、90后印象中,红木家具及工艺品往往是“昂贵”、“沉闷”的代名词,不受青睐。
然而,在B站评论区,不少年轻人“恳求”老人开网店,称其为“中国人物”。 有粉丝直言:“花1800元买手办,比买木雕还好。”
对于寻求转型升级的红木行业来说,在保留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同时,拥抱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或许是创新的必经之路。
老工艺与Z世代的碰撞
“我一开口,就跟老普贤一样了。”
卢正义浓重的乡音让很多观众发现他来自福建莆田仙游县,那里是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之一“仙作”的发源地。
25岁的石正伟是“陆正毅的雕刻时光”账号的幕后人物,负责视频的拍摄、制作和运营。
他告诉笔者,他本人是莆田人,老人在当地有些名气,所以就和老人讨论了拍摄的事情。 “他觉得自己的技术不会比现在的年轻人差,而且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所以就同意了拍摄。” 石正伟说道。
卢先生说,他之所以自称27岁,是因为他27岁就开始拿起凿子学雕刻,“总共有四十、五十年了”。 以前他制作的装饰品比较多,比如关公、佛像等,但现在这些装饰品的市场已经大不如前了。
老人表示,视频中的所有木雕都是纯手工制作,雕刻一个人物需要3到5天的时间。 如果要达到雕刻人物的功力,“如果从头开始,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这些作品中,有几件是用“桃花心木”雕刻而成的。 卢先生说,他用的是紫檀,颜色比较显眼,成本也不算太高。
卢正义和他雕刻的“红木人物”(来源:受访者提供)
紫檀又名红铁豆、红实木等,是广义红木的一种,但不属于我国新国标确定的5属8类29个品种。 2018年。
事实上,卢正义并不是第一个用红木雕刻动漫人物的工匠。 在B站,同样创作木雕人物的“手艺小胖”、“铁头雕刻店”等UP主的出现早于“正义路的雕刻时光”。
某电商网站上,出现了几款不同品种的红木雕刻而成的人物,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网店出售的小叶紫檀雕刻的哪吒木雕(网页截图)
卢先生说,根据他所用的木材和雕塑的长宽,一个高20厘米、宽10厘米的人物价格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
不过,石正伟告诉笔者,视频中的所有成品都还没有售出,他和老人还没有考虑手办商业化的问题。 “版权问题很难处理。”
红木俑商业化很难吗?
在国内,目前市面上的热门人物被玩家戏称为“塑料反派”,而这些塑料反派的价格并不便宜。
据天猫《1995年后玩家排行榜》报告显示,潮流手办已经成为年轻人最“消耗成本”的爱好。 一年内客单价、电商平台消费频次同比均位居前列。 增幅接近190%。
在日本从事手办原型师近三年的小涵(化名)告诉笔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办产品材质主要是PVC塑料和搪瓷,价格一般从多到多不等。 300多到两三千元。 较小的盒子玩具一般在30至200元左右。
在人物圈里,那些还原度低、性格扭曲严重的人物被称为“邪神”。 为了避免“邪神”人物的出现,保护人物设计,版权方对人物原型的监管非常严格。
另一位手办手办制作者罗先生表示,在一个完整的手办制作过程中,手办公司必须提出策划方案,获得版权,并将项目分配给手办艺术家,其间需要经过手办的多重监督。版权所有者。 ,原型完成后,交给涂装部门上色。 着色期间,还需要进行各种监督,最后交给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和着色。
肖韩强调,版权方对角色的身材和比例非常执着,有时甚至会提出不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 仅构建原型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肖韩介绍,以前也有非塑料材质的手办,比如贵金属、木材、石材等,但这些多是收藏品,多是预约制作。 限量基本在百件以内,产品就发货了。 它甚至可以持续长达一年。
2019年上海警方破获一起假冒案件后,日本万代公司赠送了限量版镀金高达模型。
(图片来源微博:警察-公民快报-上海)
红木人偶想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商业化,版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当笔者询问一家销售木雕人物的网店“是否有版权”时,对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用“微笑”的表情回应。
如果失去版权方的监管,由厂商自主“决定”如何打造手办,手办的细节就无法保证,消费者购买“邪神”的概率就会更大。
目前,这些木雕俑大多是由中小型独立厂家生产。 他们仍以生产和销售传统木雕工艺品为主。 他们在手办品类上尚未形成规模,更谈不上实现行业的真实性和标准化。
罗先生认为,木雕人物的批量生产难度更大。 雕刻进一步考验原型艺术家的技能。 一旦犯了错误,就很难修改。 如果版权所有者不满意,“你基本上就得重新开始”。
另一方面,罗先生认为,对于习惯雕刻家具和传统人物的老师傅来说,制作二维人物“看起来不太像”。
史先生说,由于卢叔叔习惯了传统雕塑,对二维人物的五官不是很熟悉,所以他和卢叔叔一起琢磨每一个成品雕塑的面孔。
不过,仙游县工艺办主任黄杰告诉笔者,当地正在积极推动红木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工厂应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 目前,很多木雕产品已经可以批量生产。
机器制作的《西游记》人物红木摆件(受访者提供)
“老”红木如何拥抱新一代消费者
我国红木行业正在经历洗牌。
2019年,媒体记者走访福建、广东等红木主要产区发现,约有60%的企业倒闭。
河北的小王(化名)告诉笔者,由于市场行情不佳,他自己的红木工厂两年前就关闭了。 这次受疫情影响,北京商场的线下店没人感兴趣,而且租金还贵,所以决定不做了。
2019年,中国红木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红木行业分析报告》指出,国内红木行业目前正处于“下一个十年增长期的前期调整阶段”。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价格战”、人才匮乏、品牌建设落后、设计投入不足、服务标准体系不统一等都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红木资源的枯竭也倒逼红木产业转型。
黄杰介绍,作为红木生产的重要产地,当地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在原材料方面,引导企业开发利用新型替代木材,推广大果紫檀、非洲紫檀、非洲黄花梨、鸡翅木,开发利用非洲檀香、科檀、古木等。三叶草,非洲乌木,以及其他中国低端木材。 同时,降低高端古典家具产值比重,提高中低端家具和小工艺品在行业中的比重,一方面保证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红木消费的普及。
对于行业标准化问题,黄杰表示,仙游目前正在积极推广“仙作”集体品牌,完善行业标准,完善细分标准,同时也加强行业监管执法。 对侵犯专利商标权、掺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
黄杰坦言,只有迎合年轻人的潮流和需求,才有市场。 因此,仙游当地的红木产业也在寻求“跨界”合作和复兴。
黄杰介绍,近年来,仙游逐步向动漫、明星周边等文创产品方向创新发展,推动大师工作室高端创作与企业大规模定制双向发展。 “我们曾经为一位著名歌手定制了一台红木钢琴模型,一下子就能卖出几十万把。”
目前仙游有国家级工艺大师18人,省级工艺大师136人。 黄杰透露,这些工匠的个性化定制工艺品每年都供大于求。
在卢正义的视频下,要求制作更详细镜头的呼声越来越高。 看得出来,年轻人对老手工艺还是充满好奇和喜爱的。 正如有评论所说,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完美结合。 工匠们与时俱进,心态永远年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