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游戏研究组导读2021,游戏产业更新与进化
撰稿:EW 彭文义、崔明
拍摄/剪辑:EW 张玉凯
评论:EW 夏庆怡(上海)
支持:东西方游戏研究小组
介绍
2021年7月16日上午,由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21亲子游戏大会”(以下简称“FGF 2021”)“跨界·互动·共享——勾画动漫游戏蓝图”不久的将来互动娱乐产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不同的娱乐形式更加融合,更加注重互动的体验和深度。 在这种趋势下,娱乐产业围绕作品与观众的互动、行业与跨界的联动、新的社会需求,不断产生新的创意、产品、赛道。
因此,本次论坛围绕互动娱乐为主题,邀请独立游戏、二次元游戏、云游戏、游戏发行、投资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主题分享和圆桌论坛。
East-West Games也受邀出席,并以“学会想象力:2021,游戏产业更新与进化”为题,分享了对游戏产业趋势的观察。 以下为现场实景。
点击视频账号感受现场气氛
独立游戏如何突围并推广
来自独立游戏领域的制作人和发行商代表就独立游戏发行、破圈等话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
对于如何让游戏登上Steam畅销榜,《戴森球计划》发行商Gamera Game总经理叶浅落认为,首先非常重要的是了解最佳规则——畅销榜,即Steam畅销榜每隔15分钟刷新一次,这15分钟内的销量决定了游戏会出现在畅销榜的哪个位置。
其次,正确的启动时间至关重要。 例如,重大游戏更新会促使大量用户涌向Steam。 如果此时游戏登上畅销榜,被用户看到的概率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进行联合推广,曝光度和销量都会大大增加。
另外,Steam心愿单的积累和有效转化率非常重要。 叶浅落认为,优秀的心愿单转化率在10%左右,可以触发游戏进入畅销榜前十。 游戏本身的折扣也能带来一定的曝光效果,但折扣必须大于20%,Steam才会向心愿单上的所有用户发送电子邮件。
圆桌会议上,制作人等相关业内人士就独立游戏出圈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如何捕捉准独立游戏的目标用户,目前正在制作生存冒险游戏《命运之前》的胖布丁游戏制作人车翔宇表示,应该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考虑。 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的特色更加明显,强化制作者自己的风格,让其更好的体现在自己要做的游戏中,这样才能更精准地捕捉到自己需要的用户。
代表作《钢铁华尔兹》的野木软件制作人张乐也表示,除了传统的买量之外,依靠自然流量对于新游戏厂商和自主研发来说确实会面临一个矛盾:越明显风格化,就越有可能。 有些人喜欢这种风格。 那么在制作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创造一些让用户参与的体验和内容,因为用户可以为你创造新的入口。
另外,代表作包括《龙骑士之墓》、《城市迷宫》的夏依霖认为,在保留DND特色的同时,老玩家应该找到熟悉的点,应该加入很多低门槛的玩法到绘画风格和游戏玩法。 他希望没有玩过这个类型的玩家可以尝试一下。
推出益智游戏《如果你能早点回家》的50岁游戏制作人王笑笑从个人角度来说,故事很正常,玩法也很正常,整个游戏产品不会变得特别。 。 游戏产品就像电影产品一样。 一旦他们变得“正常”,他们就不会被任何人看到。
但无论如何变化,在像素引擎基金经理宋亚文看来,游戏行业需要游戏知识分子,即那些不愿意只做游戏行业精神搬运工,而是愿意做游戏行业精神搬运工的人。主动思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来挑战现状。 拥有环境框架并为游戏行业带来更高价值的游戏玩家。
PC 和云游戏的新趋势和机遇
WeGame平台负责人梁凌霄分享了他对国内PC游戏行业的观察和新趋势。 他认为,2021年和2020年,PC游戏市场重新获得市场和行业的关注。
首先,疫情影响推动了全球用户对电脑的升级换代。 近年来,国内PC出货量增速慢慢由负转正; 其次,近两年PC平台上涌现出不少独立游戏和优质大作。 原因之一是因为PC市场相对于移动市场缺乏新内容,好游戏供不应求。
梁凌霄认为,这意味着PC游戏行业对于开发者来说仍然有很多机会。 PC市场逐渐成为创意游戏的孵化器。 2021年,不少中小开发者通过创意玩法在PC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PC玩家对高品质游戏的追求,推动了PC市场游戏玩法的多元化。 因此,对于有想法的中小企业开发者来说,PC市场或许是创业第一步的最佳选择。
云游戏技术的逐渐成熟正在推动大屏游戏的发展。
对于为何看好云游戏,咪咕互娱游戏运营开发部总监赖晓阳表示,第一,云游戏非常适合监管,因为所有游戏都在云端,如果出现问题,它们可以随时从云端删除; 第二,云游戏非常适合监管。 其次,市场的变化导致用户对各平台的付费、正品、版权意识增强; 第三,智能电视的普及为未来大屏游戏市场提供了很多潜在用户; 最后,由于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主机少、机顶盒多,促使云游戏最终成为中国大屏游戏载体的解决方案。
微灵时代首席财务官兼首席战略官田琳认为,云游戏有几个发展阶段,现在已经到了第一个阶段的末期,就是游戏视频前端,可以用手机玩。展示。 第二阶段是游戏的影视版。 游戏很难变得越来越漂亮。 最大的挑战是制作者想要给予每个玩家的游戏体验与终端算力缺乏进步之间的矛盾。 云游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让玩家超越算力的限制,看到影视级别的游戏作品。 第三阶段,真正进入元宇宙。 云游戏技术可以帮助解决元界环境面临的算力、成本等问题。
东西方游戏:2021年游戏产业更新与演变
东西游戏发表了《学会想象:2021,游戏产业更新与进化》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对游戏产业趋势的观察。
东西游戏负责人夏庆义表示,今年我们将重点关注二次元游戏、女性向游戏、独立游戏、大屏游戏、5G+游戏、VR与AR、元宇宙、游戏IP、游戏创投等。其他赛道,因为看到游戏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逻辑,而以上的赛道与整个行业的新方向不谋而合。
首先,游戏娱乐化方向出现新趋势。 夏青衣表示,现在的“游戏泛娱乐”与2016年有很大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游戏泛娱乐的推动者从影视公司变成了游戏公司。
2016年,游戏泛娱乐的“影游联动”主要包括游戏改编成影视剧,以及影视剧改编成游戏。 还有《花千骨》等热门歌曲。 但当时的“影视游戏联动”仍然是基于影视逻辑,依托热门影视IP,对游戏开发和上线节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再加上影视人和游戏之间的思维方式,流程体系很难融合。 随着版号新规的出台,真正的“联动”效果更是难上加难。 谈到游戏IP改编影视,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游戏都适合改编。 另一方面,不少游戏IP采取出售版权的形式。 游戏和影视在用户等维度上是相对分离的。
如今,游戏公司带头将游戏推向泛娱乐,这意味着游戏公司越来越重视将游戏打造成IP,而不再仅仅关注游戏的资金流向。 这也进一步带动了游戏本身的IP化趋势。
此外,游戏公司也意识到,拥有自己的用户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力。 用户并不完全等于流量。 用户对游戏公司有忠诚度,但对游戏公司也有更多的要求。
其次,游戏开始向内容赛道逻辑靠拢。
从研发角度来看,近两年很多热门游戏,比如二次元、女性向游戏,都非常注重内容,尤其是剧情和人物内容。 与此同时,很多新兴品类也在探索新的内容机制。 比如可以在游戏中欣赏音乐会,用游戏作为载体来呈现传统文化,引起玩家对这些文化的兴趣,甚至用户可以直接在一些游戏中创造新的内容。
在发行营销方面,内容渠道的价值逐渐凸显。 今年过年期间,不少游戏公司在B站举办“拜年”,这种线上聚会不仅是内容,也是留住和吸引新用户的重要手段。 还可以看到,最近在小红书等种草平台上出现了很多游戏推荐视频。 此外,激发用户为游戏创作粉丝内容的热情也成为重要的宣传和营销手段。
投资者的看法和看法也在逐渐改变。 一些投资者开始越来越注重与游戏团队一起成长,等待成熟的时间点来获取长尾回报,而不是追求短期的爆款。
此外,游戏与社交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从游戏内部向游戏外部延伸,游戏与社交平台出现相互吸收、融合的趋势。 社区平台正在积极部署游戏,以捕捉下一代社交方式。 在技术方面,云游戏、AR、VR、虚拟偶像相关技术正在成为游戏开发的拐点。 在海外和3A维度,传统文化正在成为本土游戏的重要突破口和差异化竞争力。
最后,夏青衣表示,东西游戏最近特别关注独立游戏领域。 独立游戏将游戏当作内容来打磨和创新,更接近内容产品生产和发行的逻辑。 许多热门独立游戏,如《太舞卷轴》、《糖豆人》等,都被动或主动地依靠短视频、直播等娱乐形式突围行业。 目前独立游戏的主要渠道是Steam,海外销售占比较大。 例如,“戴森球项目”的国内和海外销量平分秋色。
7月22日,东西方游戏将在上海举办独立游戏创投闭门研讨会,共同探讨独立游戏的趋势与机遇,敬请期待。
近期东西方游戏专栏
东西游戏的朋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