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EO攻略 正文

陈皓|左耳朵耗子:程序员如何用技术变现?

SEO攻略 2024-01-01 101

左耳里的鼠标:程序员如何通过技术货币化?

作者|陈浩

你可以通过从事编程来谋生,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能,不依靠任何人或公司。 但我明白真相。 怎么做才是关键。 本文摘自陈浩(左耳鼠)在极客时光App开设的付费专栏《左耳听风》。

写在前面

程序员将自己的技术货币化,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 写程序是一门“手艺”,所以作为工匠,程序员当然可以靠自己的手艺和技能养活自己。

然而,现在很多工匠、程序员都说自己是“码农”,写代码的民工,工作时被要求做各种事情,各种加班,累得像动物一样。 我对职业发展感到困惑和犹豫,看不到未来的任何希望,更不用说成为一名工匠并通过自己的技能赚钱了。

从大学里给别人打字赚点零花钱,到逐渐凭借自己的技能帮助别人,从而赚取比较丰厚的收入,我很早就意识到自己可以做编程,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和技能。 不依靠任何人或公司而生活。

对于程序员来说,这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似乎并不是所有的程序员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这里,我想根据我的一些经历和大家谈谈。 当然,我的经验有限,不一定完全正确。 只是希望能给你一个参考。

上学时候

我于 1994 年上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软件。 1996年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我五笔很好,打字速度很快,所以被招到教务处工作,帮忙把一些文件输入电脑。 打字三个月后,学校按照每1000字10元的标准给了我1000元。

由于我的五笔打字越来越快,而且还能用CCED和WPS排版,所以引起了别人的注意,让我到他的打字工作室帮忙。 我一个月挣400元。 我的大学在昆明,相当于当地收入的中上水平。

后来到了1997年,我帮一个开公司的老师写了一些MIS软件,用Delphi和PowerBuilder写了一些办公自动化和酒店管理软件。 一年后,老师给了我2000元。

因为我的动手能力很强,当时系里的老师有什么想做的事都找我帮忙。 而且,由于当时计算机人才太少,社会上一些需要开发软件或者解决技术问题的人就会来到大学。 基本上都是老师推荐给我的。

还记得1997年的时候,老师推荐了一个人来找我,问他能不能做一个网页? 静态页面5个,1万元。 那时,学校并没有教如何制作网页。 我去书店找书看,却发现书店里没有关于HTML的书,只好拒绝说:“我做不到”。 一年后,我发现原来这么简单。

第一次踏入职场

1998年,我毕业进入工商银行互联网部工作。 由于我可以拨号上网,所以我制作了个人主页。 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当时非常流行。 当我从互联网上收集一些知识时,我正在学习制作一些奇特的东西,例如网页上的菜单。

2000年,《计算机新闻》的编辑注意到了我,给我写了一封电子邮件,要求我投稿。 我写了一些关于如何在网页上创建菜单的小技术文章。 我每个月写两到三篇文章。 我每月收到的费用约为300元。 当时我的月工资是600元。

现在通过文章标题还能找到一两篇文章,比如《抽屉式菜单的设计》,已经是一堆乱码了。 大学里被要求做某事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甚至潜意识里影响了我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虽然当时我也说不清楚,但我就是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可以靠自己的手艺谋生,不依赖任何人、任何公司。

我想我现在可以把这种感觉说清楚了。 这种潜意识的感觉是——我不必靠工作和听从别人的安排来生活。 相反,我可以通过在公司工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更加独立。 并自由地生活

因此,在工作中,对于那些技术含量不大的工作,我基本上只是像学生时代那样交作业。 我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交作业的效率,比如增加代码的复用,把能自动化的东西自动化,和需求人员讨论需求,简化需求,这样我就可以少做一些工作……

这样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公司内外更多的核心和技术技术。

在工作中,我总能受到别人和领导的关注。 我总是比别人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玩一些高科技。 当然,这种“关注”并不完全是好事。

2002年,当我被外包给银行做业务开发时,因为项目完成得太快,我无事可做。 我整天看书、写其他代码和用户练习,用户抱怨我没有做好我的工作。 我当然不理会这样的抱怨,我行我素,因为作业已经交了,用户也只是说说而已。

同年,我加入了一家新的、技术性很强的公司。 他们正在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公司项目,可以将一堆PC组合成一台超级计算机进行并行计算。

当我完成第一个项目时,公司的一位专家告诉我使用Purify来测试你的代码是否存在内存问题。 Purify是一家叫Rational(后来被IBM收购)的公司做的神器,有点像Linux开源的Valgrind。

使用后感觉Purify太强大了,于是我仔细阅读了它的英文技术文档。 经理看我非常喜欢这个东西,就让我分享给公司的人。 我精心准备了一份PPT,但只有一个QA来了。 我在一个大会议室里单独和她谈了一个半小时。 这位QA对我说:“你的分享真的很好,很有条理,也很清晰。我学到了很多。”

带着这样的积极反馈,我在我的CSDN博客上分享了关于Purify的文章,标题为《C/C++内存问题检查工具——Purify》(登录极客时间App查看外部链接)。 也许是因为这个软件是付费的,使用的人不多,所以这篇文章的读者反响并不大。

然而,2003年的一天,我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 一家公司要求我帮助培训客户使用 Purify 软件。 IBM的培训太贵了,所以代理这个软件的公司出于成本考虑想找一个便宜的讲师。

他们查遍了中国整个互联网,只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就通过CSDN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给我打电话。 最终,两天的培训总共花了税后1万元,而我当时的月薪只有税前6000元。

这件事让我在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明白了一些道理。

要体验大多数人无法体验的事情,请将学习时间花在更困难的领域。

如果你想写一篇文章,你必须写一些以前没有人写过的东西,或者别人写过的东西,但我可以写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技术和知识是完全可以货币化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明白了15年前技术和知识的实现,哈哈。

随后,我在CSDN博客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包括C语言编程技巧的文章,一些makefile/gdb手册的文章,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陷阱。

因为我分享的东西比较系统、独特,所以搜索引擎自然会优化(最好的SEO就是唯一)。 我的文章经常因为访问量大而被推送到CSDN首页。 因此吸引了各种培训公司和出版社,以及其他公司的一些主动招聘offer,以及其他想要一起创业的程序员的各种信息。 我了解到图书作者的收入太低(作者的收入有两种:一种是稿费,每页30元;另一种是稿费,5%左右),而投入产出比培训公司的数量明显高了 后来我开始承担一些培训任务(不是很频繁),一年七八次。 当时需求量较大的培训主要是这些技术方面的,比如C/C++/Java、Unix系统编程、多层软件架构、软件测试、软件工程等。

我喜欢做内部培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可以进去了解每个公司在做什么,他们遇到的技术痛点,以及参与其中的工程师的想法。 这大大增加了我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同时,也让我作为一个原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技术人员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还有一些软件开发方面的私人工作,但我基本上都拒绝了。 主要原因是这些软件开发基本上都是功能开发,我无法从中成长。 而且后期会有大量的维护工作。 虽然一个小项目能赚几十万,但花在上面的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得不偿失。

25~35岁是每个人最宝贵的时光,应该好好利用。

极客seo高手法则:3个月如何从0到10万流量_极客seo高手法则:3个月如何从0到10万流量_极客seo高手法则:3个月如何从0到10万流量

4、职业上升期

因为这些经历,我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价值。 我开始把时间投入到一些主流的、先进的、更有挑战性的技术上,这让我保持了两件事:一是技术和技能的领先性,二是对技术本质和趋势的敏感度。

因此,我有强烈的愿望去尖端公司体验和学习这些东西。 比如我在汤森路透学到了人事团队管理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亚马逊是我进步最快的公司。 虽然亚马逊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它的一些理念确实让我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有了质的飞跃。

我开始向外界输出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一些技术价值。

从亚马逊到阿里巴巴是我在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经历。 这两次经历让我对这两家看似相似但内部却截然不同的成功大公司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看法。

这两种完全不同甚至有些矛盾的玩法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 这就像两个坏人在我脑子里扳手腕。 这可能是由于从小就被灌输给我的“标准答案”思维方式。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一个问题可以有几个正确答案,而这些“正确答案”又是非常矛盾的。

所以,当我记录下一些价值观和想法的时候,自然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也吸引了很多不同的想法来交织和讨论。 另一方面,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无论别人骂我还是教育我,对我都有帮助,极大地丰富了我思考问题的视角。

这些经历让我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提升,让我思考技术问题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种变化让我的思维水平更高了,视野更广阔了。

也许是因为我有一些“独特”的想法,丰富的经验,扎实的基础,让我对技术人的认识和理解更加透彻和深入。 因此,他也获得了一些名气。 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咨询、帮助解决问题,我开始收取越来越多的钱。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收取高额费用完全是被动的。

由于父亲的健康状况,我无法全职工作,所以我成为了一名自由人。 也正因为如此,我有机会为很多公司解决技术问题。 2015年,某公司后台系统一升级就出故障,业绩不足。 我被要求看一下。

我花了两天时间和他们的工程师一起研究了一个简单的流程,然后直接在生产线上进行了重构。 性能提升10倍。 虽然这有些低调,但完全是为了应急。 公司老板很高兴,认为自己投入的几百万推广费省了,就给了我10万元。 我说不用那么多,一万块钱就行,他说就这么多了。 我很高兴地接受了,当时我很感动,因为我的技术得到了尊重。

2016年,某公司需要做一个高并发的解决方案,大约需要2000万TPS。 我为他们做了一个。 但他们只能达到1200万TPS左右,所以他们又邀请我过去。

我花了两天时间研究,分析性能原因,然后一天写了700多行代码。 因为不想深入业务,所以主要对网络数据传输进行优化,使数据包尽可能小,保证对一个请求的响应在1个MTU内传输。

测试期间,TPS 达到 2500 万。 于是老板就给了我20万。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什至没有讨价还价就做到了。 本来以为最多也就一万块钱左右,没想到收到的报酬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并不是社会不尊重程序员。 只要你能多多帮忙,就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和一些人开玩笑说我们可能都会写同样的 for(int i=0; i 别误会我的意思,我只是想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强化我的观点。

以上是我这20年的经历。 我相信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说你现在正在经历这样的经历。 欢迎您分享您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技能得到尊重呢? 如何用技术和技能赚钱?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对此做一些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本文摘自极客时光App陈浩(左耳鼠)开设的付费专栏《左耳听风》

一技之长+学会如何卖=活得爽歪歪?
« 上一篇 2024-01-01
SEO的发展前景如何?SEO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下一篇 » 2024-01-01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