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福建警方破网络水军团伙案,揭开删帖发帖操控舆情套路
浏览关键词时发现文章虽在眼前却无法打开,点击后却发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充斥着满屏对有污点的新闻人物的夸大其词的报道……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背后的操纵者正是传说中的“网络水军”。
湖北与福建等区域的警方近期陆续侦破了多起“网络水军”犯罪团伙案件,揭露了这些团伙非法运营的手段和策略。据“新华视点”记者的调查,这些“网络水军”公开标价,通过删除或发布帖子,甚至只需支付数十万元就能实现对舆论的操控。
数千万元大案揭“网络水军”删帖、发帖手段
湖北省公安厅近期发布了关于公安部督办的一项涉及8个省份的巨型“网络水军”非法经营活动案件的通报,荆州地区的警方成功逮捕了13名涉案人员,并对涉案资金进行了初步核实,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与此同时,福建莆田警方在调查“网络水军”犯罪团伙的过程中,揭露了215起炒作网络舆论事件,并关闭了100个非法网站。
警方透露,“网络水军”往往通过付费删除帖子以及发布恶意言论等手段获取巨额利润,他们通常与客户协商确定需删除的不利信息数量、在多少平台发布多少字数的负面内容,随后便动用所掌握的渠道资源进行信息的删除或发布。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所谓的“网络水军”运用了多种策略来实现帖子删除的目标。首先,他们会将帖子彻底清除,使得这些内容无法通过关键词检索找到,即便输入之前的链接也无法打开网页。其次,他们会对搜索引擎的快照进行删除操作,尽管帖子的内容依然存在,但通过关键词搜索却无法找到,而直接输入链接却还能打开网页。最后,他们还会采取替换的手段。利用技术调整搜索引擎某些快照,使得帖文标题与快照内容变得毫不相干,进而减少网民的点击兴趣,实现近似于屏蔽的目的。此外,某些“网络水军”负责发布委托人的正面言论,并通过增加点击量、频繁转发等方式,将这些内容推至页面前端,而将相关负面信息推至下方,从而减少负面信息的曝光度。
发布帖子成为了网络水军另一种赚取利益的途径。经警方调查,部分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招募了网络水军,让他们大量散布针对竞争对手的负面内容。以厦门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为例,这些水军主要通过资讯、问答、百科网站以及短视频应用等平台发布和推广负面文章,旨在协助客户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压。
几十万元“操控”舆情,有“水军”月提成7万多元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企业是雇佣“网络水军”的主要群体,他们这样做要么是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要么是为了消除不良舆论。福建省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网络安全大队的民警苏锋透露,曾有一家企业在参与政府项目投标时,便曾雇佣“网络水军”,通过大量发帖进行恶意攻击,致使对手失利,并造成了超过一百万元的损失。
这些企业大多借助“公关公司”招募“网络水军”。荆州警方已陆续查办了4家涉嫌此案的“公关公司”,并成功逮捕了11名犯罪嫌疑人。这四家公司声称向客户提供服务以优化网络舆论,实则雇佣“网络水军”大量删除对客户不利的网络资讯。
据调查,网络水军在进行一段时间舆情操控时,通常的收费标准为数十万元。在荆州查处的相关案件中,个别项目的收费甚至高达一百多万元。
一旦接下订单,所谓的“水军”便会以受托企业的身份向网站发送信函,对涉及的不实内容或侵权行为提出质疑,并明确表示若内容不予以删除,将启动法律诉讼程序。许多网站为了规避潜在的麻烦,往往直接选择删除相关帖子。
除此之外,“水军”还会采取贿赂手段,向网站管理员、版主、吧主等人行贿。据办案民警透露,某些医院试图删除网络上的负面评论,例如“只需花费100元即可治愈的疾病,在这家医院花费数百元却未见成效”等信息。他们通过向网站管理员提供利益,请求删除相关帖子。“在大型网站上删除一条帖子通常需要支付两三千元,而在小型网站上则大约需要四五百元。”这位民警进一步解释道。
据调查,“水军”的获利相当丰厚。一些团伙明确要求,若成员的月营业额突破10万元,则可获取25%的提成比例,甚至个别成员的月提成金额可高达7万元以上。
为了增加盈利,部分“网络水军”团伙甚至自行搭建网站,对信息的发布与删除拥有决定权。据警方透露,嫌疑人刘某炜,通过自行搭建或协助他人搭建非法网站等途径,擅自搜集、编辑并发布负面资讯,总共掌握了包括“今日中国焦点”、“民主法治网”、“华人法治”以及“质量中国网”在内的100个网站的发布与删除权限。
2018年1月至6月,钟某玲、赵某玲、刘某兵等人承接了帖子发布任务,每条帖子价格在40元至50元之间。他们再将这些帖子以20元至30元的价格转包给刘某炜进行发布。短短半年内,这个所谓的“水军”团队炒作事件215起,发布有偿帖子近3000条,对相关个人、企业及网络秩序造成了极大影响。而刘某炜也因此获利超过30万元。
强化“全链条”治理,加大打击和惩处力度
众多执法警察反映,鉴于网络删除帖子的速度极快,被删除的帖子链接常常无法访问,而且许多正在进行中的删除操作都迅速完成,这给证据收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周龙、苏锋等办案民警提出,保障网络秩序的稳定亟需加强“全链条”管理措施。他们强调,除了对“网络水军”进行打击,还应对那些恶意雇佣“网络水军”散布虚假信息的企业与个人,以及涉及其中的公关公司、网络管理员等,实施更严格的打击与惩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