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打压微信推广?新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微博上推广微信公号已成为推广微信的常见手段之一,然而,25日晚间,新浪微博的用户运营负责人刘新征通过微博发声,提醒那些仍在微博上推广自建微信公号的账号注意:不要重蹈覆辙,提醒大家要谨慎行事,期待大家能继续享受愉快的互动时光,此次行动先是针对特定目标进行精准打击,随后才会进行全面的火力覆盖。
新浪市场营销官方微博随即转发该微博,并指出:截至26日中午12点,若相关账号未将公众账号的推广内容(涵盖背景图、粉丝服务后台、微博正文引导等)予以删除,将有可能遭受禁言或封号的处罚。我们鼓励大家相互监督,对于有怨气的可以报复,有冤情的可以申诉。
如下图,有图有真相:
这条微博已被删除,对于新浪此举的真正意图不得而知,而且微博官方的一些热门账号似乎并未对此发表任何评论,这难道是在试探市场反应?无论如何,对利用微博进行微信公众号推广的行为进行打压,绝非无中生有,因为早在今年四月,微博就对微信实施了封禁措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探讨禁止微信公众账号推广的必要性》一文的作者已将其撤下,然而我仍将此文保留,以下是对其内容的简要总结(网络亦能找到此文,有需要者可自行搜索),其核心观点大致如下:
每家公司都确立了自身的核心信念和防御机制,那么,微博所秉持的核心理念和防御壁垒究竟是什么呢?
微博所秉持的核心价值在于倡导个体无论面对何种议题,均能从个人角度发声或传播信息,以此推动信息的公开与流通,提升社会的透明度。微博的竞争优势正是依托这一理念构建的,成为中文网络中首屈一指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平台。然而,微信公众账号的行为不仅与微博的基本价值观相悖,还可能对微博的竞争优势造成损害。
微信公众账号对外呈现出的形象宛如一个深不可测的黑箱,外界无法得知其平台上的作者阵容、各账号的写作内容、读者群体究竟是谁。此外,在产品设计层面,无论是平台方还是作者,都享有不受批评的绝对权利,而那些受到批评的人却毫无还击之力,且批评内容仅对作者本人可见。
这种观念所引发的负面影响,相信所有秉持互联网精神的人都能深刻体会。在这种保守观念的指导下,它将作者与读者都束缚在微信平台之内,仅允许内容在微信内部进行分享。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搜索引擎的抓取功能。有理由担忧,未来可能会进一步限制,仅允许腾讯账号用户阅读内容,甚至可能只有腾讯旗下的产品才能访问。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被引入,可供公开讨论和批评的内容将越来越少。
我们不允许在微博平台上进行微信公众账号的推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相关用户持有敌对态度;实际上,我们计划持续深化对互联网内容平台中杰出作者的发掘与推介;同时,我们将持续推广他们所创作的优质内容至整个中文互联网领域;并且,我们将确保作者们通过创作和传播高质量内容获得应有的收益;最终,我们旨在共同优化中文互联网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环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