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工信局发力!优质企业数量大增,发展质量提升居全省第4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优秀中小企业研发实力突出、发展态势迅猛,是增强产业体系完整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支撑。着力增强企业创新本领和行业专注度,聊城市工信部门主动调整工作方法,持续改进服务机制,全力构建优质企业“沃土”式发展环境,优秀企业数目获得显著提升。
3月20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以“新聊城 新篇章”为主题的系列发布会,其中一场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兼市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郝巧凤在会上表示,2024年,聊城地区新增加了50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32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这两项新增数量在全省排名第四位,同时,成功获得了全省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试点项目。优质企业的整体水平持续进步,伴随整体规模的扩大,规模以上的制造企业里,省及省级以上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九点零二和百分之二十二点九五,这两个数据分别比所有规上企业高出百分之四点五三和百分之十九点六四,它们对全市工业产出的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公益项目。着力构建集成式服务网络,成功创建省市级以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共63个、小微企业孵化园区29个,在提供无偿支持、动员社会力量提供专业服务方面成效显著。积极推广“1143+N”的企业专家帮扶机制,制定了国内首个《企业专家帮扶规范》的地方标准,使得服务活动的标准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大幅增强。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我们制定了总计102项整体数字化布局计划,并完成了90套专项诊断设计,全年推动46家企业实施改造,生产效能提升三成;在市场拓展方面,无偿为20家公司建立了三维数字展示空间,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入驻参观,通过这一平台促成交易总额超六千万;围绕企业稳定生产、项目顺利推进及员工就业保障,我们组织了18场线上线下公益性质的人才招聘活动,累计服务2100家企业,帮助1万6千人达成就业意向。
攻克关键障碍,促进智能升级与数字化进程。立足公司实际需要,针对小微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瓶颈与挑战,积极提供帮助、实施精确支持,切实增强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意愿与动力。2024年,对1361家小微单位进行了数字化进程的全面评定,并提交了相关文书,举办了132场各类数字化升级活动,惠及3618家企业,促使1222家公司完成了数字化过渡,公司平均转型开销减少了七成,生产效能提升了三成。两家公司入选工信部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项目,在全省中位列第一,十一家公司被评为山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试点单位,冠县镀涂钢板制品的数字化转型集群被评为山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试点集群,全省仅有六个这样的集群。
加强银行与企业合作,支持企业获得金融帮助。鼓励产业与金融结合,举办高标准的专业活动,帮助特色企业融资,同时召开产业投资会议,向投资机构展示先进工业的融资需求,为企业增加投资、稳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强化政策推广,安排金融单位到企业进行讲解,介绍“专精特新贷”“技改专项贷”等金融项目,持续举行匹配会议超过三十回,到2024年年底,本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总额达到114.8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16%;普惠小微贷款总额为891.7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58%。促进地方性资本市场“特色优势”板块发展,组织优秀公司挂牌、融资及上市辅导的政策说明,使29家公司加入该板块培育行列。改进紧急再融资机制,全年为1153家经营困难的企业对接再融资资金113.62亿元,同比增加29.95%,帮助公司节省开支约4.4亿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