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文不知道你的大学舍友里,有没有过这样一个人
GK|正文
不知道你的大学舍友里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的床头板上贴满了动漫海报。 床上躺着许多无名的娃娃,有时还有一个长方形的枕头,上面印着动漫美女。
他总是坐在电脑前,戴着耳机看动漫。 他时而对着屏幕傻笑,时而泪流满面。
他很少出门,朋友似乎也不多。 但有一天,他非常兴奋地冲出宿舍,说自己要去参加一个漫画展,想认识一些从未见过的网友。 他称之为“基于面子”。
在QQ空间里,“二次元”、“立体”、“充电爆炸”、“水果”等词语频繁出现在他的更新中,让人摸不着头脑。
后来你慢慢知道,他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二次元”。
毕业工作的某一天,你偷偷点进他的QQ空间,却发现已经关闭了; 他的朋友圈安静得像只鸡。
我想屏幕前的很多朋友都会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们二年级时的一些言论现在看来太丢脸了,我们不想让任何人看到。
01
“我喜欢二次元”
但最近,有人开始在网络上收集古代二次元爱好者常用的短语。 那场面无异于公开处决。
在一个名为“2D Quotes Bot”的主页上,有大量充满时代感的二维演讲。 因为它们“太真实”,代入感极强,每一句话都能让你脸红。
摘录几句话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如何宣传自己是二次元大师? “读无数部电影”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动画作品你一定有自己的理解。
一套工整的平行句,不仅简洁大方,更能展现出你深厚的二次元功力,绝对能让你在一群“伪中二”的人中脱颖而出。
真正的双刺猿每天都要向二次元表白三百次。 这样的接地气的爱情故事你是不是很熟悉呢?
即使我们在三维空间没有朋友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朋友都在二维空间。 “只要我们努力,就能打破你们和三维空间的界限,让我们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如果你在三维空间没有女朋友也没关系,因为你的女朋友在二维空间等着你。
或者,你也可以加入FFF团体,在每年的2月14日,和团员们一起点燃手中的“火把”,燃烧街头的恩爱夫妻。
对我们来说,第二维度就是家,当家召唤时,我们随时准备回家。
与三维的边界必须明确界定,就像《哈利·波特》中一样,魔术师和麻瓜永远无法理解彼此。
我不明白“2333”和“www”是什么意思。 你怎么敢说你是二次元?
“今天没吃药,感觉很可爱。” 这句话的标配就是曾经风靡二次元的新唐艾表情包,还有洛天依的金曲《我今天没吃药》。
即使是QQ分组也需要有一点二次元的风格。 盲目猜测“普通人类”是三维的普通朋友,“等待审判的罪人”是这个人的老师。
02
二维说话技巧
这些二次元语录犹如瞳孔地震,让如今“早入中年”的“佛系90后”坐立不安、心惊胆战。
有人一边喊着“哈哈哈哈哈哈”,一边大喊羞耻。
有人威胁要“鲨鱼”这个博主。
有人悄悄回去清理QQ空间,而其他勇士则不同。
他们揭露了过去的二次元言论,分享了各种二次元行为:那是一段记忆中尘封的黑暗历史。 多年后,它的主人终于解开了封印,仿佛有一道金光刺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的眼睛。
一封写给二次元的自毁信
这些自毁战士展现了他们对二次元的崇高信仰,他们与同事的日常互动也充满了二次元的气息。
总能看到“米娜三”、“亚白”、“乌鲁赛”等字眼。 显然你知道每个词,但你不明白它们全部。
直到看到“Baga”的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源于日语。
除了“巴嘎”之外,“巴卡”也常用
Minasan的意思是“大家”,Yabay的意思是“坏”,Wulu Sai的意思是“太吵了”……这些可能都有真实的含义,但也有一些不清楚的情态助词。
“那”和“阿诺”是在二次元中与人交谈时使用的独特词语。 而且,“na”这个词写成“na”,读作“na”。 连续使用据说有“可爱”的效果。
如果有人一直对你说“娜娜娜”,在早期的二次元明星眼里,也许他就是一个可爱的女孩。
下一句“Na”后面经常会出现诸如“Oni-chan(兄弟)”和“Ouni-san(姐妹)”之类的标题,然后是各种请求。 就好像加上“Na”就让人无法抗拒。
B站广告
造句:嘿嘿~如果是哥哥的话,一定没问题的!
还有“啊(算了)”、“Yeah Leah Le”、“Ah La”和“Ah Lie”也被广泛使用。 没看过动画的人一定会感到困惑。
一名班代表示范道:“哎呀,怎么了?我们不都是二脊猿的朋友吗?是啊是啊,真是的,没想到我会说出这样的话。”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实在是太丢人了(我已经尽力码字了!)
是的,还有一种将单词放在句末括号中的形式。 可以用来描述自己的状态,也可以用文字表达来延续。
像这样。
还有这个。
由此看来,在句尾添加表情包确实是一个正常的操作_(:з」∠)_
(别问我为什么这么熟练,这都是不能说的秘密。)
03
你还是二次元吗?
至于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尴尬,没有经历过中二的人大概不会理解。
早先的一批二次元爱好者已经长大了,不再懂得这样说话了。
在互联网流行圈,现在是“抽象词”和“拼音缩写”的世界。
网友的言论也趋于简洁。 无论是表达高兴、震惊,还是咒骂。
几个字母“xswl”、“awsl”、“wdnmd”和“nmsl”就足够了。
即使是“露出牙齿”的表情符号也包含着“脸上微笑,心里MMP”和“让我微笑”等多种含义。
人们不再用明确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变得越来越含蓄、内敛。
另一方面,出于某种未知的原因,二次元的含义逐渐变得贬义。
当你发现那些曾经嘲笑你“整天看动漫”的“三维”人也开始说“可爱”、“傲娇”、“鬼畜”这些来自二次元文化的词语时,你是不是有点惊讶的感觉。
这些人可能并不是日本漫画的忠实粉丝。 有的还在追明星,玩快乐游戏,看《快乐大本营》和韩剧。 但他也一直说自己是一个二次元的人。
穿上lo大衣、汉服、JK服,似乎就能变成二次元人了。
在电视的综艺节目中,经常可以听到《火影忍者》、《夏目友人帐》等一些日本漫画的BGM。 甚至还出现了尴尬至极的二次元综艺。
甚至一些与二次元无关的商业品牌在宣传产品时仍然使用二次元的术语,或者与动画联系起来……
你渐渐感觉今天的“二次元”似乎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核心了。 似乎只要顺势而为,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贴上二次元的标签。
于是你不再想自称是“二次元人”,还想说“你买不起,你买不起”。
看着日本动漫长大的年轻一代如今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动漫和游戏市场,二次元动漫的概念也开始普及。
这是可以理解的。 每一种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亚文化似乎都会经历从小众走向主流舞台的过程。
然而,有些东西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