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后海:从冲浪胜地到网红旅游点,如何平衡商业与情怀?

二次元 2024-08-10 70

编者按:2021年6月9日,海南日报A05版深度阅读专栏刊登了《从“冲浪胜地”到“潮流聚集地”,后海:在风口浪尖上找路,面临人气下的生意与情调的两难》一文。文章聚焦:曾是冲浪爱好者心中的小众冲浪胜地的三亚后海村,如今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旅游胜地。然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后海村带来了交通、水电、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压力,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反过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后海如何在生意与情调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展示海南自贸港形象的窗口和名片,值得深入思考。

33分钟,354人,平均每分钟约10人。

近日,三亚市海棠区藤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振华来到藤海社区(又名后海村)唯一入口,估算进村人流量,可见后海村的人气。

其实,后海村真正火起来是在去年5月,这个曾经是冲浪爱好者心中的小众冲浪胜地,如今已经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旅游胜地。然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后海村的交通、水电、治安、卫生等各方面带来了压力,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反过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后海如何在商业与情感之间取得平衡

成为海南自贸港形象的展示窗口

一扇窗户和一张名片

值得思考

年轻人聚集在这里

从早到晚,他们都能在后海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后海村位于海棠湾后海岬,村边沙滩呈现独特的月牙形地理结构,四季宜人的气候、终年不断的海浪、相对安全的海底地形,让这里成为众多冲浪爱好者的最爱。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不少游客开始发掘国内小众旅游目的地,后海村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

蒋依依 二次元_女主叫蒋依依_蒋依依

作为国内的冲浪胜地,三亚后海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今年4月初,时隔近一年,海南游客王琴琴再次来到后海村。热闹是她的第一印象。在后海滩上,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块写着“冲浪教学”的牌子。人们在海里学冲浪,沙滩上聊天,街边拍照,餐厅吃饭……在这个小渔村里,似乎每个角落都有游客。

数据能直观体现后海村的火爆程度: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搜索“三亚后海”,相关游记超过2万条;后海村的冲浪店有100多家,而去年5月之前,这个数字大概在30家左右。

冲浪还带动了民宿、酒吧、餐饮、音乐等产业的发展。“白天看海冲浪,晚上喝酒跳舞,新与旧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后海变得独一无二、乐趣无穷。”游客杨立新说。

后海的夜色也不同。王琴琴记得,一年前,入夜后的后海村安静而惬意,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沙滩上散步、捉螃蟹。但这一次,晚上8点刚过,沙滩上音乐声便响起,青年男女们纷纷跟着节奏翩翩起舞。即便是11点音乐结束,仍有不少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除了冲浪、泡吧,拍照也是很多人来后海村的原因之一。清新风格的海景民宿、色彩缤纷的冲浪店、面包车改装的小酒吧、别致的涂鸦墙……随便拍一张就能让小伙伴们惊艳到。

甚至游客本身也成为后海村的潮流,皮肤黝黑、穿着性感、梳着脏辫的女孩随处可见。后海村的游客追求穿衣的自由,无论是前卫的皮夹克、吊带短裤,还是单纯的比基尼,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

一个小渔村为何能赢得潮流年轻人的青睐?“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标准化、精细化的工作带来了枯燥感和麻木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在业余时间选择一些刺激、娱乐性强的运动项目。后海村以冲浪等海上休闲运动为切入点,聚集了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柴勇说。

潮流文化在这里丰富

冲浪者、DJ、嬉皮士……新老后海人带来了冒险、艺术、时尚等文化元素

站在热腾腾的铁板旁,身穿清凉比基尼的女孩将黄油、厚吐司、培根等食材一一摆在铁板上。热腾腾的香气、油光潋滟的声音,让食客们垂涎欲滴。这家主营三明治的后海村餐厅酒吧,今年初开业后,就成了“网红”店,食客们纷至沓来。

蒋依依_蒋依依 二次元_女主叫蒋依依

坐在沙滩上喝着冷饮的游客,享受着三亚后海轻松、悠闲的氛围。

“这里空气好,生活节奏慢,压力也没有那么大。”餐厅酒吧老板刘轩说,他很喜欢待在后海村,“在后海,你会遇到各种身份的人,有企业主、演员、歌手、艺术家,有的人一住就是三五天,有的人一住就是几个月,甚至成为这里的永久居民。”

有人总结,在后海村的发展中,有两类居民非常重要:老后海人和新后海人。老后海人指的是较早来到后海的冲浪爱好者,直接推动了当地冲浪文化的形成。新后海人指的是2020年以后来到这里居住的人。这群人的到来,为后海氛围的升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据微信公众号“一条”的文章介绍,新来的后海人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多为自由职业者或来投资经商的人,后海村的各类俱乐部、酒吧、餐厅等实体店主要由他们经营;一类是从云南大理过来的手工艺人和艺人,他们的作品和表演给后海村带来了波西米亚、嬉皮士等文化元素;还有一类来自内蒙古等地,多为歌手、DJ,他们成为这里电子音乐派对的“领头羊”。

对于如今后海村的年轻、自由氛围,柴勇分析称,前些年,后海村凭借小众、刺激的特色,首先吸引了海湾休闲、海上运动爱好者,一批时尚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营造出一种浪漫情怀,进而吸引文艺青年来此创作,他们的艺术气质,吸引了不少崇尚艺术生活、追求精神享受的人们。与此同时,后海村尝试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体育、文化发展融合,特色小镇、主题民宿相继跟进,满足了都市人对童话生活、住宿方式的心理需求。

“来自不同方向的旅行团,吸引了一批批时尚人士聚集。随着海外旅行的不确定性,后海已经成长为以国内年轻人为主要客群的聚集地。探险、艺术、时尚、二次元等更多文化元素也在这里重新发酵。”柴勇说。

如何成为下一个样本

专家建议制定总体规划、突出特色、规范发展

不断涌入的人口,让住房成为后海村最紧俏的资源之一,后海村居民微信群里,一条条租房信息活跃着。

“现在后海一套三居室的月租金达到4000元,比市区大部分房屋的租金都高。”刘轩说,房租上涨给创业者带来不小压力,有的创业者因此离开。“从经营的角度,当然希望游客多一点。但从生活的角度,很怀念以前人少、房租、物价低的清闲日子。”看着熙熙攘攘的后海村,刘轩心里有些感慨。

除了房租上涨,这个被冠以“冲浪胜地”“的士高”“中国小清迈”等标签的后海村,还陷入了更多的争议:商业气息浓厚、环境脏乱……这让不少来到后海村的游客感到失望。

商业气息浓厚的部分原因在于冲浪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去年5月以来,来后海村学冲浪的游客数量急剧增加,源源不断的需求催生了更多冲浪俱乐部,也催生出一种新的职业——“职业推板师”。

蒋依依 二次元_女主叫蒋依依_蒋依依

冲浪文化是三亚后海的重要文化元素,沙滩上随处可见手拿冲浪板的人们。本期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吴炜拍摄

相比需要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红十字急救资质的专业冲浪教练,“专业推板师”的职业门槛较低,一节冲浪体验课的收费只有专业教练的一半,甚至更低。《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后海村一些新开的冲浪俱乐部,冲浪课程收费每小时200至300元,仅为老俱乐部收费的一半左右。

于是,后海村数百家冲浪俱乐部之间、“专业板推员”与专业冲浪教练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价格战,冲浪课程质量、器材质量、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

但另一方面,不少来到后海村的游客主要就是体验冲浪,拍下视频、照片,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客观来说,冲浪教练是否专业,对这些游客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8mm冲浪俱乐部是后海受价格战冲击较大的老牌俱乐部之一。“游客会对比各个俱乐部的冲浪价格,最终只有一小部分人决定报名。”俱乐部创始人袁萌说。因为俱乐部培训、发掘冲浪人才需要时间和金钱,“就算有影响,我也不愿意降低课程价格。”

后海村并非唯一一个这样的发展,纵观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丽江、大理、凤凰、鼓浪屿等,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有业内人士指出,“网红”目的地的生意和人气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商业化程度高了,人气就会淡化。一个地方只要有商机,就会有大量的人蜂拥而至,分享市场“蛋糕”,很少考虑逐利行为是否会破坏目的地的人文情怀。

环境卫生方面,随着人流量的增加,后海村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旅游旺季,容易出现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造成“脏、乱、差”现象。

后海村的发展中其他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走在后海村,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原本狭窄的街道上挤满了汽车、电动自行车和行人。虽然村口已经设立了安检门,禁止村外车辆进入,但村里的车辆和用来摆渡的电动自行车还是造成了一些交通拥堵。

如何保留人文情怀

还有满足游客需求的商业业态

这是后海村继续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

“冲浪是后海村的特色,我们需要从制度规划、产品设计、形象塑造等多方面入手,从无序发展向有序发展转变。政府也需要尽快制定地方标准,引导后海村各项产业向规范方向发展。”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说。

柴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地政府可以借鉴国内外名镇的经验和做法,对后海村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特别是针对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所涉及的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和资源,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在环境保护、商业业态、游客服务、居民福祉等诸多方面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

作为国内“网红”旅游目的地中的“后来者”,后海村或许也可以借鉴“前辈”的发展历史。

比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也面临过度商业化冲淡文化魅力、业态和商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的发展困境。据人民日报报道,从2019年开始,丽江对古城核心区业态实行市场目录清单管理。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开店传授技艺等传承和展示特色传统文化的店铺被纳入鼓励类,不仅一路审批通过,还能申请到公租房租金减免、项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网吧、电子玩具、现代建材等16类项目被列入市场禁止准入类别;酒吧行业被划为限制类,现有存量继续经营,但不再新增审批。

如今,丽江的东巴纸、木雕、滇绣等文创体验项目多了,花饼、非洲鼓等“千店千篇一律”的商品少了。文化的聚集稀释了商业的密度,古城的魅力更加浓烈。此外,丽江古城还打造了油纸伞“网红”街,扶持“剧本杀”游戏体验馆等新兴项目,希望把千篇一律的古城街道打造成形式多样的文化业态聚集地,不断提升旅游体验感。

借鉴经验,并不意味着走同质化道路。关心后海村发展的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表示作为新“网红”旅游目的地,后海村要走出一条专属新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后海村,释放出更加旺盛的文旅活力。

女主叫蒋依依_蒋依依 二次元_蒋依依

海南日报2021年6月9日A05版↑

总策划:曹健、罗建立、齐松梅

执行理事:许诗莉

主编:孙静

版面设计:张欣

校对:赵志云、黄汝香

H5文案:徐诗莉

H5视频:武威

H5制作:杨威

H5配音:唐咪咪

视频文案:孙静

视频拍摄:武威

视频剪辑:吴文辉

视频配音:唐咪咪

早年婚纱照能有多离谱?网友晒照引热议,色彩斑斓让人过目难忘
« 上一篇 2024-08-10
二次元游戏如果的世界:苦口良药还是伪宅福音?
下一篇 » 2024-08-1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