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玩家生态奇葩:最恨也最爱,差评之王的尊严之战
真心真小毛
其实我一直觉得《三国》应该是“电子游戏界的奇迹”,当然这并不是说游戏本身有多好玩,而是它的玩家生态实在是太过怪异,它可能同时拥有着玩家最讨厌的和最喜爱的一群玩家。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三国志》的玩家大概是最希望这款游戏死掉的群体,比如去年年底该游戏在 Steam 上线时,很快就获得了闻讯而来的玩家 7% 的好评率,并以绝对优势拿下了 Steam 上“差评之王”的称号。
后面还有更搞笑的瓜。前段时间《仙侠传》因为创意工坊事件被差评轰炸,让《三国》玩家感受到了危机——我们不能允许任何游戏比我们差。为了捍卫差评,为了维护王者的尊严,他们自发跑到《仙侠传》评论区打差评,上演了一出“围魏救赵”的好戏。
我怀疑运营商 Youka 并没有指望 PC 版能赚钱,只是想试水一下,结果出丑了。或许他们早就有心理准备,毕竟《三国杀》在主打赚钱的平台上口碑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是更重量级的
反正到处都是骂声一片,“狗卡会死”、“付费就是坑”、“武将下地狱”,甚至还有“三国杀要失败”之类的话,我听了5年,耳朵都快起茧了,但它毕竟没死,还有底气向外界宣告“我们的游戏正在红红火火”。
不知道是尤卡在固执己见,还是《三国杀》的玩家们一边说着一套,一边玩游戏一边骂着一套?
这件事情确实有些神秘,但是如果我们一点一点的分析的话,或许能够发现一些线索。
Dota社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除了在客户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Doslin。”然而,网上出现了这句话的变体,甚至有超越原文的潜力:“除了在游戏里,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三国玩家。”
你可能不止一次在阴雨忧郁的午后看到过这个头戴金冠的大男孩,他爽朗的笑容瞬间治愈了你,手中的苦艾酒顿时变得甜美起来,一切都变得色彩斑斓起来。
这个小伙子人气很高,在河北工程大学校园美女、校园帅哥选拔赛上,有人发现了这个俊美的身影,他在一众俊男美女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学生心中当之无愧的年度“校园帅哥”。
有时候你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无论哪部动画,只要有人对着镜头,指着身后,就会有一片评论异口同声:“白马?哼,我保证他永远都不会回来!”?
只有《三国杀》的玩家明白,白马是一种信仰,哼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要么一剑杀死对手,要么被对手一剑杀死你的无畏精神。
对于此情此景,老二次元粉丝们的第一反应是前面来了一个宅男,但现在时代变了,过时的表情包早就被整齐响亮的口号淹没了。
随处可见《三国》玩家的身影,这可真不是开玩笑。这些老家伙的联想能力极其丰富。无论是动漫、游戏、新闻、小说、足球比赛,只要场景里有一点点能和《三国》联系起来的元素,他们就会把它和《三国》玩家联系起来。但凡和《三国杀》有任何联系,就会立刻有人跳出来认同它。
这是张娇
我是曹昂
我是杰旭升
而任何在网络上火爆起来的事物,《三国杀》玩家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B站:雷力疯狂步行
在你身边隐藏的《三国》玩家很容易被发现,如果你在社区里大喊“那些入侵吴国领土的人”,很快就会有人用口号的后半部分回应“我们必须攻击并击败他们”。
B站:蒸吉志章
或者聊天的时候看到“兴奋”两个字,就突然有人开始迫害孙策,搞得大家都很高兴。
虽然在身边很少能见到《三国志》玩家,但在各个领域、各个话题中,却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堪称新时代的“电子越共”。
sofm 确实是越南的
B站UP主“Skonik”从今年2月开始录制这些电子越共,每期都不少于10个素材,短短4个月时间,已经更新到第94期。
我认为《三国志》怪异的玩家生态系统有一半功劳要归功于运营商 Youka Network。很多 meme 并不是玩家创造的,而是被运营商强行推出的。
先从文中多次出现的那个笑容灿烂的阳光大男孩说起,他也被玩家们戏称为“大宝”。
目前的《三国杀》对于新手玩家来说并不太友好,因为新武将都是那种你看一千遍《三国演义》也不会知道的类型,技能描述堪比大学毕业论文。在野外战斗多年的老手偶尔回坑,也是被各种高手各种打,直到死了也不明白具体原因。
但大宝真的是随便路人都能玩的稀有武将,只要对方手牌和装备不大于你,砍人造成的伤害就能提升,这个朴实无华的角色受到了新老玩家的青睐。
不过真正让大宝出圈的,还是手游独特的“斗地主”模式,这种1v2模式,斗地主有先手出牌、抽牌+1、一回合杀两人的优势,非常适合大宝。有了刷卡这个幸运卡,如果开局拿到增加伤害的古元宝刀和酒杀,基本一刀就能秒杀一个小鬼,没什么技术含量,对手也没什么操作空间。
那些身怀花哨技能的武将,被朴实无华的大宝一剑斩杀,伴随着游戏中《卧龙出山》、《疯狂屠杀》等土味十足的音效,再看着对方突破防守,疯狂地向你扔鸡蛋,喜剧感和荒诞感油然而生。
为了批判Youka用屁股设计武将的行为,玩家们开始做各种ps图,在论坛的活跃度和存在感不断提升。
除了武将的设计之外,尤卡也经常在各个地方闹笑话,年初新武将的活动皮肤就出现了恐怖的BUG,导致头部和身体分离。
公开鼓励玩家玩坏游戏的广告并且对此沾沾自喜,这确实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范围。
坐骑条和麒麟弓都与“马”有关
当然,《三国杀》的神操作也不是新鲜事,武将实力堪比神级,活动疑似邀鬼兵,一直是各大游戏论坛瓜板上的流量明星,让玩家不能光是骂,还要加上点讽刺,才能把负面情绪全部甩掉。
这张照片应该是
我继续解释一下《三国杀》的玩家为何这么擅长搞事情,或许还有一个原因:
《三国杀》的玩家非常擅长嘲讽别人。
别急着打我,这也不是完全胡说八道。《三国杀》系列的用户构成很有意思。记得2010年左右,我就是三国杀论坛的常客,这个论坛以能搞笑出名,有些内容还登上了贴吧首页。(当时贴吧首页的内容都是编辑选出来的)
当时正值宿舍cosplay盛行,最火爆的素材基本就是《三国杀》,某种程度上,善于调侃别人,从一开始就刻在了《三国杀》玩家的基因里。
十多年后,在2021年的ChinaJoy上,游卡CEO、《三国志》创始人之一杜斌表示,“《三国志》的主力玩家年龄在18到28岁之间,占比达到69%。从年龄结构上看,这些年总体没有太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从2008年的纸牌到2022年的PC、手游,《三国杀》的主要流量来源一直是大学生和社会上的年轻人,而他们恰好是最善于搞事情的一群人。90后的老一代营造出独特的社区氛围,又被2000后的年轻一代继承下来。
难怪现在有人说《三国志》可能是国内云玩家最多的游戏了。已经退出游戏的老玩家,也会被这些段子和笑话感染,只要有人开个头,论坛、弹幕、QQ群瞬间火爆,成了梗的海洋。
一切的背后,是大家对《三国杀》无法割舍的真挚感情。
最后还有一点,《三国杀》到底是不是二次元游戏,也是一个微妙的边界,如果说它是二次元游戏,游戏画风还是写实的,至少不是日式风格,但如果说它不是二次元游戏,它不断推出这个公主,那个公主,而且她们的皮肤越来越呆板,明显是瞄准了宅男们的钱包。
但不管算不算正统二次元,既然你参与到这个事情中来,各种流量大神们都会给你安排清楚一切的。
小心第二维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圈子里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三国杀”的旗号下,他们中有骂着尤卡但又真心热爱游戏本身的;有的是退出游戏多年的玩家,看到熟悉的游戏被玩梗,有的人忍不住想参与其中;还有的只是玩玩而已,抱着少即是多的态度煽风点火……
《三国志》游戏的恶评如潮,反映的是玩家对游戏运营的不满;电子越共般的玩家生态,更是《三国志》玩家圈子复杂的直接体现。
一切都在改变,但或许什么都没有改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