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几何精校对 实验十二 Map模式 to Image (遥感图像几何畸变的原因)
本文目录导航:
实验十二 遥感图像几何精校对:Image to Map模式
一、实验目的
经过ENVI的Image to Map Registration配置命令经常使用,学会用带天文坐标的地形图(Map)去校对几何畸变的遥感影像,使后者也成为一幅无畸变的带天文坐标的遥感图像,从而加深对遥感图像几何校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①桂林市TM 影像的Image和Map管理点GCPs选用;②Image和Map的管理点坐标提取和输入;③基于Image to Map的图像空间配准;④插值算法选用;⑤坐标投影确定;⑥Wrap操作;⑦遥感图像坐标网笼罩。
三、实验要求
①课前预备好地形图上的管理点坐标数据;②管理点选用必定是其所在位置具备明晰可辨的点位识别特色,如点、两线交点和复线锐角拐点等;③管理点在影像上要平均散布;④全图区内的管理点数量不能少于20个;⑤对校对前后的图像启动比拟剖析。
四、技术条件
①微型计算机;②桂林市TM 卫星影像数据;③ENVI软件;④Photoshop软件(ver.6.0以上)和ACDSee软件(ver.4.0以上)。
五,实验步骤
(1)图像输入。
在ENVI主菜单栏当选用“File>Open Image File”,产生文件目录窗口,将桂林市TM 1~7波段的数据调入“Available Bands List”窗口,从波段列表当选用TM1显示之。
(2)几何校对打算选用。
在ENVI主菜单栏中,选用“Map”,在其下拉菜单中,选用“Map>Registration>Select GCPs: ImagetoMap”,如图12-1所示。
(3)坐标投影确定。
在选用“Select GCPs:Image to Map”之后,产生“Image to Map Registration”窗口。
此框中列出了各种坐标投影,从当选用本实验驳回的投影及地图分带“GK Zone18”(高斯克吕格投影18度带);并点击关上“Datum..”,产生“Select Geogprhic Datum”(选用天文坐标系统窗口),从当选用“WGS-84”;并在“Image to Map Registration”窗口中,对影像空间分辨率尺寸“X Pixel Size”和“Y Pixel Size”都输入所解决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这里是TM为30m。
而后,对此两个窗口区分点击【OK】按钮分开,如图12-2所示。
图12-1“Image to Map”解决打算选的操作界面
图12-2 几何校对坐标投影确定的操作界面
(4)输入管理点坐标数据。
在口头完步骤(3)后,产生“Ground Control Points Selection”(选管理点)窗口,如图12-3所示。
在此窗口中,左边的高低两个空白框是要输入的管理点的W GS-84坐标值(E对应于X坐标,N对应于Y坐标),左边的“Image X”和“Image Y”区分为与该管理点对应的遥感影像图像元样(Sample)、行(Line)坐标值(S,L)。
只能是手工输入(包含可以将WORD表格中的数据拷贝到此粘贴)。
参与新点输入或许修负数据可以经过操作【Add Point】按钮成功。
图12-3 几何校对坐标投影确定的操作界面
(5) Warp(纠正)解决图像选用。
在成功步骤(4)的管理点坐标数据输入之后,不用分开“Ground Control Points Selection”界面,间接在该窗口上方的菜单中,关上“Options”,产生下拉菜单,菜单最上方一项是对正在显示的图像作纠正,第二项是对磁盘文件中的图像作纠正,本实验选用第一项,如图12-4所示。
图12-4“Warp”(纠正)解决图像选用的操作界面
(6)口头Warp(纠正)解决。
在口头步骤(5)后,产生“Reigstration Parameters”(校对参数)框,如图12-5所示。
在该框中,左侧为前面各项操作构成的数据,普通不用再改变。
右侧的四行中,从上到下依次是:校对方法(Method)、重采样(Resampling)、背景值(Background)和输入校对图像的存储位置(Output Result to),对“Method”采取多项式(2次),对“Resampling”可选用“Nearest Neighbor”(最临近)、“Bilniear”(双线性插值)或“Cubic Convolution”(三次卷积)。
对存储位置,假设是实验解决,可以存在Memory;假设是正式结果,就可以作为文件存到磁盘上,如图12-5所示。
设置完这些校对参数后,点击【OK】按钮,成功Image to Map模式几何精校对。
图12-5 口头“Warp”(纠正)解决的操作界面
(7)用Photoshop软件将经过几何校对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并列关上,观察比拟几何校对前后影像有何差异,用WORD文档记载,取名为《几何校对前后差异剖析》,存入自己的上班文件夹。
六、实验报告
(1)简述实验环节。
(2)回答疑问:①“Image to Map”是何含意?②运用“Image to Map”配置须要做哪些相应的预备上班?③参考实验十一的②题和③题。
实验报告格局见附录一。
务实验报告:数字照相机系统配置与操作经常使用
数码相机组成局部及基本配置一个典型的数码相机,前面是它的镜头盖,镜头盖是用来包全镜头的。
同时,它和电源开关连动,在经常使用时将它关上,这样便会智能加上电源。
关上镜头盖之后,前面是镜头局部,这个镜头是变焦镜头。
在拍摄时将镜头对准风物,风物的图像就会射入数码相机的外部。
在镜头的前面设有CCD图像传感器,它会将光图像变成电信号启动解决,而后记载到存储卡上。
数码相机的闪光灯局部,是用来在被拍摄风物比拟暗的状况下,将风物照亮的。
在数码相机的反面是它的取景器、液晶显示屏以及操作面板(管理键钮)。
在拍摄时,经过取景器来观察和取景,以便获取比拟好的画面,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上可以显示出要拍摄的画面。
经过对液晶显示屏的观察,可以了解所要拍摄的风物指标,由于液晶显示屏耗电量比拟大,因此为了省电可以封锁液晶显示屏,间接用取景器来观察所要拍摄的指标。
选定指标之后,就可以经过位于相机上方的变焦钮,来对所拍摄的风物启动加大和增加,以便取得适合的镜头。
在变焦钮旁边的是拍摄钮,拍摄钮是在选取好风物以及调整好镜头之后,按一下就可以拍摄出一幅照片。
在数码相机的正面,上方是数据接口,它可以间接将数码信号送到计算机外面启动解决。
在数据接口的下方是存储卡装入插口,装入存储卡之后,就可以将数码照片存储到存储卡上,取出存储卡,就可以启动替换或许是输入数据。
数码相机的数据接口、存储卡插口以及电池仓 位于存储卡装入插口旁边的是电池仓,假设外出经常使用时,间接将电池装入这个仓中,而后将电池仓锁紧即可。
留意,要经常使用性能良好的电池,由于数码相机的耗电比拟大。
在数码相机的另一侧有两个插口,如图5所示,黄色的是视频输入插口,另一个是直流电源的输入插口。
此数码相机可以经常使用电池,也可以间接经常使用直流适配器。
数码相机的视频输入插口以及直流电源输入插口数码相机的外部结构示用意,如图6所示,经过外部结构可以了解数码相机的构成。
在最前方的是数码相机的前面板,前面板上有一个镜头罩,这个镜头罩是用来包全镜头的。
在前面板的前面就是数码相机的支架以及电池仓。
数码相机的外部结构示用意 位于镜头罩外面的,就是数码相机的镜头,它具备变焦配置,可以对被拍摄的风物启动加大和增加,所以又称变焦镜头。
变焦是由电机驱动的,同时,它还具备智能聚焦的配置,智能聚焦也是由电机驱动的。
在镜头外面有两个电机,区分管理镜头的变焦和聚焦。
与镜头在一条轴线上的是CCD图像传感器。
当风物经过镜头以后,将图像照耀到CCD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就会构成一小幅的光学图像画面。
CCD图像传感器是一个集成电路,它经过同步驱动信号,将光图像变成电信号,再经过输入电路输入到信号解决电路中。
信号解决电路重要是由数字图像信号解决电路构成的,其中数字图像解决电路又由许多的集成电路组成。
这台数码相机除了可以拍摄运动画面之外,还可以拍摄灵活的画面,由于它还具备视频输入电路。
在主电路板上还有一个存储器,数码相机先将解决好的数字图像存储到存储器里,而后再送到存储媒体(存储卡)上。
相机里有一个媒体槽,在拍摄时,将存储卡放入媒体槽中,就可以经过接口插件,将解决好的数码图像消息存储到存储卡上。
将存储卡从媒体槽中插入,就可以送到计算机外面启动解决。
整个相机的上班是由管理电路来成功的,在管理电路中重要的电路就是微解决器(CPU),它经过接纳按键上的人工指令,对数码相机的各个局部启动管理。
在摄取图像的时刻,可以经过数码相机反面的液晶显示屏,来观察所要拍摄的图像画面。
目前,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制造尺寸都比拟大,因此它可以分明的显示所要拍摄的图像,而且还可以多人同时启动观看和选取。
另外,在数码相机上还设有光学寻像器。
光学寻像器是将镜头所摄取的图像,在送到CCD图像传感器的同时,经过反光镜分出一局部送到取景器上,以供摄像的人员启动选取。
除此之外,在数码相机的上方设有闪光灯、拍摄配置显示屏以及操作电路。
闪光灯有它的电源供电电路,它是在被拍摄物体比拟暗的状况下经常使用的。
拍摄配置显示屏它可以显示相机的上班形态、拍摄数码以及日期等数据。
操作电路设在印制板上,它可以将人工输入的按键信号变成电信号,而后送到相机外面的微解决器上。
在操作电路上方设有操作键钮,例如,变焦键钮、快门以及上班模式选用键等。
由于上班模式选用键是旋转式的,所以在它的上方有扇形触点,当它旋转到不同的角度就是选用不同的配置。
matlab图像解决教程
楼主你太狠了,5分要他人做这么多!1.图像的读入、显示及消息查问:(1)I=imread () %图像读入imshow(I)%图像显示(2)inf=imfinfo() % 图像消息查问2.图像的罕用解决语句:(1) X=rgb2gray(I) ; imshow(X) %黑白图像转灰度图像 (2)X2=grayslice(I,64) ; imshow(X2,hot(64)) %将灰度图像转为索引色图像(3) X3=im2bw(X1) ; imshow(X3) %将图像转二值图像3.图像滤波:clear allg0=imread()g0 = g0(:,:,2);%三维转二维figure(1);imshow(g0) ;title(原图) %如图 5g1=imnoise(g0,salt & pepper,0.2)g1=im2double(g1);figure(2);imshow(g1);title(参与椒盐噪声)%如图 6h1=fspecial(gaussian,4,0.3)g2=filter2(h1,g1,same)figure(3);imshow(g2);title(启动高斯滤波)%如图 7h2=fspecial(sobel)g3=filter2(h2,g1,same)figure(4);imshow(g3);title(启动sobel滤波)%如图 8h3=fspecial(prewitt)g4=filter2(h3,g1,same)figure(5);imshow(g4);title(启动prewitt滤波)%如图 9h4=fspecial(laplacian,0.5);g5=filter2(h4,g1,same);figure(6);imshow(g5);title(启动拉普拉斯滤波);%如图 10h5=fspecial(log,4,0.3);g6=filter2(h5,g1,same);figure(7);imshow(g6);title(启动高斯拉普拉斯滤波);%如图 11h6=fspecial(average);g7=filter2(h6,g1,same);figure(8);imshow(g7);title(启动均值滤波);%如图 12h7=fspecial(unsharp,0.3);g8=filter2(h7,g1,same);figure(9);imshow(g8);title(启动含糊滤波);%如图 13h8=[0 -1 0;-1 5 -1;0 -1 0];g9=filter2(h8,g1,same);figure(10);imshow(g9);title(启动高通高斯滤波);%如图 14h9=g1;g10=medfilt2(h9);figure(11);imshow(g10);title(启动中值滤波);%如图 1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