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进阶 洞悉产品诉求与用户诉求 (设计师的进阶之路)
本文目录导航:
设计师的进阶:洞悉产品诉求与用户诉求
关于产品诉求和用户诉求这两个名词设计师应该都据说过,然而很少有文章去解说这两者的相关。
深入了解并在设计环节应用这两者差同性的设计师就更少。
本文解说的是设计深层的逻辑也是设计师进阶的关键认知,即洞悉产品诉求和用户诉求。
大局部设计师在做设计时,在思索产品设计的时,基本都只带入用户角色,思索用户的诉求,用户的实践经常使用场景。
这种思索的维度太过于繁多。
为什么会发生上述这种状况?
由于用户体验这个概念影响面越来越广,基本上都是在谈用户体验,很多人都是为了谈用户体验而思索用户体验,缺疏忽了用户体验之外,咱们的赖以生活的产品诉求。
在用户体验层面,咱们时辰用户的诉求。
如下图的5E维度。
这篇文章我经过产品和用户两个视角来说明不同的视觉看到的设计逻辑是齐全不一样的。
咱们设计师在思索的时刻,更应该站在产品和用户双注重角双方面去思索疑问。
即思索这个产品设计能否带有明白的产品诉求和用户诉求。
用户诉求即用户在经常使用环节的场景中想要满足的诉求。
这里的诉求蕴含明白诉求和潜在诉求,明白诉求指的是用户很明白的诉求,潜在诉求指的是用户都没无看法到的诉求,但咱们帮用户开掘进去,这也是产品经理或交互设计师须要常年来做的事件。
用户的诉求很繁难,就是用户想失掉什么样的体验,失掉什么样的服务。
例如“什么值得买”就是基于用户诉求催生的产品。
什么值得买的开创人在最后时,将网上一些活动的产品发到自己创立的QQ群里,繁难群友买到活动的商品。
前面缓缓就创立了导购平台,繁难用户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所以什么值得卖关键用户诉求就是尽或许的满足用户购置物美价廉商品。
区别于用户诉求,产品诉求的登程点全是从产品利益来看待疑问。
从产品角度开掘更多的诉求,不时的完善产品,使产品利益价值更大化。
产品诉求理论有两类:
1. 优化产品的用户量;2. 业务取得更大的商业价值。
例如网盘,前期重点是失掉用户量,产品的诉求就是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更好的服务。
到了前期,整个行业实现洗盘时,则产品诉求变了,变为了如何经过用户使得业务失掉更大的价值。
前期网盘,经过扩容的形式吸援用户,当网盘整个行业不再有竞争时,则经过限速和新增其余业务付费,协助产品实现其产品诉求。
美团首页改版将用户下单的形态显示在首页。
这样的改版,作为设计师或许产品经理,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这个事件,即从产品诉求和用户诉求双方面来看待,从两个方面看待失掉的结果是大同小异的。
产品诉求角度
新版将用户下单的形态显示在首页可优化首页访问深度和曝光率。
团体中心订单页并不能做到流量的二次应用。
这也是这次改版的关键要素。
以前用户检查订单形态都是只能去订单页面,门路较长,且订单页面没有产品曝光,无法启动其余转化,流量无法被屡次应用。
所以将用户的订单形态这种高频操作搁置于首页,可利于其余业务的曝光。
美团的吃喝玩乐,其余业务被用户检查的概率优化。
对产品来说是有渺小的好处。
用户诉求视角
将用户订单形态放于首页,用户的经常使用场景,会不时的检查订单形态,搁置于首页可方面快捷的提供用户检查订单形态,对用户来说体验好。
从用户诉求和产品的诉求来看,这次改版应该是很低劣的。
然而脱离于集体业务,从产品全局来看,这种设计的逻辑形式,会让用户关于app的消息的寻觅逻辑启动推翻和破坏。
以后是不是关键的物品都可以搁置于首页?假设这个改版开了个头,以后其余业务也都有这个诉求,整个产品的生态都会失去管理。
产品诉求和用户诉求的统一
之前我从事的设计上班多围绕着用户诉求,即关键服务于用户,经过设计的方法优化用户在经常使用环节中的用户体验。
而商业化产品则清楚和服务于用户诉求想排挤。
即商业化和用户体验大局部期间是互斥的。
经过从用户那里失掉价值或收益,这一环节无法防止须要以就义用户为代价,取得利益。
所以做商业化产品思索的大局部时刻是产品诉求。
例如微博,由于有了内容壁垒,关于微博如今来说,做的最多的事件就是如何到达产品的诉求,即优化商业化收益。
微博的产品诉求就是如何参与营收,基于这种诉求,咱们不难了解微博为什么会在用户检查消息流的环节中给用户注入广告。
产品诉求和用户诉求能否就必定的统一,答案能否认的。
当产品的定位只是单纯的失掉用户量,将用户规模当做第一优先级,那么此时产品诉求和用户诉求就坚持谐和。
微信是典型的产品诉求和用户诉求到达谐和的中央。
微信的定位从最早的工具性产品到如今生活形式,实质上他的重点不时在失掉用户量,将微信打形成第一流量App。
这也是腾讯公司的主战略之一,流量照旧是腾讯生活之本。
基于这种定位,微信思索最多的就是如何优化体验,那么产品的重点就是更好的开掘用户诉求。
所以微信的产品诉求大局部都是基于用户诉求了。
成功的产品降生都是先有用户诉求,用户诉求是产品能够存活的后天条件。
当产品能满足用户的基本诉求之后,产品的用户量优化了,那么大局部产品接上去就是思索产品诉求,如何基于用户量实现更好的产品目的。
所以在产品设计环节中,用户诉求和产品诉求二者或许是统一相关,也或许是谐和相关,详细状况要详细看待。
吴轶 (群众号)
作者:Echo
2021-2-21:用户体验五要素——战略层「每日一课」
周末欢快,加油,致力。
昨天聊到了用户体验五要素有五个层面。
所以从当天开局,咱们以形象到详细的方向(战略->范畴->结构->框架->体现)区分去解说用户体验五要素。
当天聊“战略层”。
从名字上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即战略方向、目的。
咱们制订一款产品,必需有必定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就是咱们的战略。
可以概括为两点:1. 公司可以经过这个产品失掉什么;2. 用户可以从这个产品失掉什么。
即:产品目的 和 用户需求。
明白产品的目的,是2C、2B、2G的哪种,并重点在哪里。
这里咱们制订了一个目的,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盈利,如何盈利就是要分阶段启动,就要采取适合的 商业形式 ,比如在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新手期和生常年就不能把盈利放在第一位,在稳固期必定要盈利,为产品带来弱小的后续撑持力。
比如在某一阶段的关键盈利形式是哪种,广告、会员、商品利润等等。
在确定目的和商业形式的同时,不要忘了搜集竞品的无关消息,有或许咱们想走的桥,竞品曾经走过了。
咱们的产品能够为用户处置哪些疑问,即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同时,依据不同的用户,还可以划分出4种不同的用户类型:外围、无所谓、小众、负面。
针对4种不同的用户类型提供不同的服务。
所以,前期必定要明白咱们所要服务的用户是什么类型,以及用户处于什么样的档次等。
关于用户的需求,咱们可以采取 问卷考查 和 用户访谈 的形式,在失掉用户需求的同时,验证咱们产品商业形式的可行性。
在战略层面思索的比拟普遍,由于只要一个目的,所有都是一个概念。
然而咱们不能漠视他的存在,由于在后续的产品研发环节中,一开局都是围绕这个目的/概念而展开的。
所以,总结下面四点要记住: 目的、商业形式、用户需求、用户集体 。
如何做好用户体验测试
“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这样的说法大家必定经常听到,很多企业也把这作为优化产质量量的目的。
用户体验的定义有很多,深刻来讲,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经常使用产品时的直观感触,包括界面能否友好,操作能否流利,配置能否满足须要等等。
在蜂巢模型中,用户体验蕴含七个模块: Useful(有用性):能否有实在的用户需求 Usable(可用性):能否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Desirable(满意度):能否能让用户满意 Findable(可找到):设计的元素和组件能否易于发现 Accessible(可取得):用户能否能够繁难地实现操作、到达目的。
Credible(可信任):能否能让用户发生信任 Valuable(有价值):位于模型的中心,象征着用户体验的外围在于产品能否真正带来价值。
战略层: 设计产品时首先要回答的疑问是“咱们经过这个产品要取得什么?”和“用户经过咱们的产品能取得什么?”,要满足的用户需求和公司的商业目的。
范畴层: 产品的配置范畴,也就是产品要提供的配置和服务是什么。
结构层: 结构层确定各个将要出现给用户的选项的形式和顺序,将范畴层定义好的零散的需求,启动结构化的演绎组合。
框架层: 基于结构层梳理进去的配置消息,启动可视化的框架设计,定义页面的规划和组件之间的相关和位置。
体现层: 即最后出现进去的视觉成果,关注的是,界面的出现能否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选用和疏导,并且提供了一条流利的视觉门路。
形态可见准则 环境贴切准则 撤销重做准则 分歧性准则 防错准则 易取准则 灵敏高效准则 易扫准则 容错准则 兽性化协助准则 考查询卷(传统媒体、新媒体、论坛) 用户访谈 配置反应 用户测试(众测) App灰度颁布、内测 A/B Testing 原型测试(Prototype Test) 眼动仪、脑动仪 这些方法都是经过用户体验反应(主动或主动)来评价产品体验好坏的。
AB测试是自创了试验的思想,目的是为了归因。
深刻来说,就是咱们想把条件离开,明白地知道,哪种条件下,用户会买账。
这就须要三个条件:有对照组,随机调配用户,且用户量足够。
最早的AB测试自身是来源于医学。
当一个药剂被研发后,医学上班人员须要评价药剂的成果。
普通就会选用两组用户(随机挑选的用户),构建试验组和对照组。
用这两组用户来“试药”。
也就是试验组用户给真的药剂,对照组用户给刺激剂,然而用户自身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组,只要医生指点。
之后,在前期的观察中,经过一些统计方法,验证成果的差同性能否清楚,从而去校验药剂能否到达咱们的预期成果。
这个就是最早期的医学“双盲试验”。
互联网行业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么用。
咱们须要确认的是,以后改版,能否有成果,也就是说,咱们须要验证成果的“药剂”变成了一个“改版”。
业务把将web或许app界面或许流程,拆分为多个版本。
而后将流量分层(或许分流),不同的人群经常使用的某个配置或许触发的战略不同。
然而这里的人群必定要满足同质化的特性。
所以无论分层还是分流,咱们都须要将用户随机调配,且同一用户不能处在两个组内。
深刻来说,AB测试是一种互联网人口红利缩小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用户满意度,留下用户而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数学原理来精细化经营的评价方法。
试验的基本流程为:选用目的 建设假定 选取试验单位 计算样本量 流量宰割 试验周期计算 线上验证 数据测验 前面咱们讲到的都是基于用户实践反应做的相关体验测试,那么作为测试人员在往常测试的时刻怎样展开用户体验测试? 站在用户的角度 了解配置的设计,业务的逻辑 多看多用多想 约请更多人介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 注重原型测试 配合产品设计好A/B测试打算 有条件的可以在正式投放市场前展开内测 最关键的就是注重,可以依据一些模型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审核项或许测试用例
文章评论
文章详细介绍了用户体验测试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法,包括战略层分析、用户调研和AB测试的详细步骤等,内容实用且易于理解!
文章详细介绍了用户体验测试的重要性及方法,包括战略层、范畴层和具体的产品设计流程等,对于提升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和商业化价值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建议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