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词典第 5 期:萌的语源及文化生态解读
介绍
网络时代,不同圈子的“俚语”层出不穷。如果不懂的话,连沟通都会成为问题。媒体后台专门开设了新栏目“网络词典”,无论是二次元宅男文化、同人文化、女性化耽美文化,还是电玩、网络文学、社交流行语,都在这里供大家获取。
在线词典第五期上线了!林频博士将为大家系统讲解“可爱”的词源和文化生态。他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不会遗漏每一个细节。看完你会变得可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可爱”的海洋里吧~~~
入口
可爱/可爱属性/可爱点/可爱/可爱/燃烧
造句
啊啊啊!我真是太可爱了!
Saber酱的傻头发真是太可爱了!
我最可爱的地方就是我的黑色长直发!
双马尾的傲娇小姐姐真是戳中我的可爱了!
我对这个万物皆可爱的世界感到绝望!
需要注意的是,卖萌的效果和卖萌的人的颜值是成正比的!
《灌篮高手》的主题曲真是太火了!
汉语中的“芽”一词原是名词,指植物的芽,也是形容植物发芽或事物开始的动词。在如今的2D宅男文化中,“可爱”主要用来表达2D粉丝对ACGN中的人物或事物的强烈喜爱,或者形容ACGN中的人物或事物。可爱的品质。
“moe”的这种新用法来自日本御宅族对日语单词“moe”的使用。至于“萌”的词源,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萌”由同音“燃烧”转变而来。 20世纪80年代,日本御宅族会用“燃烧”(意为“燃烧”)或“燃烧”来形容他们对动漫和游戏中美少女角色的渴望——“仿佛全身都在燃烧”。由于日本计算机系统在输入片假名时会智能识别汉字,因此当用户输入“もえ”(萌)时,系统会将“萌”排序在“燃”之前,很多宅男也认为“萌”“这句话也很有表现力。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萌”在御宅族交流中逐渐取代了“燃烧”,成为更常用的词。随着御宅族文化“萌”的流行从日本传播到世界各地,于是就有了中国语境下二次元爱好者使用的“萌”。
在一些宅男的语境中,“ACG”中的“G”特指日本一种独特的游戏类型——Galgame。
Galgame是“gal”和“game”的合成词(“gal”是“女孩”的俚语),指的是包含多个美少女角色的模拟爱情游戏。玩家可以与游戏中的美少女角色进行互动。互动并发展浪漫关系
“萌”刚开始流行的时候,这个词更多地用来形容男性宅男对二次元美少女的狂热感情,或者形容二次元美少女的可爱特质。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可爱”的含义也被泛化了。它的语义现在大致相当于“爱”。当用作谓语动词时,它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种类的宾语。仅限于特定性别、年龄、物种。当御宅族或腐女说“我是可爱的机械设备。
近年来,国内不少2D宅男迷上了“北大×清华”或者“清华×北大”的配对
当然,对于宅男来说,最常见的可爱对象就是二次元里的角色;而这些能够激发“萌感”的角色特征,就是宅男们所说的“可爱”。点击”或“可爱属性”。基于二次元产业发展和宅男消费再创造,二次元宅男网络部落文化中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可爱属性词汇库。
日本学者东博曾用“数据库消费”的概念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御宅族文化的产业生态和消费心理。他认为,很多新生代宅男并不单纯消费二次元文本(短篇小说),也不仅仅消费文本背后的世界观(宏大叙事)或人物设定(宏大非叙事),这是他们消费的关键。它蕴藏在可爱元素的深层数据库中。从业者和二次创作者可以从庞大的可爱元素数据库中提取可爱元素,通过可爱元素的解离、组合和循环利用创造出各种可爱角色,然后围绕这些可爱角色进行编织。一系列“小故事”形成文化产品的再现
例如ACG维基网站“萌妹百科”,收录了上百个带有可爱属性的词条,比如傲娇(对陌生人/喜欢的人显得冷漠或者傲慢,即表现出“傲慢”)一方面,一旦关系突破了一定的好感/羞耻限度,或者遇到某种机会时,就会突然变得害羞、撒娇、可爱,即表现出“撒娇”的一面),生性愚蠢(两者都给人一种缓慢而笨拙,但又带有纯真的色彩,他们的思想或行为常常偏离常理,但他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广播型(总是沉浸在不可思议的幻想中),言语和行为不合常理,如如果是发射奇怪的无线电波给“有毒洗脑”的人)、阴险(表面上对人友善,实则心机深重)、双马尾(左右对称扎马尾的发型)、黑长直发(长黑发、直发)、暗发(一根或多根头发从中间伸出,给人一种傻傻可爱的感觉)等。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女主角明日香是二次元世界中最著名的“傲娇双马尾小姐”之一。虽然事实上,二次元角色并不能简单量化为几种可爱属性的拼贴组合,因为角色的魅力还与不同故事情节中角色命运的展开以及被赋予的意义和价值等因素有关。不同世界观设定的角色;但对于很多宅男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可爱的属性确实可以成为识别人物特征、定位人物类型的有效标签。
在描述可爱角色的特征时,“可爱点”和“可爱属性”基本上可以用作同义词。但同时,“可爱”也可以用来形容御宅族的特定品味或爱好。常用于带有动词“poke”的句子中,例如“她身上的哪个可爱属性触动了你的可爱之处?” “其实,可爱是一种很主观的情感,不同的宅男有不同的可爱点。构成宅男A可爱点的可爱属性,对宅男B来说可能完全无所谓。可爱属性只构成宅男B这样一个特殊小众群体的可爱。”因此,不同的宅男对同一个角色的可爱属性往往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导致粉丝创作的差异巨大。
上图中的两个角色——《Fate/staynight》中的远坂凛和《命运石之门》中的秋叶留美穗(菲丽丝喵),都拥有“傲娇双尾女士”的可爱属性,而这套可爱属性分别与“黑丝袜”、“绝对境界”、“脸艺”、“魔法少女”(远坂凛)或“粉发”、“猫耳朵”、“嘴瘾”、“女仆装”(秋叶)有关Rumiho)组成了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可爱角色
可爱是粉丝文化中常见的玩法,指的是二次元粉丝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和表现手法,将各种原本看起来不可爱的东西进行改造,比如国家、省份、学校、科目、食物、饮料等。 。 、武器、电器等等,赋予人可爱的属性。俗话说“世间万物皆可可爱”。最常见的可爱手法是拟人化,即根据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相关典故,设计出类似二维人物的外观和角色设定。
《黑塔利亚》是一部代表国家的著名动漫。在二次元圈子里很有影响力。围绕这部作品产生了大量的粉丝文字。上图为二战时的五个主要盟国/战后的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苏联、英国、美国、法国、中国。下图为中国拟人人物“王耀”
最主流的拟人手法是可爱,即赋予事物女性外貌、体型、性格等可爱的属性。然而,随着腐女文化的兴起,将世界上的一切拟人化为可爱的男性角色并与其建立各种CP关系变得越来越流行。
近年来,将海军战舰变身为萌妹子的网页游戏《舰队Collection》(俗称《kanma》)、将历史上名刀拟人化为男性角色的网页游戏《刀剑乱舞》大受欢迎御宅族圈子里。相当受欢迎
如今,人们不仅在二次元文化领域使用“可爱”这个词,也在三维文化的语境中使用这个词。然而,一方面是因为少女、少年、洛丽塔、正太确实是三维人接触最多的二次元形象,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主流舆论对“动漫就是低收入儿童”的刻板印象。一直以来,“可爱”是源自二次元文化的社会流行语。在不了解ACGN的三维人中,更多的是用来形容小男孩、小女孩、小动物等年轻生命的可爱品质。在这个相对狭义但最常见的意义上,“萌”可以说是日语单词“kawaii”(发音为kawaii,通常音译为“卡哇伊”)的同义词。
2014年2月12日,一位名叫“骷髅宫葛六朵”的豆瓣用户在豆瓣群中发布了一条帖子“我加了很多群但就是不进去说话”,标题为:“没吃药” ”内容是:你今天出来了吗?吃药让我觉得很可爱p(# ̄▽ ̄#)o”。 “萌萌哒”是可爱文化核心关键词“萌”与常用网络萌宠语气“哒”结合而成的复合词。它很快在网络空间中流行起来。 2014年5月,QQ用户“咩比”以《彼岸偶像法官》中的角色进藤爱为素材,创作了《我!今天!我没有!服!药!感觉!感觉!我的》我自己!”可爱的!可爱的!可爱的!可爱的!” GIF动画表情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还创作了一系列“可爱!” “可爱”表情在网络空间广为流传
“可爱”是由流行的“可爱”衍生而来的一个词,意思是刻意做出可爱的动作、摆出可爱的表情、发出可爱的声音、说可爱的话语,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可爱。 。在某些语境下,“卖萌”也可能有贬义,用来讽刺对方卖弄到愚蠢的地步。
由于“萌”字可以拆分为“10月10日”,因此很多2D爱好者将10月10日称为“可爱日”。 2015年10月10日,知名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又称“哔哩哔哩”,俗称“哔哩哔哩”)正式将“可爱日”命名为“可爱节”,并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
作为“萌”的词源,“烧”一词也随着御宅文化一起传入华语地区。然而,由于“然”在汉语中与“可爱”不是同音字,因此“然”和“可爱”之间的同源相关性在中文语境中并不突出。在中国的二次元文化中,“然”其实更多地渗透了“热血”这个词义,强调一种热血沸腾的情感状态,多与战斗/竞赛场景、激昂音乐、人物情节有关。努力工作,充满高尚和正义的行动。
《火影忍者》这样的“热血少年漫画”可以说是典型的燃动漫,但也不乏以女性角色为重点的作品,成功地将“可爱”与“燃”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史上获奖最多的日本电视动画《魔法少女小圆》,就是一部“可爱燃烧”、“超可爱超燃烧”的可爱动画。
(《可爱》的完美代言人、卡片设计者、《网络部落词典》主编者就是大家敬爱的“林老师”~)
文/编辑林频/杨梦娇
今年,一向主打“民间语言”的《天涯》杂志特别设立了“网络部落词典”栏目,分为“二次元·宅男文化”、“同人·粉丝文化”、“ 《女性取向·耽美文化》、《电子游戏》、《网络文学》、《社会流行语》六个单位先后发表了上述词条。腾讯《中文好书》也同时推出了专题“词典”栏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