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没有爹味,永远理解包容你的文学瑰宝
(图/《妖猫传》)
如果要用一句话说服网友毕业后坚持读唐诗,六神雷雷给出了理由:唐诗没有爸爸味,它总能理解你、包容你。
比如,如果赞成结婚,唐代有诗云:“三日入厨房,洗手煲汤”。如果你反对婚姻,唐诗中有一句话:“有绝世佳人,隐居空谷”。我依然可以和你站在一起;要想奋发图强,唐诗曰:“少年时应顾虑忧虑”。如果你想躺下,唐诗说:“今有酒,今已醉”。
唐诗里,你永远是对的。
✎作者 |肖峰
✎编辑|陆一鸣
大唐三百年间,最受后人称道的是“盛唐”。这一时期汇聚了中国人对盛世盛世的想象。国王是统治世界的“天可汗”。天才辈出,留下了无数的诗词佳作。
盛唐始于何时,已不可考。 1300年前的那一天,开元十二年(724年),24岁的李白“携剑出国,告别亲人,远行”。踏上“山半月秋”后,买了一条船,向东而行。从益州,过豫州,出了三峡,就再也没有回到过蜀国。
作家六神雷雷(王小雷)认为,盛唐就是在这样一艘小船上开始的。风轻柔、顺风,你站在船头,对未来充满希望。开元元年(713-714年)诗人王琬写的一首《慈悲谷山下》诗,是初唐无数诗人乘风破浪的写照:
行于青山外,泛舟于绿水前。
潮平岸宽,风吹帆悬。
海日生,夜已过,江春即将步入旧年。
哪里可以拿到家乡信?返回燕洛阳。
六神雷雷在新书《唐诗明峰》中说:“无论是心灵还是气氛,这首诗都充满了两个可以说出来的词——盛唐”。还没有到正午,天光还没有出现,但春日的阳光已经驱散了江面上的寒气和雾气,抬头一看,“潮平岸宽”。
明代胡应林选了三首诗作为初唐、盛唐、晚唐的代表诗。其中,盛唐气息的代表作是“海中日生夜将尽,江中春色入旧年”诗句。这不是事后诸葛亮。早在开元年间,宰相张说,号称“开元宗臣”,就发现了这两首诗的含义,并亲笔写下,挂在政堂。 “为正体”,希望全世界诗人都能像王琬一样写出新诗。
学者戴卫华指出,张硕的“海照夜色尽,江泉入旧年”的说法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因为正是他发起了影响最深远的政治运动。唐代变法中,“三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合为中书门下制”,中书门下的宰相机构逐渐成为最高决策中心,其影响力绵延不绝。贯穿唐代中后期,甚至成为北宋政治制度的基础。
抛开政治野心,张说,他对“海日渐入夜,江泉入旧年”的仰慕,其实与他自己的感同身受是分不开的。他曾被贬到广西北部湾钦州,在遥远的流放地度过了一个悲惨的春节。他写下了类似的感想:“旧的一年今晚结束,新的一年明天到来。”
张说,他去钦州上任时,路过清远霞山寺,写了一首诗反映当时的心情。 (图/《唐诗山水意境》)
这两句话在数万首唐诗中平庸,并不突出。然而,正是因为诗人们纷纷提炼自己的诗作,才有了王琬的“一句可传千古”的《辞悲古山下》。
历史上那些天才成群的时代,每个天才都不是单独出现的。学者或作家在同一环境中学习和写作。在非正式、自由的交流中,天才之一想要成为大师,或者突破瓶颈,就出现了“一群人推一个人”的情况(学者王凡森说)。有王琬,有李白,还有杜甫。就连李白也说:“阳春以烟景呼我,大片虚假以文章呼我”。
如果说盛唐是从《慈悲谷山下》的风帆或者李白的“影入平羌河水”的身影开始的,那么它的终结也许就是《从北京到奉贤县》的长诗。王小雷在书中这样描述:“这首长诗之于杜甫,正如举世闻名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之于贝多芬。”
在历代人们心目中,“诗圣”杜甫始终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形象。 (图/《舞一千年》)
此时正是农历十一月初。杜甫在长安的官职确定,连夜出发,返回家乡奉贤县接妻儿。那时的节气大约在大雪到冬至之间。寒冬将至,只见“岁末草尽,风高气爽”。一路上的旅程可谓是震撼人心。大家都记得的那句“富家子里酒肉臭,路上有冻骨头”就是我一路上看到的。所谓的盛唐已经千疮百孔,一个多月后,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就写下了《盛世告诫》。唐朝的。
刘沉雷雷在《唐诗光明顶》中描述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盛唐。一群群天才齐聚诗歌的“光明顶”,最终“西来一群冰”(杜甫诗),以一片狼藉收场。
六神雷雷带来了以往武侠小说的阅读风格,写出了侠义豪迈的盛唐盛世。他也到处看到行走在盛唐边缘的诗人作为真实的个体,没有看到不被重视的理想主义。日常生活,以及盛唐衰落时他们的奋斗与坚持。
盛唐虽然短暂,但影子却很长
《新周刊》:您的“唐诗三部曲”以《寒武纪》、《光明顶》、《笑忘书》命名,现已出版两部。为什么选择这三个词作为书名?
六神雷雷:因为已经不能叫“六神雷雷啦啦啦啦”了。前面两本书分别叫《六神雷雷读金庸》和《六神雷雷读唐诗》。如果他们被这样命名,他们就会成为那个笑话。 JK罗琳的作品集叫做《哈哈哈哈哈哈》。
为什么第一本书叫《寒武纪》?这是一个古生物学概念。此时的寒武纪,物种突然爆发,空前繁荣。唐诗其实也有这个阶段。唐初的某个时刻,诗歌突然从相对狭隘、单调的状态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多样。这是我用过的名字。我以前的编辑不同意这个名字,认为它卖不动,但我很喜欢它。小编最后还是打不过我,我赢了。这个名字确实很普通,但是却很自信。
《唐诗寒武纪》
编剧:王小雷(六神雷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2年9月
《唐诗光明顶》
编剧:王小雷(六神雷乐)
文汇出版社|新古典文化,2024年10期
《新周刊》:您在《唐诗光明顶》一书中提到,王琬的《慈悲谷山下》可以作为盛唐诗的开篇,而盛唐诗的开篇则可以作为盛唐诗的开篇。初唐是苏巍巍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并,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明月来追人”。玩家追梅,歌声皆梅花落,金乌不禁夜色,玉漏互不相冲”)。那么中唐和晚唐的代表作有哪些呢?
六神雷雷:唐代中叶,可能是白居易的《夜宴》:“笙歌归院,灯火自阳台落”。到了晚唐,就会是温庭筠的《商山晨游》:“茅店鸡声明月色,板桥霜霜。”但我还是想再看一眼,确定一下。
《新周刊》:“寒武纪”、“光明顶”、“笑忘”三个名字,依然按照初唐、盛唐、中晚唐的阶段来讨论唐诗。许多批评家也这样做,如宇文所安的《唐诗四重奏》和吴敬雄的《唐诗四季》。然而,将唐诗剪成三、四段,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六神泪泪: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分类,始于明代高煦的《唐诗集》。后来大家都觉得好,就继续用。它绝对不完美。比如,杜甫与钱七之间就存在着十年的差距。为什么杜甫是盛唐,钱启是中唐?任何划分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例如,“优雅”与“大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无法明确区分。但除法总是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东西。
《新周刊》:盛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无疑是李白。余光中曾夸张地说自己“讲半个盛唐”。您的书中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说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语言和文化就会失去很多金句,甚至一些情感表达,比如“青梅竹马”、“难忘”等。唐代似乎没有其他诗人能做到这一点。
六神雷雷: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顶级文学家对我们的文化能有多大的影响力。他在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但如果他走了,你就会发现文化真空。不仅是李白,如果没有苏轼、杜甫、白居易,你也会感到痛苦。比如,没有金庸,就没有《灭界师太》;没有金庸,就没有《灭界师太》。如果没有曹雪芹,“你像贾宝玉”就没有意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并非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影视作品中洒脱的“诗仙”。 (图/《妖猫传》)
李白确实有一种不同于汉族传统文化的文化气息。比如,他给孩子取名“伯钦”(编者注:伯钦,姓姬,字伯,是周公旦的长子,周朝鲁国的第一位君主)。汉代文人很少以名人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伯钦还有一个绰号“明月奴”,有人说“明月”是西域的象征。
李白的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笼罩着神秘的色彩,有很多与汉人截然不同的东西;他对待少数民族和边境战争的态度也与汉人不同——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发动了多次边境战争,态度高涨,虽然热情,但李白的态度却很复杂。因此,陈寅恪说他是胡人,也不无道理。但我认为他不是,因为李白在描写胡人的相貌时用了“怪”字。如果李白是胡人,他就不会这么说。
《新周刊》:盛唐虽短暂,但影子却很长。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还有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然而,与盛唐诗歌相比,中唐诗歌实际上是被低估和忽视的。
六神泪泪:在唐诗的发展中,中唐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现存唐诗中,以中唐唐诗最多。中唐比盛唐持续时间更长,诗歌和诗人也更多。我觉得中唐是一个特别挣扎、特别纠结的时代。盛唐的综合国力和诗歌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韩愈写道:“只要李杜的文章还在,辉煌就永远长存。”中唐时期的人们有向往。他们渴望重现开元天宝的辉煌,但心中也心存疑虑。失望。唐宪宗这样有成就的皇帝也想回到那个时代,但问题很多,无力感也很强烈。
中唐诗人的文学亦如此。他们都在想办法如何突围,找到自己的出路。你看,韩愈的诗怪异,喜欢用最难、最危险的韵律;白居易的诗,慈祥祥和;李贺的诗是幽灵般的,甚至是神奇的。我觉得如果把唐朝比作不同类型的酒的话,中唐就像是在桶里放了很久的酒。该酒酒体浓郁,后劲足,回味悠长。一旦中堂发生好事,所有人都会非常惊讶。你看,唐宪宗是有一些功绩的。刘禹锡在打败一些藩镇后写道:“元和十二年,又见天宝太平。”
历史时期的分割是粗暴的,但历史是有连续性的,用刀割断它是一种粗暴的行为。杜甫的许多作品是在大历时期写成的,接近唐代中叶。安史之乱后,诗歌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什么安史之乱还属于盛唐呢?但如果我们推翻这个历史时期的分割,简单地用另一种工具来解读唐诗,这个工具也将是粗糙的。
(图/《妖猫传》)
《新周刊》:中唐诗人中,您最想写谁?
六神磊磊: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对我来说比较有吸引力。他们有不同的政治观点和主张,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柳宗元的结局比较惨淡,而刘禹锡的结局则比较明朗。但他们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他们都期盼着唐朝重拾辉煌。他们的关系既复杂又新鲜。
关于盛唐的电影有很多,但实际上,在古人的传奇故事和小说中,更多的是关于中晚唐的故事。唐朝中后期,社会混乱、动荡,古人觉得很有趣。
唐诗能懂你,能包容你
《新周刊》:您的《唐诗三部曲》与您以往的武侠小说文章有些不同。风格依然流畅,但更加严谨。毕竟谈论唐诗和诗人的经历涉及到大量的文学评价和历史研究。
六神磊磊:我刚开始写唐诗的时候,有很多疑惑。有些人认为用这种“轻浮”的方式写唐诗是可悲的,而另一些人则在没有读过我的作品之前就说这是“垃圾”。我之前发表过一篇文章,叫《杜甫,小号的逆袭》。有老师不高兴了,说杜甫是唐代的“大V”,不是“小号”。然而王安石在《杜甫画像》中写道,“可惜杜甫一生清贫,翻天覆地无赏”。他痛惜杜甫的清贫生活,说“青衣老者更骂他,使九州半个州都挨饿了”。这还算“大V”吗?
在写这些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先是写了“岭南第一人”张九龄,但是在写和发现张九龄之后,盛唐就结束了。然而,在大家的认知和期待中,诗歌应该是先盛后衰。后来我打破了时间规则,改成了类似于《水浒传》《儒林外史》《天龙八部》的写作方式,即一个诗人没写完,另一个诗人就会被写完。介绍了。从张九龄到孟浩然,再到王维,唐朝依然盛世,王维再到李白……所以“生生生生生生”。
有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网络小说作者,叫《爱潜水的鱿鱼》。他在写《神秘之主》的时候,每完成一卷,他都会发一篇长文,与读者讨论“我是怎么想的,我是怎么写的,我是怎么改的”。许多读者更喜欢阅读他的讨论而不是文字。我当时看到的时候很震惊,因为我以前以为作者没有必要告诉读者这些。但他影响了我,我现在和编辑谈论我的文章。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而不是隐藏大招或者拿出“炸弹”。
第三本书是关于中唐和晚唐的。名为《唐诗笑忘书》。 《笑忘书》意味着是时候说再见了。
《新周刊》:你开始学习唐诗的时候,其实和读金庸武侠小说有关系吗?
六神雷雷: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诗歌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时候有很多粗俗的武侠小说,我也看了很多。再烂的武侠小说,要想表现主角英俊潇洒、文武双全,也会让他背一首诗。我读了一本非常糟糕的武术书。主角朗诵李白的《荆门别》。女孩念完诗后说道:“哇,小骑士好有才华啊!哦,小骑士,你真帅。”
特别有趣的是,我曾经坚定地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我的唐诗启蒙书是岳麓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新版)》。这本书中,杜甫的诗最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我的意见很强烈,因为李白的诗很少。我十一、十二岁的时候,看过《射雕英雄传》,里面郭靖说,中国士大夫都能作诗,但古往今来,只有杜甫排名第一。我对此感到非常震惊。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是“报国为民的大侠”。 (图/1995年版《射雕英雄传》)
杜甫为何排名第一?我当时不太明白,但觉得金庸的话应该认真对待。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多去看杜甫的作品。现在我更喜欢杜甫,他对我的文学观影响很大。而且,我很喜欢杜甫用诗歌讲故事的方式。
《新周刊》:李白的诗确实带有一些武侠色彩。
六神磊磊:我还是很喜欢李白。有人说,唐代刘长卿的诗“十余首,大同其意”。如果你读过李白的十首诗,你会发现它们的含义是相似的。相比之下,杜甫的诗更加开阔、深刻。
《新周刊》:您如何看待李杜之间的纠纷?你对唐诗的欣赏也经历了这个过程。
六神雷雷:首先,这种比较的存在是一件好事。可怕的是没有可比性。关于李白和杜甫的讨论,历来有着不同的目的、角度和立场。有的人,身为大臣,对杜甫诗中的种种批评深恶痛绝,由衷地感到悲伤;也有人认为杜甫样样都好,但《三官》、《三别》最差,违背了诗歌高雅含蓄的传统。
我觉得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参与讨论,诗人的本色就会得到恢复。比如李白,大家普遍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诗里写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事实上,优秀的人往往是“美丽+美丽+庸俗+无用+底线”,尤其是“底线”。之前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为这些讨论开了个好头。希望未来李白的人物性格越来越丰富,大家对历史人物的看法也更加平和宽容。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展现了李白浪漫之外的一面。 (图/《距长安三万里》)
《新周刊》:在《唐诗明峰》这本书中,您阅读唐诗的视角似乎有些不同。许多文章都试图寻找诗人作为个体在那个时代的经历和感受。尤其是关于杜甫妻儿的文章。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他对妻儿的感情,以及一家人平静的日常生活,“老妻画纸做棋,幼童敲针做鱼钩”。 ,非常感人。
六神蕾蕾:有了孩子之后,我的很多想法都改变了。以前经常感觉公共场所小孩子吵闹,哭闹的婴儿也很吵。现在听到孩子哭声我不再觉得吵闹,还会下意识地想着如何安抚孩子。以前,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漫不经心地读一些诗。例如,李白的《致东鲁老二》就谈到了他的一对儿女:“娇女名平阳,折花倚桃缘,折花不见我,子名伯勤,肩平两行桃树下,谁抚背。但现在我想起了我的女儿,希望我能立即回到她身边。很多事情经历过之后,你会更快地理解它们,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愚蠢的人。
《新周刊》:读唐诗最重要的是什么?
六神雷雷:我觉得“直视”是最重要的。你应该把诗人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仰视他,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写这首诗时的立场和情感。还有一点就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读诗。经典虽然需要传承,但读诗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背诗,而是为了解决当下的困惑。如果你读了很多唐诗,还只知道背诵,那就太狭隘了。
《新周刊》:很多人中学毕业后可能就再也没有读过新唐诗了。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读唐诗?
六神泪泪:唐诗能够理解你,包容你。比如,如果赞成结婚,唐代有诗云:“三日入厨房,洗手煲汤”。如果你反对婚姻,唐诗中有一句话:“有绝世佳人,隐居空谷”。我依然可以和你站在一起;要想奋发图强,唐诗曰:“少年时应顾虑忧虑”。如果你想躺下,唐诗说:“今有酒,今已醉”。
唐诗里,你永远是对的。网友们不是很讨厌爸爸的味道吗?唐诗没有爸爸的味道。现在你上网,大家都说你错了,但唐诗总是说你是对的。
(实习生熊子宇对本文也有贡献)
参考:
[1]《唐代文化生态与诗歌》。戴卫华
[2]《唐诗》。陈尚君
· 结尾 ·
作者丨肖枫
编辑丨陆一鸣
校对丨见面
今天的话题
你最喜欢哪位唐代诗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