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 - 25日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绘就插画艺术全景魅力
编者按:11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特展之一的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设有艺术展览、艺术图书展、艺术装置、艺术市场、插画剧场、独立展映、高峰论坛、空投计划、插画家之夜等九大版块。 360°全景概念全面展现插画艺术。魅力。观众可以与1800+艺术家互动,欣赏1000多件主题作品,沉浸在400多场个人艺术展览中,独家观看70多部电影,参加20多场论坛,并在大型展览中获得16个现场签名面积26000平方米。
海报
插图,源自拉丁语,原意是“照明”,指的是用图片(视觉语言)来辅助解读文字内容,使文字更加清晰、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唐肃宗时期出版的《陀罗尼经咒图》是我国有史籍记载最早的版画作品。插图最早以这种形式出现在中国,以图传法、阐释经文。与中国插画的历史相似的是欧洲插画的起源。它们最初被用于宗教书籍中,为宗教传播服务。后来,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插图以正文、内页或封面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中。在文章、报纸和杂志中。然而,上述书籍插图的定义已经有些狭隘了。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插画已经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并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形式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在中国,插画可以说是与商业结合最紧密的艺术形式之一。易复制、产品化、高传播性都是插画商业价值的优势。插画如今的流行也与当代社交媒体的兴起有关。时尚、电子产品的流行与数字绘画的兴起相互呼应。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导航区的大幅海报墙,上面聚集了百余幅不同风格的插画。墙上的每张海报都是由参加本次展览的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组成。在视觉上引人注目、驻足打卡的同时,也为艺术家在网上宣布参展时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机会。除了本次展览的官方主海报外,参展艺术家还将获得印有自己插画的专属电子海报。这不仅会鼓励年轻艺术家通过社交媒体账号积极宣传展览,扩大影响力,也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中国原创插画内容的广泛传播。
近代以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一直是各种贸易活动的中心。随着现代消费需求的增长,各种文创市场也随之涌现,这也为插画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土壤肥沃。
展会现场。本文中的现场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本次展览的“艺术市场”板块面积最大、参展艺术家最多。现场约有400多个独立摊位,被装饰成小型艺术展示空间。每个空间均由艺术家亲自展示和出售。创作的周边产品涵盖艺术创作者、独立艺术/设计品牌以及相关行业组织/机构。呈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绘画、插画、动画、漫画、潮流玩具等。
展会现场
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作品有很大不同。与高调凝重的古典绘画相比,插画艺术似乎走了一条更加亲民的路线。它的商业发展打破了人们对艺术品高贵、收藏、独特的认知。在这个艺术品市场上,普通人也可以买到艺术品。是这些艺术家根据自己的作品创作的各种周边产品,大到装饰摆件、香薰蜡烛、艺术地毯等,小到印刷艺术品钥匙扣、徽章、手工饰品等。带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艺术家创造了一定的生存空间。梵高死后才被历史铭记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很少。
商业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艺术的发展。说到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就不得不提到波普艺术的代表之一——安迪·沃霍尔。他的出现就像是为大众打开了艺术世界的一个洞,让更多的人踏入了这个“万花筒”。他的《坎波罐头汤》系列画在世界现当代艺术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他对商品进行艺术包装,然后将其商业化。正是这种源自日常生活的元素不断被复制并被赋予艺术情境的展现,从而打破大众固有的思维认知,对其进行重构,形成完整的艺术传播,让大众认识他、记住他。
在艺术创作中,有一种形式叫二次创作,是指在现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编辑或改变。比如,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蒋二赛,将《维纳斯的诞生》、《大卫》、《呐喊》等世界名画中的知名形象进行了再创作,并赋予它们萌萌哒的Q版形象。人物。直观地重构人们对这些传统绘画的视觉印象。他的另一系列作品《迷茫西游》也延续了这种可爱的个人画风。他以1986年版《西游记》为参考,共绘制了50个西游记人物,深受粉丝喜爱。这种创作手法象征了现有作品的形象,增添了趣味性。由于改编作品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佳作,因此可以利用公众现有的记忆点,快速打破世人的记忆印象,创造新的记忆点。同时,也能激发网友再次模仿、创作的热情。这种看似讨人喜欢的画风虽然很容易出圈,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作者不仅需要尊重原作的形象,还需要兼顾作品的原创性和风格化。
参展艺术家蒋二赛作品
插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始于20世纪50年代和1960年代的美国,与波普艺术的流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范围内对商业插画的需求之大,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插画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是否已经悄然到来。在中国插画领域,也出现了独特的绘画风格。比如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八路不讲,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以中国道教神钟馗的形象为蓝本,秉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色彩和写意风格,与借鉴西方绘画的构图和设计手法,辅以中国书法字体和印章,表达幽默讽刺的中国传统民间传说或现当代社会的生活场景。
参展艺术家巴鲁作品
浏览这个偌大的艺术品市场,就像一张一张打开精致的小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旁边的空间里有什么样的惊喜在等着你。即使逛累了,双脚也会不由自主地被下一个空间吸引,走过去看看。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找到许多风格浓郁、艺术品质较高的手工艺品,还能更直观地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感受到商业与艺术的魅力,全面了解艺术家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创作产品。媒体,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运用到产品中,从而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
从导航图来看,这些小型的独立艺术空间围绕着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分为一些国内外当红漫画作者、涂鸦艺术家、知名插画家和品牌的展览。与独立艺术家和品牌相比,这些相对成熟、已经在市场上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和品牌背后的产业链相对更加完整和成熟,商业价值也更强。
展会现场
除国内参展艺术家外,本次艺术节还设有法国艺术家Ugo Gattoni特展和Japan Visions特展。前者擅长复杂的线条、鲜艳的色彩以及宏大场面的叙事插画,受到爱马仕、劳力士等著名奢侈品牌的青睐。后者于2025年带来了其插画年鉴的国内首发,汇聚了来自全球170位活跃在前沿的艺术创作者。不过,特展中展示的作品大部分风格和色调都比较符合日本漫画插画的审美,比如以女孩为主的人物形象。图像和构图趋于扁平化等。
展出法国艺术家Ugo Gattoni的作品
愿景·Pixiv特展
参观完整个展览后,我感觉本次艺术节专业插画的展示空间相对于市场部分来说比较小。从导览室进入展览场馆,“艺术展区”与“艺术图书展”区毗邻,与“独立放映”展区遥相呼应。其中,“艺术展区”和“艺术图书展”区以不同于传统美术馆展示装框作品的方式展示插画作品。所有插画作品均不装框,而是有序贴出。它排列在墙上,就像一本书的内页被展开,生动有趣的画面出现在纸上,带领观众穿越插画艺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艺术节还设有儿童绘画区。区域的墙壁上装饰着一些儿童绘画风格的元素,让这个区域显得欢快而明亮。它位于市场区的休息区,也对游客开放。或一些视觉休息时间。
本次艺术节为众多艺术家、插画艺术行业人士、插画及相关行业链接的品牌以及普通观众提供了一场大规模、多元化、跨界的艺术嘉年华。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整个展览布局传达出一种在商业环境中寻找艺术的微妙感觉,就像在巨大的视觉浪潮中淘金一样。商业运作必然会对社会美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科技与美术的结合也给了艺术家更高的创作天花板,但艺术展览的专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养分。
(陈伟志,波兹南艺术大学艺术教育与策展研究与绘画双硕士学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