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艺术家陈玉树:中国古典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华侨艺术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典家具研究员陈玉树:
每一个榫卯都诉说着中华文化之美(侨界关注)
本报记者 李晓红 林子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 年 12 月 2 日
版本06)
木刻是陈雨舒制作的。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玉树(左五)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人组装在2018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亮相的中国古典家具作品《吉祥如意》。
新华社
4把椅子和3张桌子。在中国国画院的展厅里,一组红酸枝制作的古典中式家具静静地陈列着。造型大方,宛如一幅淡雅的文人画。
仔细一看,每个座位上都有中法建交60周年标志、2024年巴黎奥运会会徽以及中法版口号“奥运更开放”;四个座位的靠背中间也刻有梅花。兰竹菊“四君子”纹饰。
这组作品名为《天地》,作者是海外华人艺术家陈雨舒。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天与地》亮相“2024奥林匹克艺术大会”主会场,巡演了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卢浮宫、凯旋门、荣军院等地。
陈玉树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典家具创作,广泛开拓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市场。他的作品曾在许多国际舞台上展出。陈玉树说,古典家具是一种艺术语言。希望更多海外人士了解中国古典家具,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开始木工业务
在福建莆田,陈玉树在木作坊里制作木刻。为了雕刻精细,他不断更换手中的刻刀。不一会儿,木头上就出现了一根俊美的竹子。
陈雨舒从小就带着几把切肉刀。 1973年,陈玉树出生于莆田一个木工家庭,在家庭的木工作坊里长大。与古典家具的缘分由此开始。
“小时候,我经常跟着大人看木工活,递给他们斧头、锯子、刨木头。我潜移默化地爱上了木工活,渐渐地,我能自己制作一些东西了。从小学到中学,我一边学着,一边学着做家具、木制品。”陈玉树说。
在做木工的同时,陈雨舒的爱好之一就是读书。 《天工开物》、《考工记》以及各种古典文学、历史传记书籍始终近在咫尺。 “这些书滋养了我的性格和思维。后来,我在继续深造时,选择了艺术设计系。我也开始有意识地阅读更多的国内外法律、绘画、设计、艺术史等专业书籍,等等,积累更多的艺术养分,这些对我的古典家具创作有很大帮助。”陈玉树说。
1997年,24岁的陈雨舒带着一身的本事,前往马来西亚创业。
有一次,他将价值约50万元的明式古典家具运到马来西亚展出。由于木材和气候原因,大量家具在抵达巴生港时发生爆裂。最终,所有的家具都不得不亏本低价处理,让他损失惨重。
经过反思,他发现原因就出在原生木材的干燥过程上。他决心提高工艺水平,控制质量。几年后,陈玉树的古典家具生意逐渐在当地开拓起来。
陈玉树表示,在马来西亚打拼,离不开当地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 “闽南人互帮互助的意识很强,大家都觉得我勤奋,就都帮我做介绍、宣传。渐渐地,从柜子分组到整箱,家具订单逐渐增多。很多海外的家具都在帮我做宣传。”中国人也成为了我的客户”。
从马来西亚到斐济,再到非洲和欧洲,陈雨舒的家具事业之路越走越宽。
2007年前后,中国国内市场对古典家具的需求有所增加。陈玉树的产品也因其良好的基础和高品质赢得了国内市场的青睐。
“从家庭木工作坊起步,生意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我赶上了一段美好时光。”陈雨舒说道。
亮相国际舞台
从2016年G20杭州峰会到2020年迪拜世博会,从2020年北京冬奥会到2023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陈玉舒的古典家具作品近年来多次登上国际舞台。
2018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陈玉树接到了峰会组委会的一项特殊任务:用巴布亚新几内亚胡桃木,融入巴布亚新几内亚国鸟“天堂鸟”的元素,设计一款家具。
天堂鸟象征吉祥、平安,寓意美好事物。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是太平洋岛国地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国家。陈雨舒立志要设计一套作品来展示中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友谊以及两种文化的相似之处。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雕刻,来自太平洋岛国的极乐鸟与中国祥云图案一起出现在中国古典家具上。陈玉树将这组作品命名为“吉祥”,寓意中巴新几内亚友谊源远流长。展览期间,作品吸引了众多外宾驻足欣赏。
2020年,阿联酋迪拜世博会期间,陈雨舒作品《松风》亮相中国馆。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荀子·简介》:“不寒则不能知松柏,事不艰难则不能见君子”。
在创作阶段,陈玉树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家具馆藏的乾隆红木镶玉宝座中汲取灵感。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座椅的扶手两侧雕刻着松枝,象征着常青。靠背采用传统的“丝羽檀雕”工艺,刻有“松鹤延年图”,背板上更刻有“五福抱寿”图案,寓意正面和回声和祝福和长寿一起到来。陈雨舒表示,希望通过作品的展示为中国馆增添色彩。
“一转一转,一榫接一榫,家具不仅是一个实用的物品,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语言。”他说:“在这些年的探索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古典家具艺术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希望借助海外华人的力量,用古典家具讲述中国故事,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致力于传承与创新
随着职业道路越走越宽,陈玉树也越来越专注,研究传统木工技艺,思考如何展现古典家具的文化意义。他查古籍,查阅详著,向专家请教。随着不断深入钻研,他发现古典家具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
“唐式家具古朴,明式家具精致,清式家具庄重。不同时代的家具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今,古典家具作为现代工艺作品,也可以从造型、材质、艺术、韵律上精心塑造,展现新时代的风采。”陈玉树说。
多年来,陈雨舒创作了许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作品。其作品多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界高级别奖项百花金奖。部分作品还被中国历史研究院收藏。 2023年7月,陈玉树在中华工艺宫举办了以“心·传”为主题的“新时代古典家具艺术展”,展出艺术作品20余件。
不久前,中国国家画院刚刚举行了古典家具捐赠仪式。陈玉树向中国国家画院无偿捐赠《天地》《松风》《万响》三套共43件古典家具作品。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明表示,捐赠作品将古典家具艺术融入现代创作,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彰显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陈玉树的古典家具作品体现了传统的精湛技艺,这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技艺。他的很多作品都远销海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炼说。
“中国古典家具的传统工艺、传统图案需要继承和发扬,新的图案和表现方式也需要发现和创造。我期待创作更多的作品,将新时代的内容融入到古典家具中” ,展现古典家具的古韵与新意。“声”,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文化之美。”陈玉树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