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互联网内容产业风靡背后的网络精神毒品问题及危害分析

二次元 2024-12-17 27

如今,以游戏、动漫、网络文学、直播、短视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内容产品日益流行。规模庞大、几乎全民参与的互联网内容产业,在丰富社会文化和大众娱乐生活、创造新业态、新经济的同时,也催生了宣扬淫秽、淫秽、色情等的网络“精神毒品”。盗窃、勒索、成瘾和犯罪。 。

互联网内容产业风靡背后的网络精神毒品问题及危害分析

半月潭记者在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地调查发现,目前危害最大的网络精神药物主要包括邪恶动漫和令人上瘾的电子游戏。其中,邪恶动画大多含有色情、血腥、恐怖、变态等元素,源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大量流入国内。

沉迷的电子游戏对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自杀、杀人、自残等行为。农村和县城的留守儿童、城乡家庭失踪或失学的未成年人,成为“电子鸦片”的重灾区。

当父母以为自己的孩子正在接受经典动画片的教育时,很难想象他们看到的可能是他们的神圣偶像和快乐天使被猥亵和开膛破肚的场景。而当孩子们谈论“肉”、“重口”、“黑暗”时,家长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些都是邪恶动漫的标签。

邪恶动画融合了色情、血腥、恐怖、好奇、变态等异质文化元素。对未成年人本应严格防范,但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却普遍存在。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邪恶动漫”,结果显示近800万条。涉及多个动漫网站和APP终端。单击这些链接将显示通常难看、恐怖和令人恐惧的动漫场景。

一群外国邪恶漫画家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被捆绑、被监禁、被折磨、被杀害的画作下,写满了“刺激”等评论。为了吸引粉丝,国内一批动漫博主或画师也纷纷跟风传播或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创作”。例如,新浪微博上的一位动漫博主经常分享一些恐怖漫画、幻想漫画、奇幻漫画。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邪恶漫画的影响极其复杂和深远,促使他们形成反社会、反人类的人格。堪比“邪教”洗脑,毁掉童年、人生观、甚至人生。

今年1月,身为母亲的大学老师“妈妈”在微信上痛恨“一群可怕的变态针对我们的孩子”——“很多孩子喜欢的动画片都被一群人‘翻版’了。”别有用心的人和组织创作’”“YouTube上存在大量针对儿童,尤其是幼儿的荒唐视频,显然不适合儿童观看”……

广东佛山中学教师赖一洲说,他曾经教过一个非常喜欢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学生,但后来发现他有严重的焦虑症,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据说她经常看那些恐怖动漫,经常做噩梦。

有家长提到,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主动去搜索邪恶动漫,而是无意中点击了它。也有可能是平台积极推动的。孩子觉得“有趣”、“刺激”,就继续看。一名接受采访的16岁男孩坦言,他主要通过综合网站或论坛接触邪恶动漫视频。 “没有未成年门槛。”

浙江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平表示,幼儿在接触邪恶的动漫视频后,会模仿他们的行为。 “比如,虽然你不知道斩首、开膛破肚的意思,但你还是会割伤自己,或者伤害别人。”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及以上,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码邪恶动漫中蕴含的文化密码的能力,长此以往其影响力会变得更加深刻和具有破坏性。

据了解,为了保护青少年,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经禁止了大量邪恶动画,但我国对此方面的认识和消除力度还远远不够。 。

“这种东西其实最早出现在图书市场,后来蔓延到整个ACGN(二次元)领域。国内孩子获取的渠道这么方便,但我们的调查和监管却滞后。”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院长夏烈表示。

杭州电魂网络集团董事长助理孙超告诉记者,国内二维产业蓬勃发展,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一些从业者利用异构内容来吸引用户。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入手。

“供给”端,要提高企业和平台的社会责任和准入门槛,相关监管部门加大审核力度;在“需求”方面,要加大社会宣传教育,特别是提高青少年对相关内容的认知。等级。

8月二游热潮:斯露德上线引爆期待,飞行动作新玩法解析
« 上一篇 2024-12-17
杭州本周阴雨天气频繁 气温波动较大 最高可达18℃
下一篇 » 2024-12-1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