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cosplay的起源与发展:从皇帝亲民到角色扮演游戏的演变
—
—
Cosplay是进口产品吗?不!其实,角色扮演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它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缓解疲劳的娱乐方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政治含义,以成为现实世界中你不可能成为的人。例如,明清两代的一些皇帝也打扮成农民的样子,以示亲民。
那么,在没有动画、没有维度概念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玩角色扮演游戏的呢?今天小V就给大家讲讲古代那些精彩的cosplay!
—
—
在古代中国
cosplay比较熟练的人通常是皇帝。
每个人都知道
皇帝出身富贵
但责任也很大
很多皇帝不喜欢在寺庙里坐高位
但皇家规矩和宗庙礼仪却限制了他们
我只好高高地坐着,听大臣们汇报奏章。
我们今天要讲的人
可以说他是三山五院cosplay的鼻祖
他们是谁?
跟着我往下看
“Cosplay皇帝”雍正
cosplay界最真实、最受欢迎、最忙碌的皇帝无疑是我们亲爱的“四爷”雍正。作为清朝最受争议的皇帝,雍正的诸多谜团为最近火爆的“宫斗剧”和“穿越剧”提供了大量素材。总有善良、聪慧、美丽的现代女性穿越时空,来到冷酷严厉的男人身边。仅次于一号、四号哥。 这些年,除了在各种清宫剧中演戏、争权夺利、处理国家大事、解决家庭纠纷,雍正还得充当清宫的“形象代言人”。故宫里的淘宝,感觉很可爱。
随着我们不断了解雍正,我们发现雍正的丰功伟绩虽然不如康熙、皇太极,风流也无法胜过顺治、乾隆,但雍正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成就在名利上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而从《雍正及时行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位穿越时空的温柔艺术家。他非常喜欢cosplay。他不仅热爱PS,当各种艺术照的模特,还鼓励大老婆加入相册,这些照片一直保存至今。
第一个作品《耕织图》,算是对他功力的一个小考验。雍正带领一家人扮演农民和蚕女,以独特的方式体验了下层农民的生活。
雍正农织图·云消费
雍正耕织图·浸种
雍正最初扮演农民的角色是为了讨好父亲康熙。这套《耕织图》是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禛送给康熙的礼物。他通过绘画表达了家人一起回归乡村的愿望。雍亲王在《拔秧图》中写道:“尝试带老幼去栽种于街巷,安于耕作之乐,劳作而无志气。”照片中央的雍亲王正在与周围的农民聊天。有说有笑,似乎很享受在田间劳作,表达自己。
耕织图·云
作品后半段,雍亲王家的女人们在家养蚕、纺丝、织布、裁缝衣服,也是一派幸福的景象。
这种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让康熙看到雍正关心农民、关心百姓;同时也透露出他无意争富,只想隐居山林。这也让康熙笑了。真是太棒了!
雍正农织图·浴蚕
雍正农织图·丝绸培训
雍正农织图·祭神图
但自从cos了农民之后,胤禛似乎就深深地爱上了cosplay,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上台后,虽然忙于政务,但仍不忘让宫廷画师在画中为他创造多重角色的幸福生活。比如当个猎人打猎,扮成老人去河边钓鱼等等。
雍正游乐图·狩猎
雍正游憩图·汉江独钓
此外,自古以来,“士农工商”中,文人的地位最高,有许多名儒的故事被流传下来。清皇室深受士人文化影响,向往现代士人生活。虽然在清朝的统治下,汉族的地位并不如满族。但雍正为了表达对文人的欣赏,不惜穿上汉服,扮演历代典故中的文人角色。
雍正《清流游乐洗足图》
雍正之乐·东篱采菊
雍正乐图:竹林弹琴
雍正乐图·米芾石刻
从这些cos中,可以充分说明,擅长武术的满族虽然在当时的政治统治中占据了较高的地位,但他们仍然对汉族的文化怀有向往。
当然,除了体验农民、猎人、渔民、文人等职业之外,雍正还cos了更具挑战性的角色。比如道士、和尚、西域、神仙等等都成为了他的cosplay对象。
雍正《深山享乐图》
雍正行乐图苦行僧
雍正享乐图·偷桃
雍正游乐图·道士
雍正喜图·仙人
雍正时期,欧洲传教士和画家已来到中国。对于雍正来说,欧洲人和周围其他民族的人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潮流男士,怎么能没有一件衣服呢?因此,雍正皇帝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假发,嘴唇上留着小胡子,看起来就像欧洲的皇帝或领主。
雍正趣图·欧洲诸侯
雍正休闲图:扮虎
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雍正不断变换着角色:文学与军事、老人与青年、中国与外国、汉族与藏族。他所扮演的角色可以算是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有,场景和道具也各有不同。邋遢,他真是个cosplay专家。
那么,雍正为何如此喜欢cosplay呢?要知道,雍正的父亲康熙和雍正的儿子乾隆都曾南征北战,但他本人在位十三年间几乎没有离开过京城,甚至连热河行宫都没有去过。他是一个真正的宅男。或许正因为如此,cosplay成为了他闲暇时的一种消遣方式。无论如何,在这场超模仿秀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与史料记载和清宫剧中不一样的雍正,一个有点幽默、浪漫、直爽、搞笑的雍正。
《文艺青年》乾隆
“完美”的乾隆皇帝希望自己的政治表现能够“完美”。论玩得开心,高寿的乾隆是一个十足的“老炮手”。虽然众所周知,乾隆崇拜康熙,凡事追随祖父,但在cosplay方面,乾隆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了一名cosplay爱好者。文人、隐士、猎人、道士、父亲、儿子……乾隆尝试了所有可能的角色,可以说是“完美”。纵观乾隆的cosplay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乾隆的cosplay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为他向往画中的世界。热爱书画的乾隆,喜欢用名画中的人物来代替自己。
比如清代画家冷梅的《赏月图》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于是命画家重新临摹,然后将自己代入画中,代替主角。图片”;
高宗赏月
又如明代绘画《雪夜读书》。乾隆皇帝亲自临摹,命画师将他画入其中,虚拟体验了雪夜茅屋寒窗苦读的书生。
乾隆雪夜读书图片
另一种cos是模仿以前画作的布局和风格,但画中的主要人物和周围的场景都变成了乾隆和他的真实生活。比如《清代弘历画一二卷》虽然是根据宋代绘画改编的,但乾隆身边的家具、人物都是当时真实的。因此,与其说是异装模仿,不如说是他对理想文人生活的憧憬。
红利是一轴还是二轴
乾隆的统治时间比他的祖父还要长,他在cosplay上也超越了皇阿玛。雍正喜欢冒充和尚,乾隆干脆掀起了冒充菩萨的新风潮。乾隆特别喜欢打扮成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例如,仿明代丁云鹏《扫象图》的《高宗洗象图》中,乾隆用普贤菩萨的形象观看人们洗白象。
高宗洗象像
另外,画中的角色扮演已经不能满足乾隆了。作为王羲之的忠实粉丝,乾隆曾率领群臣COS兰亭聚会,并在圆明园建造了一座“流杯亭”作为道具,模仿弧形饮水杯游戏。
圆明园流杯阁
流杯亭,又名左室林流亭,位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左室林流内。始建至晚于雍正初年。乾隆初年,取名“紫石林柳”,俗称八柱兰亭。外檐悬有乾隆四十四年二月所书的黑漆金字“坐石临溪”玉匾。
坐在面向溪流的岩石上
原八柱石林流兰亭现位于中山公园内。
临流兰亭原石碑现于中山公园内。
坐石临河的“兰亭”碑正面(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修变图)
临河石上的“兰亭”碑暗面(乾隆皇帝题诗四首)
cosplay事业在乾隆的手下蓬勃发展。这要归功于乾隆的“完美”愿望。他期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所以他将对自己的这种期望融入到了cosplay中。
第一位女性coser慈禧
雍正、乾隆是清朝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他们的言行被后世统治者效仿。慈禧就是效仿者之一。虽然慈禧的cosplay不如雍正、乾隆那么精彩,但她作为coser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慈禧是第一个被视频记录下来的。
不过,慈禧的cosplay之路并不丰富,因为在cosplay方面,她只继承了“十全”乾隆皇帝的十分之一,即cos神。
在她的cosplay生涯中,慈禧太后喜欢把颐和园装扮成南海普陀山上的仙境,李莲英扮成韦驮,四公主扮成男孩,而她自己则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
另外,慈禧的cosplay不像永谦那样广泛、丰富多彩,但她很擅长取景和打扮。她每次cosplay观音的时候,都会在宛如仙境的荷塘边,很有艺术感。
慈禧的贴身女官于德龄在《清宫二年》中记载慈禧喜欢打扮成观世音菩萨:“我想打扮成观世音菩萨的样子去拍照,让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打扮成观世音菩萨的样子”像金童玉女那些我以前做过的衣服,现在偶尔还是会拿出来穿,每当有什么事情让我生气或者心烦意乱的时候,我就会打扮成观音。菩萨,它帮助我平静下来,就好像我变成了观世音菩萨一样,这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因为它提醒我应该对一切都更加慈悲。”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在法律法规严格的古代,cosplayer非常多,带来了非常精彩的cosplay!着实让小V惊叹不已,足见古人的创造力和勇气。作为现代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但我们却常常因为一点困难而停止前进,不敢挑战,以一种自己讨厌的方式生活。
快点!让我们放下包袱,勇于挑战,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