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从秘密创立到国会舞台的和平革命
您知道日本政坛有个百年老店吗?
它不是松下电器也不是三菱重工,而是举着赤旗的日本共产党。
这个左翼组织成立于大正年代,在东京永田町的政治环境中,它活成了一种极为独特的存在,就如同“稀有物种”一般。
1922 年的寒冬时节,七个日本青年在东京神田的一处秘密公寓中宣布组建政党。当时,没有人预想到这个组织能够经受得住军国主义那强硬的铁拳的考验。
1935年最高领导人集体被捕,党组织被连根拔起。
这段黑历史中隐藏着一个黑色幽默。日共初创成员有半数是特高课的卧底,这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为凄惨的开局。
战后重建的日共突然学精了,搞起"和平革命"的骚操作。
他们西装革履走进国会,用选票替代了子弹。
现实比小说更为荒诞。共产党人在议会中高唱《国际歌》,而与此同时,隔壁的自民党大佬却在数着政治献金并打瞌睡。
这种违和画面,就像在居酒屋里点法式鹅肝。
说到中日关系,日共倒是颇有"革命情谊"。
在 1930 年代的上海滩秘密联络点中,野坂参三通过化名“林哲”来协助中共开展情报工作。
这段跨国兄弟情在抗战时期得以延续。日共党员在前线为八路军担任翻译工作,他们还通过用日语喊话的方式来劝降日军。这种操作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心理战”教科书。
但理想主义终究敌不过现实重力。
如今日共党员的平均年龄为 68 岁。年轻人更倾向于去当虚拟主播,而不愿意接过革命的接力棒。
安倍晋三一场选举造势的开销比他们每年 2.5 亿日元的党费收入要多。他们每年的党费收入为 2.5 亿日元,而安倍晋三一场选举造势的开销超过了这一数额。
在东京秋叶原的动漫店里,《资本论》的销量远远比不上《鬼灭之刃》的销量。《资本论》的销量与《鬼灭之刃》的销量相比,显得极为稀少,甚至连《鬼灭之刃》销量的零头都达不到。
这个百年老党正遭遇着一个终极的悖论情况。一方面,它越是坚定地坚守着意识形态的纯洁性;另一方面,它就越难以获得现实政治中的话语权。
有像坚持用算盘来进行微积分运算的数学家,他们的精神值得称赞,然而,最终他们会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
在日本社会存在少子化现象。日共的“银发革命家”们或许应该考虑去开发二次元的党员形象。要知道,在如今这个时代,萌化可以成为最好的保护色。
不过换个角度看,日共的存在本身就是面照妖镜。
当自民党深陷献金丑闻时,日共的清廉纪录让多少政客脸红?
当右翼叫嚣修宪时,日共始终举着和平主义的盾牌。
这种“政治恐龙”存在是有价值的,或许其价值就在于能够提醒世人,民主政治不应该仅仅只有一种颜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