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30周年纪念,首部内地院线CG化剧场版震撼来袭
2016 年是日本著名人气动漫《圣斗士星矢》的 30 周年。原著作者车田正美在 1985 年 12 月开始连载这套漫画。1986 年推出了动画版。30 年间,圣斗士的故事影响了无数观众。
《圣斗士星矢》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的日本动画片之一,它的名字已然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无论是 80 后,还是在新世纪成长的观众,《圣斗士》系列的无数衍生品都使得该作人气很高。如今,伴随着具有 30 周年纪念意义的时刻,随之而来的就是这部完全 CG 化的《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要知道,本片是首部登陆内地院线的《圣斗士》剧场版,而前不久《龙珠》在 30 周年纪念时刻都没有获得这种待遇。
可以想象,到那时一定会有“还《圣斗士》一张电影票”的言论在网络上流传。这部以 CG 形式呈现人设和效果、味道发生了改变的《圣斗士》能否吸引老粉丝的关注,因人而异。然而,“圣斗士”这三个字承载着无数的记忆,作为一个忠实的粉丝,我也有足够的动力在 30 周年这个时期传承过去、开创未来,认真研读《圣斗士星矢》背后的故事。
本文以揭秘的方式,为大家带来《圣斗士星矢》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这篇文章可能会很长,并且由于我喜欢跑题的习惯,肯定会说很多无关的话。
一、《圣斗士星矢》的创作动因之谜?
车田正美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部奇特的动画呢?
车田正美在创作《圣斗士星矢》之前,就已经在日本有了一定的名气,他是一位漫画家。
车田正美出生于 1953 年。1974 年,他以青涩画风的《女强风暴》在《周刊少年 Jump》上开始出道。随后,他的两部连载作品《拳王创世纪》和《风魔小次郎》,以及短篇《雷鸣泽基》等,让他声名鹊起,巩固了集英社的地位。同时,这几部作品的主题类似,都是“打架斗殴”,这使他获得了“热血漫画家”的称号。这些都是《圣斗士星矢》风靡全球之前的故事。
1984 年,车田正美推出了新作《男坂》并开始连载。然而,仅仅过了一年,由于某些原因,这部作品便休刊了。在 2000 年,车田正美谈及此事时说道,停刊的真实原因是作品不够有趣,导致读者的反响不好。不过好消息是,《男坂》经过作者的不断修订,在时隔 30 年之后又重新开始连载了。
1985 年仅仅隔了一年之后,车田正美开始创作第五部长篇作品。他吸取了前作的教训,决定进行改革,打算创作一部“不受题材所限的热血漫画”。他以“娱乐是第一要务”为准则,不是简单地为打而打,而是要有足够吸引读者的噱头。
车田漫画属于娱乐范畴。它非常简单,容易理解。情节十分扣人心弦。读过之后会让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就是车田漫画的全部。
车田正美曾说过这样的话,这是他作品一贯的特点,即构建架空世界体系,让《圣斗士星矢》的格调焕然一新,这也是其创作的起因。
二、为什么会让“圣斗士”身披铠甲?
最初,车田正美下定决心要创作一部具有独立世界观的作品。在他为题材收集资料的时候,故事的主题内容就已经确定了下来,并且依然是极具“车田范儿”的格斗内容。
起初车田打算选择空手道作为格斗内容。因为车田之前的几部作品是以格斗术为主的,像《拳王创世纪》中的拳击,《风魔小次郎》中的剑道。并且他在真实格斗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极具二次元效果的破坏性和观赏性的夸张。
可参加《风魔小次郎》,把剑道玩的比星战中的激光剑还炫!
考虑到格斗术的威力被夸大得很强,因此使用者必须配备防具。如果是普通的防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其格调不高。
车田在设计防具时考虑到了古代战士们的盔甲,这成为了圣衣的雏形。不过此时作者陷入了苦恼,一方面他对盔甲的样式没有确切的构思,然而一个不经意的噱头却让车田迸发了灵感。
有一天,车田正美在进行文献查阅工作时,发现了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相关资料。那些从天而降、滑落天际的流星,让车田将目光聚焦到了希腊神话上。他在思考,要是按照星座的样式来打造盔甲,那是不是会很有造型呢?与此同时,他也由此产生了“圣斗士”这个概念。
三、“圣斗士”为什么不拿武器?
穿戴着盔甲,用拳头进行击打,这是一件令人十分纠结的事情。这种行为看似有悖于常理。究竟是什么会让人想到让身着圣衣的少年相互抡起拳头疯狂砸打的这种噱头呢?
车田在创作之前就已确定,该作是类似空手道格斗的作品,主要格斗形式是不拿武器用王八拳互相 PK,穿圣衣的概念是后来加上去的。
其次,圣衣形象确定之后,车田正美马上查阅了诸多资料,像希腊神话、北欧神话以及中国神话等。并且确定了一个简要的故事大纲,那就是一群圣斗士为了保护雅典娜而展开战斗的故事。
圣斗士们秉承空手道理念进行格斗的模式得以解决,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圣斗士星矢》中对此有明确的答案。
“由于雅典娜讨厌武器,所以少年们只以自己的肉体来应战。”
虽说有些牵强,因为雅典娜自身拿着武器!但这个概念确实创作了一部“身穿盔甲,赤手空拳”的独特作品。多年之后,有谁曾对这个不太成立的模式提出过质疑呢(难道有武器不是更好吗)?
PS,有多少圣斗士违抗了雅典娜的”不用武器的命令“?
所以在《圣斗士星矢》这本书中,整体来看大多是各种“XX 拳”。而拿武器的情况比较少,数量屈指可数。并且这些武器和废品差不多,例如:
射手座的弓箭,在原著中使用的次数并不多。其亮点在于能够攻打波塞冬。之前几次射击,却都射中了自己人,因为波塞冬的小宇宙将箭反射了回来。最后,还是集结了五小强的小宇宙,才使得箭射中了目标。然而,这一箭非但没有射中波塞冬,反而将波塞冬之魂唤醒,开启了暴走模式。
天秤座背着武器库,一直未曾使用过。他的武器仿佛不是用来打人,而是用于拆房子的。比如能破冰棺,能破海斗士柱子,甚至最后面对叹息之墙都无法将其打破。
天龙座的龙盾,被称作是圣斗士当中最为坚固的盾。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破损。它并没有给紫龙提升太多的防御,并且紫龙还常常会脱掉圣衣。
白银圣斗士御夫座有回旋飞轮,地狱犬有铜球锁链,变色龙座珍妮有鞭子,这些武器没什么大用处。英仙座的美杜莎之盾还不错,但这些武器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当武器不灵之后,基本就缴枪了。
真正派上用场的”武器圣斗士“只有一位:
星云锁链,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是阿瞬的标志。然而,根据他的老师仙后座所说,瞬的星云系拳法要比锁链更为强大。
除此之外:
海斗士克修拉持有黄金长矛,这根长矛将紫龙扎得透心凉,然而,这根长矛却被“肉体圣剑”砍断了。
冥斗士中天间星摆渡人的船桨是辅助功能。
神斗士德尔鲁的夺命飞斧、阿鲁贝尔西的水晶剑也是次要招式。
以上几位都不是圣斗士,雅典娜你管不着。
几位神各自拥有武器,波塞冬拥有三叉戟,哈迪斯拥有冥王之剑,而雅典娜的武器你更是管不着。
雅典娜你不但有武器,还有两件,一个盾一个权杖,真不是东西。
可见,车田正美无法避嫌。在圣斗士当中,是有武器存在的。然而,最为强大的还是拳法。只要小宇宙强大,那么什么都能成为武器。在《圣斗士星矢》火爆之后的跟风作品里,这个概念无一例外地被舍弃了。无论是《魔神坛斗士》,还是《天空战记》,角色都拿着武器,穿着盔甲拿着武器进行战斗,这样才显得合理。
四、星矢为什么是天马座?
“狮子座流星雨”给予了灵感。在《圣斗士星矢》创作伊始,他最先设计出的是狮子座圣衣。其造型主要参照了古代西洋士兵的盔甲。这便是狮子座圣衣与其他圣衣风格造型有所不同的原因,从外型上根本难以看出狮子的痕迹。
狮子座原本是第一主角。然而后来却换成了天马座,原因很简单。车田本人和助手等经过各种创作交流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狮子座圣衣画起来太耗费精力了。
这个理由就如同《龙珠》里超级赛亚人是因为鸟山明懒得给角色头发上色那样,是一种不经意间的偷懒行为,而这种偷懒行为成全了天马座。
天马座的确定历经波折。它的内容蕴含“天马行空”之意,并且日本也有这句成语。星矢的名字来源于“圣物之箭”,也就是圣矢。
在星矢的绝招方面,保留了“流星雨”这一概念,于是便有了“天马流星拳”。
PS,车田正美的“偷工减料”
大家都知道,车田正美最初存在“偷懒”的情况。这种“偷懒”不但造就了天马座,还使得几位主角的圣衣都较为简单。然而到了后期,圣衣变得越来越复杂,造型也越来越张扬。这与车田正美的画工逐渐成熟以及制作方施加的压力是有关的。
车田对此的解释是,为使角色能体验到升级的感觉,圣衣的级别越高且越厉害,其造型就越复杂。最初的青铜圣衣很简单,一直升级到造型美观的神圣衣,这样能让角色充分体验到“在战斗中成长”的成就感。
另外,车田正美本人的星座是射手座。尽管他没有让射手座成为主角,然而射手座的圣衣却展现出了极为耀眼的光芒。并且,死去的艾欧罗斯就如同神一般的存在,他“罩”着五小强去进行战斗,这无疑是作者本人的一个巧妙心思。
五、什么是“小宇宙”?
《圣斗士星矢》里对小宇宙的解释有很多。然而在创作的初期,车田正美创作“小宇宙”的动机,实际上是作者通过想出一些名目而产生的。
前文提及,车田正美创作《圣斗士星矢》的动机为“娱乐 + 创新”。例如圣衣的概念原本就是盔甲,然而若直接称作盔甲,格调便会立刻降低。所以在“小宇宙”方面,车田正美运用了日本热血漫画中最为常见的“杀气、战斗力”的概念,并用一个新颖的词汇将其替换,以此在格调上与同类作品区分开来,这便是车田正美的聪明之处。
六、五小强的是否有原型?
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噱头能够追溯到希腊神话里。其中有一位英雄叫卡德摩斯。他有一个极为著名的屠龙故事。有一条邪恶的毒龙,它是战神阿瑞斯的手下。这毒龙周身剧毒,守护着一处圣泉。
卡德摩斯杀死毒龙后,雅典娜让他把巨龙的牙齿埋在地下,没过多久就长出了五名战士。《圣斗士星矢》中“五小强”的灵感确实是来源于此。
七、五小强的个性是如何确定的?
《圣斗士星矢》在五小强的个性方面,秉承了日系少年漫画一贯的特征。他们血气方刚,脚踏实地,沉着冷静。同时还有比较可爱和格外厉害的角色,这些角色就是星矢、紫龙、冰河、阿瞬和一辉。而且作者之所以让一辉作为敌人登场,是因为单纯地把五小强集结一起登场实在没有任何新意。
PS,性格对冲,各自为战
星矢之外,戏份最多的是紫龙。车田正美将其定为第二主角是有用意的。星矢冲动,紫龙实干,二者呈对比状态。星矢主动进攻,紫龙是被动派。他从未积极进攻,若敌人不做什么,他就什么也干不了,所以每次都先挨打。为此,作者还为紫龙设计了一面盾牌以凸显其性格。
从《圣斗士星矢》的整体情况来看,除了团战的情形之外,五小强同时出现的那种场面是比较少的。他们大多时候是各自进行战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突出他们各自的个性。
八、天马,天龙,白鸟,仙女,凤凰等五小强星座是如何选择的?
车田正美经过深思熟虑后给出了答案。首先对 88 个星座进行了筛选。显微镜座、圆规座、南极座这类星座需要被剔除。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圣斗士其实并没有 88 个。同时还要去掉黄道十二宫星座。
钻研一番后,挑选出了十个在拳法、圣衣上较易“具象化”的星座,这些星座不仅要较为知名且有象征意义,还得清一色是动物。即后来的五小强与五小弱(独角兽、长蛇、幼狮、大熊、狼)。
PS,主角临时换人
最初,五小强当中没有白鸟座冰河,而是独角兽座邪武。冰河最初的设定是来自圣域、要刺杀雅典娜的冷酷杀手。然而,在故事编排过程中,天马座与独角兽座的个性出现了重叠,所以将独角兽座邪武剔除掉了,让冰河替代了他的位置。
长蛇座、幼狮座的其他角色因个人形象问题被从主角行列中剔除。在《圣斗士星矢Ω》中,长蛇座的市甚至成为公认的最弱圣斗士,天堂与地狱仅一线之隔。
九、魔铃到底是不是星矢的姐姐?
众所周知,做连载漫画时,很多作者会边画边构思故事,就像拍美剧那样。同时,他们还要考虑来自出版社的压力。当年,鸟山明和原哲夫就是最大的受害者。《龙珠》原本计划在弗利萨之后结束,《北斗神拳》原本打算在拳王拉欧之后停笔,但由于迫于出版社合同,他们不得不接着画下去。结果,这两部作品后面的故事都不如前期精彩。
妈的富坚老贼如此嚣张是如何做到的!
那么问题出现了,《圣斗士星矢》是不是这样呢?像前面所说的主角在创作开始时更换的这种情况,最终我们所看到的《圣斗士星矢》与车田正美最初的设定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本人称,在创作伊始,圣斗士的世界观就已构架完毕,其中有十二宫战斗、海斗士、双子座加隆回归阵营等内容,连角色名字都已确定。车田所说的真假无人知晓,但至少《圣斗士星矢》不像《龙珠》那样在中途改变世界观。
不过车田透露。成书与最初构想有确实出入的地方以下几处:
1、冰河换老师
冰河的师傅,在设定中是天蝎座米罗。然而,由于冰河的冰系属性,冰离不开水,所以最终将师傅更换成了水瓶座卡妙。并且在卡妙死后,米罗也如同处处帮衬冰河一样,这都属于原版设定中的师徒情。(米妙 CP 原来是这样形成的)
2、意想不到的龙套
童虎最初不是黄金圣斗士的候选,穆先生也不是。艾欧里亚不是狮子座,而是圣域的杂兵队长。这三人原本被定义为龙套角色,从一开始就能看出,他们出场时的逼格都不高。后来,他们都穿上了黄金圣衣。
3、修罗是最强的黄金圣斗士
山羊座修罗原本被定义为最强的黄金圣斗士之一。从其名字可以看出,它取自佛教战神阿修罗。原因很简单,修罗杀死了射手座,并且一度将射手座定为双子座的人选。
随着剧情的推进,修罗的地位逐渐被弱化。在著名的“天龙架山羊”这一段落时,他早早便去世了。而在新剧场版中,修罗终于实现了翻身,一辉和阿瞬两人加在一起都不是他的对手。
4、星矢令人纠结的姐姐
另外一个最大的变动在于星矢的姐姐。在冥王篇出现之前,大概 95%的观众都认定魔铃是星矢的姐姐,并且在故事里也有诸多暗示。对此,车田正美自己并没有确定的结论。因为他不太擅长处理亲情戏份,所以打算让两位的关系由剧情来决定,边走边看。
在冥王篇里,星矢突然冒出一个姐姐,这让观众十分惊讶。魔铃与星矢的姐弟之谜就此有了结果,宣告结案。这其实有些让人觉得感情被浪费了,并且这也是原著中为数不多的比较失败的地方之一。
十、海斗士的鳞衣为什么是金色?冥斗士的冥衣为什么是紫黑色?
海斗士与冥斗士是圣斗士中后期的敌人,他们承担了反派的角色。他们的灵感来自于何处呢?
1、蓝色的海斗士
海斗士的灵感来源于七大洋。守护星选择的是海中的怪物,像海妖、海魔女、海龙等等。加隆与双子座撒加的桥段,以及魔鬼鱼艾萨克与冰河的恩怨,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大纲。
鳞衣的颜色方面,车田正美起初打算以与海洋相近的蓝色作为主题。然而,这样做无法体现出角色的强大。一方面,鉴于海斗士与黄金圣斗士实力相差无几的设定;另一方面,由于万代公司的提案,且《圣斗士星矢》的漫画连载与动画制作几乎同时进行,万代参与了制作,为了使手办销量更好,所以将海斗士的鳞衣设计成了金色。
2、黑色的冥斗士
冥斗士的灵感较为直接,其参考了《水浒传》108 将的设定,并且连天罡地煞的名字都直接照搬过来。
车田正美在冥衣设计方面,起初打算将其设计为黑色。然而,由于担心与黑暗圣斗士的风格过于相近,于是在漫画中把冥衣的颜色调整为暗黑色。到了后来的动画制作阶段,又添加了少许原创的紫色,这样就形成了如今冥衣紫黑的色调。
十一、《圣斗士星矢》电影版为什么要制作成CG?
《圣斗士星矢》是第一部登陆内地院线的作品,它的画风变化得很厉害,变成了一部全新的 CG 作品,和当初我们在二次元世界所熟知的圣斗士完全不一样,老粉丝会很生气的,这你是知道的。
日系动漫的剧场版有很多。它们大多是按照动画版的固有风格来制作的,并且在故事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升级。像我们熟知的《名侦探柯南》的各类剧场版,还有不久前登场的《火影忍者:博人传》就是这样。然而,像《圣斗士星矢》这种剧场版改变风格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经典动画和原著的风格是吸引粉丝的关键所在。那么,《圣斗士星矢》为何要花费 6 年时间去制作这样一部风格完全颠覆的作品呢?难道它不担心费力却得不到好的回报吗?
究其缘由,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荒木伸吾之殇
我们熟悉的《圣斗士星矢》动画画风,只能留存于记忆之中了。因为负责《圣斗士》动画版原画监督以及人设的荒木伸吾先生已经离世了。
日本动画制作过程中,原画监督需对作者的画风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与修改,这样才形成了与车田正美画风相近的动画版,并且该原画监督负责了此后所有的续作和剧场版,历经 30 年依然经久不衰。荒木伸吾制作的最后一部《圣斗士》系列是在他患病期间坚持完成的《冥王篇:极乐净土》,为圣斗士原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简单来说,车田正美使得这个世界有了圣斗士这一事物,荒木伸吾让这个世界知晓了有圣斗士这一存在。
老爷子辞世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新的《圣斗士星矢Ω》是什么画风,再来看一下新的《黄金魂》是什么画风。
角色造型出现各种损坏和崩塌的情况,虽然有车田正美创作的原作存在,但是却无法以人们所熟悉的样子呈现在银幕之上,大家愿意看到这种画风的《圣斗士星矢》剧场版吗?
2、真人版技术验证?
一方面,电影版《圣斗士星矢》的画风,其角色走的是卡通路线。另一方面,除了角色走卡通路线外,其他风格都是完全通过 CG 进行真人化模拟的,这些模拟包括角色身形、动作效果和打击感。其细腻的 CG 制作使得毛发都极为逼真,这体现了日系 CG 的独特之处。而美系 CG 则偏于卡通体验效果,与日系 CG 的这种风格截然相反。
电影版带来的拟人效果以及打击感,这是对将作品从二次元转化为三次元的一次技术验证。圣斗士作为一部极具二次元风格的卡通,当年被视为最不适合改编成真人版的作品之一。然而如今这个 CG 版所提供的视觉观感,圣衣穿在角色身上的造型,天马流星拳等各种绝招的华丽效果,都具有全新的质感,这些是当初二次元世界所无法体会到的。
再者,从退一步的角度来讲,CG 版在视觉观感方面至少是强大的,并且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
不知道《圣斗士星矢》将来是否会拍摄真人版,然而有了这个 CG 版,这个充满热血的战斗世界已经以 2.5 次元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
十二、黄金圣斗士中谁最强?
车田正美自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有不止一个人向作者询问过这个问题,所得到的答案都是相同的,且与外交辞令极为相似。正是由于作者在这方面的故弄玄虚,使得如今关于黄金圣斗士最强的说法众说纷纭,处女座、双子座、天秤座以及白羊座老教皇史昂,都在候选名单之列。
其实,《圣斗士星矢》和金庸小说不同,在金庸小说中每部作品都有像独孤求败那样的角色。而《圣斗士星矢》作为一部以格斗为主的热血漫画,其奥义在于不断战斗。类似一览众山小那样的角色会对格斗平衡造成严重破坏,这是车田正美的理念。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个角色也都拥有一种令人钦佩的美德。有的角色慈祥,如白羊;有的角色雄壮,如狮子;有的角色忧郁,如处女;有的角色智慧,如射手。这些属性并非仅仅依据战斗能力来划分,而是蕴含在每个角色的固有属性里,深深印刻在读者和观众的心中,并且代代相传。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圣斗士星矢》中,最强与最弱并非其主题。倘若最强与最弱是主题,那么星矢他们就无法凭借着一腔热血战斗到最后一刻了。
PS,最喜欢的黄金圣斗士
作者眼中没有最强圣斗士的说法,但有最喜欢的一位,那便是双子座撒加。车田正美曾透露,自己最为喜欢的角色是双子座。同时,双子座圣衣是他本人设计时最为耗费心血的,也是他最喜欢的黄金圣衣。
梦见乌鸦的电影文酷
这里是科幻、恐怖、奇幻电影的领域。在这里,小伙伴们能够看到关于各种科幻、恐怖电影的各类文章。当然,也少不了他们最为擅长的影评。既有主流的,也有非主流的;既有重口味的,也有小清新的。这里应有尽有。
微信直接搜索
dreamcrowfilm
或扫描二维码(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这里没有任何广告和软文,一个真实的梦见乌鸦,感谢各位支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