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阿童木特展:原画手稿呈现,唤醒童年记忆与科幻色彩
《阿童木》是 40 年前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动画片,它已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7 月 6 日至 8 月 28 日,《铁臂阿童木 AI 最初的幻想——手塚治虫特展》在嘉德艺术中心展出。此展览不仅带来了有关阿童木的童年记忆,还以“AI”主题展现了跨越时空的科幻色彩。
《铁臂阿童木》在 1952 年由手塚治虫创作,1963 年 1 月 1 日开始播出,它是日本首部 30 分钟的电视连续动画,之后多次被改编,同时也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国外动画。
此次展览的一个大亮点是手塚治虫的原画手稿和原画复制件。这些手稿将手塚治虫先生当年的创作思路展现了出来。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阿童木是如何从漫画家脑海中的想法,逐步变成在纸上跃然生动的卡通形象的。2018 年 5 月,手塚治虫的《阿童木》漫画原稿在法国巴黎被成功拍出 26 万 9400 欧元的价格,约合 204 万人民币。从此次拍出的价格可以看出手稿的价值。此次展览还展出了赛璐璐原片、大型阿童木雕塑、阿童木心路复原墙以及阿童木装置作品。巨型阿童木 3D 人偶高达 3.5 米,它将成为唤醒许多人童年记忆的重要事物,能够让观众在瞬间体会到“阿童木,十万马力!”这句经典口号所蕴含的激情。
展览名为《铁臂阿童木 AI 最初的幻想》。此展览希望借助 AI(人工智能)概念,给人带来穿越的感觉。观众在观看“日本漫画之神”手塚治虫二次元世界里的 AI 幻想时,能够借助现代的裸眼 3D 科技,看到“漫画”突破五彩斑斓的黑和流光溢彩的白,看到“赛璐璐”动态地构建二次元的世界,进而“体验二次元与黑科技的碰撞”。
展览展示了手塚治虫戴着贝雷帽的经典肖像,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日本漫画之神”的真人照片。贝雷帽是手塚治虫的标志之一,眼镜也是。我几乎每年都会丢掉一个贝雷帽,有时忘在酒吧,有时在进到温泉前才慌张地摘下,最后还会误把帽子当作烟灰缸,搞得破破烂烂最后只好丢掉。手塚治虫曾透露他的一个秘密,他是个丢三落四的人,却从未丢失过眼镜。即便近视情况加重了,他也不常去更换眼镜。他的视力只有 0.0,所以在电影院即便戴着眼镜,也得坐在靠前的位置。
手塚治虫长久以来的梦想是亲手制作动画。他的孩童时代物质丰富,但因身材矮小遭受过欺凌。他一直想着要让欺负自己的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想做成一件他们做不到的事情,最终选择了漫画这条道路。在小学三年级到四年级这段时间,他拼尽全力地画漫画,想着能让瞧不起自己的人对自己另眼相看。1988 年 2 月 13 日,手塚治虫在朝日赏受奖纪念演讲致辞里进行了这样的介绍。
同期展览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购票·
同期展览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购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