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227事件过去两年:粉丝仍心有余悸,同人文作者深受其害
文|娱刺儿编辑部
编辑|Tim 爱捞 智敏
至2022年2月27日,肖战所遭遇的227事件虽已历经两年时光,然而其带来的影响与波动依旧持续。
一些粉丝在公开场合不敢表达对肖战的支持,他们向娱刺儿透露,无论是在校园还是职场,他们都会对自己的偶像身份守口如瓶,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喜好。这就像是一场隐秘的游戏,而“我喜欢肖战”则成为了他们之间唯一的暗号。
有些人时不时地回想起那两年前的日子,提及那位始作俑者@巴南区小兔赞比,便夜不能寐;而有些人渴望阅读《下坠》,却已无处寻觅。
创作同人作品的作者们每次发布文章,都需要制作多份副本,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而且还要担心文章可能不符合规定而引发烦恼。对他们来说,227事件可能是一起永远无法得到宽恕和理解的冒犯。
肖战曾因人气爆棚而备受瞩目,然而在这场风波中,他选择隐藏锋芒,以低调的姿态投身于话剧表演,频繁出演严肃题材的剧集,尽管如此,他却成为了其他艺人避而不见的对象——与之合作的人,往往也会遭受指责。
“227”事件对整个文娱界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始于非理性,终于非理性,无人能独善其身,结局是众皆败北。它标志着一系列事件的起点,宛如拉开了一幕大戏,自此,文娱产业的形势便急转直下。
销声匿迹的始作俑者们
《下坠》一书的作者@迪迪出逃记,在LOFTER这个汇集众多同人文写手的平台上,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在2020年3月1日,她发布了一篇简短的文章,对近期广泛传播的关于她被人肉搜索、被学校劝退的消息进行了澄清,她强调道:“这绝不是我,绝不是我,绝不是我。”
在2020年2月24日这一天,同人创作者@迪迪出逃记宣布完成了其作品《下坠》的连载。
在文本中,当红明星肖战被作者描绘成了街头卖艺的女性形象。这一安排激起了粉丝们的极大反感,在《下坠》一文完结仅两天之后,即2月26日,粉丝@巴南区小兔赞比在微博上发起呼吁,要求粉丝团体对这篇文章进行举报。这一举报举动在同人圈、原耽圈以及二次元圈中引发了广泛的反感情绪。
2月27日,肖战粉丝与网友在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场争执最终导致了AO3网站被封禁,顶流肖战的事业遭受重创,其代言遭到抵制,而他的成名作《陈情令》评分也被恶意降低。
自227事件爆发以来,历经五个月的风波,@迪迪出逃记将LOFTER更名为麦乐迪迪迪,微博亦更名为麦子磨成面筋,818篇微博内容亦悉数转为仅限本人可见。至此,她个人在LOFTER、微博等所有对外社交平台均停止了更新,可以说在互联网上几乎消失无踪。
陈芸,这位迪迪出逃记的粉丝,透露说,麦乐迪在事故发生后仍开设了小号并撰写了其他文章,而且她拥有众多小号。她曾在微博上分享过自己小号的链接,众多粉丝依然对其保持关注。然而,陈芸向娱刺儿透露,目前@迪迪出逃记的大多数小号已经注销,而其他小号可能只有她最亲密的朋友知晓。
2020年4月,@迪迪出逃记在LOFTER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明确指出:“任何以我‘朋友’、‘熟人’或者‘可联系到我的人’为借口散布的言论,都是虚假信息。”自那之后,便无人能够与她取得联系。
迪迪作为写手相当张扬。她不仅撰写了王一博与肖战,朱一龙与白宇的CP故事,甚至也涉猎了其他CP题材。粉丝指出,她似乎总是跟随热点,这一说法颇有几分道理。然而,这也反映出她所关注的CP都曾经历过辉煌时期。更重要的是,她创作文章的素质颇高,因此在各个同人文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另一位同样在LOFTER上关注博君一肖CP的写手赵季合这样评价道。
赵季合是肖战的老粉丝,早在《陈情令》上映之前,她就因《燃烧吧少年》而认识了肖战。随着《陈情令》的热播,她从单一粉丝转变为CP粉,并在LOFTER上开始了创作。她说:“起初我只是喜欢阅读,看得多了,便萌生了创作的念头,毕竟我平时挺有空闲时间的。”如今,赵季合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熟睡之际,她便打开电脑,着手撰写文章。
LOFTER平台上关于博君一肖的同人文讨论热度持续攀升,#博君一肖#标签的阅读量达到了3亿,共有91.6万人次参与了相关讨论。而#博肖#标签的阅读量也高达746万,吸引了33.9万人加入讨论行列。当前,在LOFTER上最受关注的王一博与肖战同人文作品,发布于2019年7月19日,该文收获了65.3万次的点赞。
而《下坠》曾经的热度,只比它多,绝不会少。
迪迪出逃记中记录的博肖文章共有八篇,其中,《香火》和《绿毛衣在逃》的阅读量都超过了两百万人次。
图源:LOFTER截图
《下坠》之所以受到一些粉丝的排斥和拒绝,主要是因为其角色设定存在一定程度的与原作不符,然而在粉丝创作领域,这样的问题并不被视为严重的禁忌。创作者会在作品中对可能引起不适的元素进行标注,对于那些不感兴趣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性地跳过这些部分。赵季合解释道,OOC是OUT OF CHARACTER的简称,意指同人创作中的人物设定与原作中的人物性格不符。以《下坠》为例,王一博在作品中的形象是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其行为包括暴力、嫖娼等,而肖战的设定则是一个有性别认知障碍的街头“女”郎。
迪迪在“@迪迪出逃记”微博账号上曾向粉丝作出回应,指出《下坠》未能以实体书形式发行的原因在于,书中包含诸多违法情节,若出版,作者本人恐将面临牢狱之灾。
在互联网的喧嚣中,同样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还有那些被肖战粉丝、王一博的支持者以及肖战和王一博这对CP的粉丝,以及众多网友,他们都将网友@巴南区小兔赞比视为227事件的开端者。
两年过去了,在微博上搜索巴南区小兔赞比,依旧能发现众多网友对她口诛笔伐:“深夜时分,常感愤慨,对巴南区小兔赞比心生怨恨,又有谁能理解?”“每看三次同人作品,就有一次想要对巴南区小兔赞比表达不满。”“巴南区小兔赞比,你休息了吗?而我,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这个ID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描述性词汇,专门用来指代那些在粉丝群体中心智不够成熟的核心粉丝。
苏倩,曾是肖战的热心粉丝,她提及巴南区小兔赞比的消失,认为这堪比一次粉丝群体的牺牲。自227事件以来,苏倩逐渐退出了肖战粉丝圈。她与巴南区小兔赞比曾在同一个数据群中并肩作战,该群组成员约30人,均为拥有万级粉丝的顶级粉丝。在饭圈中一旦发生什么,大家会先在群里进行讨论,然后共同策划好话术,随后在微博上引导舆论走向。
2020年2月27日,巴南区的小兔赞比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呼吁举报《下坠》的微博,短短不到两个小时,该微博的转发量便突破了8000次,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微博、豆瓣以及粉丝圈中热议不断。“这并非她个人的选择,而是群内粉丝共同的决定。”苏倩表示,博君一肖CP粉丝与肖战单人粉丝因《下坠》事件及举报行为引发的激烈争执,以及同人圈、二次元圈和其他圈子中网友的指责,这些都超出了肖战粉丝们的预期。
巴南区的小兔赞比在2月29日仍旧在微博上发声,“我并无过失!”这种拒不认错的态度,尤其激怒了众多网友。
227事件不断升级,肖战也因此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巴南区的小兔赞比若继续留在肖战粉丝圈中,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苏倩分析指出,巴南区小兔赞比背后,隐藏着一群狂热且思维不正常的超级粉丝,以及更大范围的缺乏判断力的普通粉丝。正是这批人共同推动了227事件的发生。
大粉一旦掌握了饭圈的话语主导权,便开始聚集在一起寻求慰藉,排斥异己,驱逐持有不同观点的粉丝。最终,所有粉丝失去了正常的价值观,盲目地追随她们。不论结果是《下坠》还是其他什么,都可能导致另一个227事件的发生。苏倩这样说道。
暴露粉籍前,我需要试探一下
如同蜗牛伸出触手探索周围环境一般,对于众多肖战粉丝来说,在公开自己的粉丝身份之前,必须谨慎地先进行一番侦察。
2020年,张微正处于大学四年级,四月,她成功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在办公室里,作为年纪最轻的新人,她引起了姐姐们的兴趣。当前辈们好奇地问她:“现在的小姑娘都追星,你呢,有没有喜欢的明星?”张微没有勇气直接表达自己对肖战的爱慕,便谎称自己对明星并无太多兴趣。
我确实说了之后有些懊悔,心想为何不能更坦率地表达呢?不久后,同事们开始谈论肖战,普遍觉得无论是粉丝还是所谓的黑粉,都显得过于狂热,觉得追星并无太多益处。这时,张薇忍不住反驳道:“我说,怎么了,我对肖战还是挺有好感的。”
同事们对这件事只是略知一二,如同在吃瓜一般。张微一番解释后,她们才逐渐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尽管她们并非他的支持者,但都认为他显得相当无辜。
苏琪对娱刺儿说道:“若你对其他明星有所倾心,在交谈中若有人问起你追星与否,或是追的是哪位明星,你大可坦率地表达你的喜好。然而,若对方是初识之人,出于对他人喜好的尊重,我或许得先探询一下对方的倾向。”
2021年的夏日,身为研究生的苏琪参与了一项暑期实习。在入职的首日,她与相邻工位的同事展开了关于偶像的对话。直至同事注意到苏琪手机屏幕上的壁纸是肖战,这才使得两人找到了共同话题。在此之前,他们的闲谈都显得格外小心,彼此都没有主动提及肖战的名字。
苏琪察觉到,她身边的人对肖战的态度并未如网络那般厌恶。自2020年9月踏入研究生院,主修新闻与传播的苏琪结识了众多新同窗。谈及她的粉丝身份,同学们普遍持理性看法,他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进行交流和深入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流中,网络上的言论常常显得尤为犀利。张微带着一丝愤慨向娱刺儿透露,她发现有人如此评论,若是丰县事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那无疑是种伤害;可若发生在肖战及其粉丝群体中,却有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此类针对肖战粉丝群体的攻击和侮辱行为,自227事件发生以来,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频繁出现。
在闲聊吃瓜之际,苏琪发现肖战粉丝评论区有人留言称“虾爬子来了”;另一次,她在一条关于家庭矛盾的微博下发表评论,指出男性也有过错,随即有人回复质疑:“肖战的粉丝竟敢如此评论?”她如此回忆道。
苏琪对于此类言论通常选择沉默,自227事件之后,她在网络上的行为准则转变为尽量减少言语表达。
苏琪注意到,在特定情况下,某些带有特定属性的账号所发表的言论往往能够引发其粉丝群体的共鸣,因此,在面对公共事件、社会新闻或是娱乐圈的八卦时,她倾向于保持沉默,转而与亲近的朋友进行深入交流。
微博上的用户“肥虾专属意见薄”,其简介标注为“影音会的小信使”,这成为了肖战影音会与粉丝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2月18日发布的“近期小贴士”中,也提到了类似的建议:“不论是与社会话题、娱乐新闻还是其他领域相关的内容,只要与我们的范畴无关,就应避免参与讨论或提及相关艺人。”同时,对于各类热点事件和敏感议题,也呼吁大家保持理性,不要参与其中。
图源:新浪微博截图
余畅向娱刺儿透露,她依旧习惯在微博上记录日常点滴,并乐于分享对时事新闻的个人见解,然而,她不再追求“即时”更新,转而关注事件的进展,耐心等待最终结果,坚持“不全面了解,不轻易发表评论”的原则。
余畅结识的众多粉丝,因追星而结缘,在227事件后,他们转变为“生命粉”——即对偶像无任何过高要求,只希望对方平安健康。他们乐于购买偶像的代言产品,关注官方及站姐发布的活动照片,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并不十分在意。然而,当这份喜爱成为负担时,它便不再是一种正确的喜欢。余畅在引导粉丝方面做出了诸多正面贡献,我们也应当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
先前,余畅被粉丝圈中的“疯狂购物”氛围所带动,从洗发水、口红、薯片、杂志到小赞杯等,只要是觉得有用的,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然而,在肖战亲自倡导“按需消费”的理念后,余畅做出了改变,她决定只购买牙膏、洗手液、消毒液等日常消耗品,而不再购买那些她原本就不怎么喜欢的零食。
张微这类需要兼顾房租和日常开销的打工人,同样展现出理智的一面。《光点》发行之初,我曾购买过20张,初衷是想通过此举证明自己的态度,但20张已是我的购买上限。对于数字单曲这类产品,实际上拥有一张就足够满足听觉需求了。
张微的代言产品中,她多数只购买一份,而回购频率较高的则是隅田川品牌的产品,“我本身就对咖啡情有独钟,以前可能是尝试过多种不同品牌的咖啡,但现在我专一地选择购买他代言的那一品牌。”
张微在担任代言人之外,每月都会在支付宝上为“爱的分贝”公益项目捐款,数额虽小,每年累计数百元,但她已持之以恒地坚持了三年之久;在苏琪眼中,这不仅仅是对需要帮助者的援助,更是一种公益精神的体现,它证明了粉丝群体并非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不堪,实际上,粉丝群体中不乏理智之士,他们也在积极参与并践行着许多正派且富有意义的行动。
在交流中,三位粉丝向娱刺儿表示,她们对“粉丝行为,偶像买单”这一说法感到困惑,同时也不认同偶像有能力“管控”粉丝。用简单的话来说,连父母都无法完全管束我们,又怎能指望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来实施约束呢?
肖战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粉丝需关注个人生活品质”,这使得在众多网络纷争面前,众多粉丝更加重视如何打理自己的现实生活。
苏玮直言不讳地分享了自己的粉丝身份,并且成功地将一位曾目睹“227”事件的同学转化为了自己的粉丝;而张微的同事们也不再像起初那样抵触,她们开始主动向她提供关于肖战的最新消息。
一切正如余畅所言,“我们都要向前走”。
同人作者们,在母语的土地上继续流浪
对于同人创作者和爱好者而言,227是一次不能理解的冒犯。
2022年是柳七进行同人创作的第七年。
2021年,她仅用三天便完成了文章的撰写,又用整整一周的时间对作品进行了精心的打磨,累积的文字量已超过二十万字。在创作过程中,她涉猎广泛,学习了音乐理论、枪械操作、中世纪宗教观念、意大利地理以及足球比赛规则等知识,尽管这些内容最终并未在作品中得到应用。
但在227事件之后,她的创作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一是被频繁补档消耗精力。
身为创作者,原先只需给出一个“AO3可查”的简易指引,如今却需兼顾那些对AO3使用方法一知半解的读者。针对这部分读者,她不得不去探索新的阅读渠道和作品发布方式。她向娱刺儿透露,在这些发布平台上,有些文章可能根本无法发布,即便成功发布,过不了多久也可能突然消失,那时她便得面临补档、丢失、再次补档的恶性循环。
每当她发布一篇新文章,都得在石墨、Wordpress、百度云、邮箱等多个平台上保存大量副本,尽管每次复制粘贴所耗时间不多,但这样的重复劳动却需反复进行。
不仅疲于频繁的补档,就连创作本身都陷入了被制约的状态。
每当她酝酿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柳七的第一个念头却是担忧它是否违背了既定规范。这种犹豫不决的疑虑,常常让她瞬间丧失了提笔的勇气。即便是在遵循规范的文章创作中,她也常常因为词汇的选择而感到困扰,陷入“这个词汇是否恰当,似乎存在风险,是否需要寻找替代”的纠结之中。
尽管内心并不情愿,我们却不得不逐渐削弱自我,进行自我审查,甚至对一些小事过度猜疑。她如此陈述,这无疑是一个热情逐渐消逝的过程,同时,她始终担忧自己可能会遭到举报。
提及227事件,柳七向娱刺儿透露,那些仅对事件有所听闻的人,关心了几日后便失去了兴趣,有些人甚至对此事毫不关心。然而,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她内心的失望与愤怒却依然如故。
她目前正于一家广告公司进行实习,晚餐后沐浴完毕,时间已悄然迈过十点。她畏惧夜晚的漫长与清晨闹钟的刺耳,然而,创作之火仍在心中燃烧,她并未就此止步,“我将在母语的沃土上继续漂泊,哪怕只是一天也是一天。”
也有不少人在粉丝与同好双重角色的夹缝中艰难前行,对于二次元领域的同人插画师蒋逸而言,227事件成为了他难以逾越的障碍。
2019年,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她带着对这部剧究竟有何等魅力的好奇,逐渐开始关注并观看《陈情令》。在泰国演唱会之后,她不仅迷上了这部剧,更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博君一肖CP粉丝。在此之前,她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二次元同人画师,她所绘制的同人画作甚至被不少小卖部非法复制和印刷。
蒋逸成为粉丝后,加入了朋友们讨论CP的群组,日复一日地反复观看CP相关内容,与朋友们在群里热烈交流,频繁刷屏。然而,这一切在2020年2月27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27事件发生之后,粉丝们的一举一动以及肖战的表现,让她心中产生了不小的反感和抵触。于是,她将那些CP相关的周边礼物转送给了朋友们,将肖战的名字设置为多个社交平台的屏蔽关键词,并且彻底转变了立场,成为了王一博的坚定粉丝。
但她的朋友却选择了和她不同的道路。
蒋逸并未选择退出群聊,因为他希望与朋友们保持联系。群内多数人依然对偶像充满热情,她们过去是纯粹的二次元爱好者。然而,蒋逸如今无法再看到她们在朋友圈分享追番的心得,也看不到她们创作同人的激情。如今,她们只专注于博君一肖这对CP。蒋逸对于朋友们逐渐远离二次元的生活方式,感到颇为无奈。
2020年的尾声,《有翡》一经播出,蒋逸注视着屏幕中王一博扮演的谢允,却发现自己已不再为之动容,那份追星的狂热似乎已逐渐消散。
蒋逸重新回归到了二次元的世界,她坚定地告知娱刺儿,她今后绝不会沉迷于追星,更不会再踏入饭圈的范畴。
227事件所引发的效应并非全是直观可见的。段水,一位平凡的同人文学爱好者,在社交平台上对227事件发表了意见。在她的微博中,唯一一条与该事件相关的内容,便是她转发的一条关于肖战代言产品的数据统计。
回想起227事件发生后的日子,段水感慨道,他的抗议行为仿佛都变得无声无息。
她会在地铁偶遇肖战海报时,选择将目光转移开去。对于肖战代言的新产品,她只是默默地在心中记下,然后将其从购物车中移除。若得知自己喜爱的作者也是肖战的粉丝,她便会默默地取消关注。即便朋友们谈论起肖战,她也不会加入讨论。
图源:新浪微博截图
那些无法彻底恢复的,唯有存放在收藏夹中的AO3文章。尽管存在进入AO3的途径,但段水却因“无法直接点击链接”的复杂操作而感到挫败。目前,她和她所喜爱的作者已转至新的阅读平台,而这个新平台不久前也遭到了举报。
我只向周围的人透露我不太喜欢肖战。在公共场合,她尽量避免提及227事件,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立场。身处沉默的漩涡之中,段水显得异常平静,“或许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虽然并未深受其影响,但也不太愿意轻易妥协。”
艺人经纪说,对肖战避之不及
艺人经纪杜睿在回忆起227事件时,还是有很多话想要说。
那天事件爆发时,杜睿正浏览着豆瓣,得知消息后,他最初的感受是带有几分“幸灾乐祸”。作为一位流量明星的粉丝,肖战与他所崇拜的偶像之间有着一定的竞争态势,肖战遭遇困境,杜睿自然而然地为他的偶像感到高兴。
当时他名声大噪,整个人似乎有些飘飘然。偶尔看到他被人批评两句,这样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根据杜睿多年的行业经验,艺人一旦走红,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低谷,这在娱乐圈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毕竟,当你变得炙手可热时,自然会抢占大量市场资源,而资源有限,娱乐圈中难免会出现利益冲突,每个人都希望你能稍微收敛一些。
杜睿曾在AO3平台上阅读过小说,该网站时常会出现“时而能访问时而无法访问”的情况。起初,他认为这问题影响不大,然而,随着舆论声势的逐渐扩大,杜睿开始察觉到事态似乎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如今回顾当初,杜睿觉得网友有些被舆论带跑偏。
某些人擅长制造纷争、引导舆论,他们首先会争取同好者的支持,进而将事件扩大到让你无法得到心灵慰藉的程度。杜睿认为这一事件被过分渲染,不禁质疑道:“然而AO3不是至今仍存在吗?”
图源:新浪微博@肖战工作室
从事件最初的发展态势观察,肖战所属团队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几乎陷入无法辩解的境地;他们错过了最佳的道歉时机,尽管团队后续持续发表声明和致歉,但网友对此并未产生任何反应。
未能把握公关的最佳时机、未能有效引导粉丝,导致局势失控,再加上其他艺人团队的恶意抹黑,这场风波愈发扩大。
杜睿表示,业内团队中有人对他进行了恶意攻击。这类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自从肖战走红之后,他的团队有些自满,发布物料时直接在媒体群里广泛传播,对媒体关系的维护显得不足。实际上,许多媒体对他都有微词。然而,鉴于他目前的人气,大家选择默默忍受。在他走红时,众人纷纷捧他,但若他遭遇困境,恐怕就会有人落井下石。
肖战团队自始至终未曾认识到此事的严重性。据杜睿透露,该团队成员并非个个都具备精英或专业素质,成员构成复杂,对于这一事件的出现缺乏足够的警觉性,他们以为这仅仅是些微不足道的纷争。
艺人团队日复一日地应对着各种负面信息的冲击,用杜睿的话来描述,这简直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清理战。多数时候,那些微不足道的负面消息,大家往往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应对。他能够理解肖战团队在处理此类事件时的迟缓反应,并认为即便换成其他任何团队,也未必能立刻妥善处理此类问题,“然而他们在处理过程中的做法并不十分恰当。”
事件发生后,肖战的团队在舆论引导方面表现不佳,媒体处理上遭遇了挫折;然而,有些媒体也选择了沉默,此时此刻的发声恐怕只会加剧公众的愤怒情绪。
自227事件发生以来,杜睿在职场行事愈发小心,而他所在的圈子内,众多团队亦变得言行谨慎。众人既在旁观这场戏码,又不禁心生同病相怜之感——今日之事关乎肖战,那么明日又将轮到何人,这谁也无法预料。
图源:新浪微博@肖战工作室
杜睿发现,鉴于肖战所经历的教训,众多粉丝及品牌方已深刻认识到流量效应的双重特性,它既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但也伴随着潜在的高风险。因此,在商业代言的决策过程中,风险评估的比重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作为公众人物,艺人往往面临广泛的公众监督。若只是些微不足道的负面信息,尚不足以造成严重后果,但一旦出现重大负面新闻,便可能成为他人攻击的焦点。在粉丝群体精通举报手段的当下,艺人的每一个动作都难逃粉丝的敏锐观察,“他们将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举报。”
自227事件发生以来,众多艺人逐渐认识到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性,纷纷寻求官方媒体的支持,并在关键时期积极转发官方微博,以此对粉丝群体产生积极正向的引导。
若出现遗漏转发或未转发的情况,便会成为黑粉攻击的靶子。杜睿结识的一位朋友,其所带的艺人仅在某节日当天未转发一条官方微博,便遭部分黑粉抓住不放,大做文章。目前,他周围的舆论环境显得颇为紧张,众人也不再对他有所期待,纷纷努力跟随官方步伐,积极参与,力争能够登上官方节目。
此类节目对于艺人的选拔标准尤为严格,对正面形象尤为重视,王俊凯和易烊千玺这类艺人简直就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他们可是完全属于那种名单上的佼佼者,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227事件的次年已告一段落,肖战担纲主演的《余生,请多指教》经历了定档与撤档的波折,其播出日期依旧未定,肖战的演艺生涯也因此遭遇了波折。
从艺人合作的角度出发,杜睿对于与肖战的合作持谨慎态度,原因在于显而易见,若其搭档为男性艺人,与肖战携手将面临被指责蹭热度的风险。至于女性艺人,杜睿则会果断拒绝,因为“任何女艺人若敢与他合作,尽管粉丝们口头上宣称要专注自家,但实际上私下里却纷纷指责。”
一个大火的顶流,就这样在艺人圈里被避之不及。
227,已经成为肖战的品牌风险评估
自227事件发生两年之后,担任互联网平台艺人合作职务的陆心,曾经有过与肖战携手开展产品代言合作的念头,然而,在团队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这一合作计划并未获得批准。
陆心指出,除了档期和价格等要素之外,227事件依旧可能成为此次合作的潜在风险。
在其常规的工作步骤里,平台会在与某位艺人达成合作之前,首先制定一份与品牌风格相契合的艺人名单,然后通过多渠道进行接触,筛选出近期有空档、沟通顺畅且报价在平台预算允许范围内的艺人。
我们并非对某位艺人有不可替代的需求。在品牌方看来,艺人就如同市场上的“肉”,选购哪一块肉并无太大差异,关键在于哪一块肉能带来更多的收益。简单来说,粉丝们所夸耀的诸如头衔、位置、排名等并不被品牌方所重视,他们更关注的是艺人过去代言的品牌的销售成绩,以此来衡量其商业价值。陆心如是说。
在品牌合作中,对艺人的风险评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记得有一次,陆心闷在与一位当红艺人合作时,在办公室里制作了一份详尽的评估表。这份表格不仅包含了艺人的带货实力、微信和微博的关注度等数据,还深入分析了艺人过往代言过的竞品、可能存在的商业风险、历史负面舆论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点。
图源:新浪微博@肖战工作室
信息审核完毕,平台将对艺人实施一段考察期。只有确认其各方面均无问题,才会正式签署最终合同。
合同中会具体列明相应的道德规范条款,例如,若艺人因个人原因导致形象严重受损,进而影响到品牌形象及销售业绩,那么艺人需对品牌方因此遭受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那么,在227事件中,犯错的是肖战的支持者而非肖战本人。在这种情形下,责任是否依然应归属于该艺人?
陆心的回应明确无误。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他未曾妥善处理粉丝关系。本质上,每一次危机公关都触及了网民乃至社会的道德边界。因此,肖战有必要进行深刻反思:为何在平日里,他和团队对粉丝缺乏约束,任其逐渐失控;为何在事件爆发后,他没有立即采取措施安抚粉丝情绪?他个人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通过舆论和粉丝行为的反馈逐步形成的。
粉丝的运营管理,现已成为众多流量明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众多艺人团队中,设有专门的岗位负责与粉丝交流,并指导粉丝与明星展开健康、积极的互动。
陆心在与当红明星合作期间,对方提出了严格规定,坚决禁止在相关平台上对明星个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打榜活动,包括隐含的喜爱指数和排名顺序。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粉丝陷入无序的打榜竞赛,以免产生不良的社会效应。
而艺人一旦出了问题,品牌方的反应也会更加迅速。
若遇到触及道德原则的情境,品牌方会毫不犹豫地决定解除合约。然而,对于一些尚未核实的小道消息,或是轻微的形象损害,品牌形象与销量的影响并不会过于严重。我们或许会暂时撤下相关物料,待风波平息后再重新上架。
结语
肖战227事件对于文娱产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自那以后,饭圈在网络上收敛了其嚣张的态度,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他们不敢轻易引发纷争,也不再公开进行打榜、制作数据甚至集资活动。他们尽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因为过于显眼很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品牌及影视公司等上游行业对“流量”一词有了新的领悟。他们意识到,虽然这些流量确实能带来惊人的经济效益,但同样可能在短时间内摧毁一个项目的诞生。因此,降低对流量的依赖,聚焦于产品和内容,回归根本,才是通往大众认可的正确道路。
当一切都不再唯流量论,艺人及其团队也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审视。
这是一个对艺人全方位提出新标准的时代,无论是外在形象、内在素质,还是历史过往的瑕疵。若艺人忽视职业操守,不致力于打造正面形象,而只是沉溺于流量带来的利益,那便等同于亲手断送了自己的未来。
命运的赐予,实则早已在无声中设定了相应的代价,在追求名利的征途中,艺术家不仅需具备出色的演技和才华,更需坚守自身的清白与正直。
新的时代,大红大紫的明星们并不一定就能成为“顶流”。
文中提及的陈芸、赵季合、苏倩、张微、苏琪、余畅、柳七、蒋逸、段水、杜睿、陆心等人均使用了化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