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二次元成文化势力,你跟上潮流了吗?艾瑞报告怎么说?
2015年,众多融合二次元特色的作品以知识产权的形态呈现给社会大众,它们仿佛突然间从所谓的边缘圈子跃入主流视野。年初《十万个冷笑话》电影斩获亿元票房佳绩,年末《太子妃升职记》网剧引发全网热议,二次元由此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当察觉顺应趋势越来越困难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揣度自己是否年迈了。
那么,那个疑问来了,二次元究竟指什么?可以说明白一些吗?今年9月艾瑞咨询公布了《2015年中国二次元用户报告》,考察了56998个样本数据。我们来看看这份报告的内容。
关于二次元,可以确定的和不能确定的
二次元指的是二维空间。所谓“次元”,就是“维度”,源自英文单词dimension的两种中文译法。这种说法最初在日本流行起来,因为早期的动画和游戏都采用二维图像制作,其画面呈现平面状态,因此被称作“二次元世界”,并简称为“二次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三次元”,它代表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维度,也就是现实世界。然而,现在对于维度的划分方式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谁活在二次元的世界?
性别:男女六四分
依据艾瑞咨询与二次元人口普查委员会合作披露的关于中国二次元人群的报告,该群体性别比例大致为各占半数,男性更倾向于居家生活,女性则对同人文化更为关注,他们普遍具备三个显著特征,分别是喜欢独处、反应略显迟缓以及心思较为深沉。
年龄、职业:90后是主体,八成还是学生党
二次元用户群体中,以90后和00后为主力,90后占绝大多数,比例高达88.5%,00后也占有一定比例,为15.8%。相比之下,80后群体已经步入暮年,在二次元用户中的占比仅为5%。
地域分布:东部沿海一带的二次元用户较多
区域的经济条件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决定了不同地区二次元文化的特色,东部沿海区域的网络覆盖广泛,居民能接触到多元化的文化元素;而且,这些地方的经济实力雄厚,民众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一定标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为迫切,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
日常行为:主要开始看片、看书和打游戏
为什么在今年爆发?爱二次元的孩子长大了
2015年岁末,文娱领域网站“首席娱乐官”公布了《2015二次元白皮书》,阐述了二次元文化流行的缘由:
政策支持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二次元产业初见端倪,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逐步呈现繁荣景象。这一进程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自2002年起,政府陆续颁布多项措施,旨在鼓励本土动漫创作,显著增加了国产动画的产出规模。2012年,文化部门推出了《“十二五”期间国家动漫行业建设蓝图》,标志着动漫领域首次获得独立规划地位,为了扶持本土二次元创作,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准则,例如规定晚上五点到九点期间,必须播出国产动画内容强化了对动画领域的规范,若干部作品如《蜡笔小新》和《进击的巨人》停止播出,这一系列措施也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国产动画的进步。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过去两年度,移动通讯技术的进步使二次元文化的信息传递愈发快捷,其影响群体持续扩张。伴随网络与产业结合的趋势,漫画的展现形式愈发丰富多样,催生了各类平台及应用程序,并拓展至讨论区、资讯平台、影音内容等多元场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弹幕文化的兴盛吸引了大量二次元拥趸。“弹幕”如今已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观看影片时人们可以随时发送信息、发表看法,实现即时交流。与普通视频平台相比,A站、B站这类专业网站更受用户青睐。因为这些网站观影时没有广告,观看感受更佳,同时具备很强的参与性,使二次元爱好者从中获得更强的认同感。
90后开始工作了
我国二次元爱好者年龄结构现已以90后、95后为主,随着末代90后步入就业行列,他们所热衷的二次元文化,这一特殊文化形态,从原先的隐秘角落发展成为彰显个性与自我认同的代表性文化,也跟随90后融入了社会主流。当前,在民众日常生活中,选择二次元消费的群体正持续扩大。这些人同样具备消费实力,譬如对动漫角色情有独钟,便会选购附有动漫造型的周边商品。诸如动漫风情的餐饮店,都属于这类群体光顾的地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