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与电影结合初现次元破壁端倪,李宇春演唱二次元神曲
事实上,这种跨次元的“突破”,在歌手戴荃演绎的古风歌曲《悟空》和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融合时已现雏形。原本,《悟空》和电影《大圣归来》并无关联,但电影公映后,网友们将歌曲与电影预告片拼接,观看后许多人感动落泪,甚至一度误以为这首《悟空》是电影的正片配乐。从那以后,戴荃反复在二次元演出中表演这首歌,这种融合音乐与动漫的“二次创作”,就是二次元音乐的核心“表现方式”。
《悟空》与电影预告片联袂,尚属初步尝试,今年初,李宇春在湖南卫视跨年盛典上演绎《普通disco》,实力唱将助力二次元音乐赢得业界认可,树立良好形象。这首二次元领域广受欢迎的“神曲”去年三月在B站发布,由虚拟歌手洛天依和言和共同演绎,今年元旦时播放量已突破三百万,到五月时累计观看次数增至四百四十二万。李宇春的演绎,业内视为二次元音乐走向现实舞台的重要跨越。
群体
80后蒙圈90后热捧
二次元音乐不同于民谣、摇滚等传统音乐形式,其听众展现出非常鲜明的集体特征,他们几乎全都是九零后。
新近在上海举办的B站线下联谊活动,充分展现了年轻人群体的热烈反响。该活动持续两天,每日吸引一万二千名参与者到场。晚间演出环节,所播放的乐曲均为《新世纪福音战士》《灌篮高手》等动画影视的代表性配乐。此外,运用立体影像与音效技术合成的虚拟歌手洛天依也亮相舞台献艺,现场气氛高涨,被称作“动漫爱好者的网络狂欢节”。
出席这次庆祝活动的观众,其中一半以上购票者都是九五后,而且里面不乏在读的中学生和高中生,这种现象颇为奇特,演出结束后,场地外面聚集了许多家长,他们正等着把观看演出的孩子接回家,许多网友评论说,这情景让人联想到接孩子放学。
国内二次元核心用户数量将近两亿,泛二次元群体规模达到三亿,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核心用户年龄在二十八岁以下,这个群体在B站上讨论二次元话题时,常使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比如询问《黑塔利亚》中王耀的配音演员还配过哪些角色,或者探讨被称为“世界第一吃货殿下”的角色是谁,这些问题常常让很多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感到困惑。
局限
衍生产品难以独立发展
再过四载,八零年代出生者将届三十之龄,他们钟爱的乐曲将来或许会占据主导地位呢?尽管许多人仍对“二次元”爱好者们的具体活动感到迷茫,不过鉴于相关音乐的迅速走红,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乐评人陈贤江同样持这种观点:当下的90后和95后群体,多数是在动漫环境中成长的,他们钟爱的二次元圈子,极有可能从边缘圈子转变为大众文化。他另外指出,热衷于二次元音乐的年轻人,具备相当强的消费意愿。这些人自幼就养成了购买漫画及付费参与网络游戏的习惯,消费是他们参与二次元世界的主要途径。动漫界和网络在线游戏界的花费向来井然有序,他们同样也乐意把由此产生的音乐买单。陈贤江谈道,二次元圈子从本质上讲就是花钱的场所。
但是,陈贤江也明确表示,以古风、动漫为标志的二次元音乐其实是由动漫行业孕育出来的结果,现阶段尚且不能算作一种独立的音乐类型。因为二次元音乐是融合了动漫、仙侠游戏、奇幻故事等架空世界的成分而构成的音乐流派,“它的根基决定了它无法单独存在,所以或许会制约它的进步。”
但未来如何难以预料,也许音乐行业将不再是单一领域,它可能会像二次元在中国那样,演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音乐、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陈贤江表示。
名词解释
二次元最初表示的是“二维空间”“二维世界”,也就是平面概念。早期动画、漫画和游戏都使用二维图像,画面呈现平面效果,因此被称为“二次元世界”,并简称为“二次元”。与之相对的“三次元”则指现实世界。二次元音乐通常指在动漫、游戏中播放的音乐,或者伴随动画产生的音乐作品,涵盖动画的开场曲、结尾曲、插曲、角色专属歌曲以及纯音乐等类型。这个概念不单限于动画里的原声,网友们对动画歌曲进行再唱,或者另写词重新演绎的音乐,也称作二次元音乐,算是动画歌曲的延伸作品。(漫画/琚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