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 企业网络推广的三大难题及解决方案
当然,在目前的环境下,ToB企业做线上推广确实面临三大挑战。
1、市面上关于网络推广的知识和案例多是ToC行业,ToB行业的案例比较少,整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都是在借鉴ToC行业的知识,摸着石头过河。
2、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互联网从最初的蓬勃发展到现在的相对成熟,市场红利不断减少,竞争不断加剧,广告费用也不断上涨。
3、很多企业聘请了网络公司或者专门的推广人员,投放了广告、写文章、利用了微信、博客、自媒体,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产生了一些流量,却没有转化成有效的问询。究其原因,就是市场上做网络推广的人很多,但真正精通各方面,能提高转化率,给企业带来实际收益的却很少。
比如我目前负责的产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款针对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软件,属于本地部署,目标用户群非常狭窄,之前主要靠展会、电话营销,发展缓慢,因此领导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大力发展线上推广。在这个案例中,我将和大家分享如何用8个月的时间,将网站咨询量从0提升到每月180个,并详细分析ToB产品线上推广方案。
步骤1:用户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目标用户群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拓展渠道,更有针对性地生产内容。我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用户群体。
1.企业类型分析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为两大类:SaaS软件和传统软件。前者定位于需求比较简单的中小企业,后者定位于需求比较复杂的中大型企业。我们的产品属于后者。因此,第一步就是明确你的产品的定位,以及适合的客户类型。
2. 咨询团队分析:人力资源、IT、采购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线上咨询的客户的岗位分为HR、IT、采购三类,其中HR为主,IT为辅,采购较少。所以针对这三类人群,我们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推广,他们喜欢通过什么平台获取信息,关注点是什么,用什么样的内容和广告才能打动他们。
3.用户群体分析:HR专员、HR经理、一线员工、企业高管
不同类型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HR专员注重系统带来的自动化处理功能,减少工作量,而HR经理更关心在多大程度上提高部门效率,规范人力资源系统,IT部门更关心是否能完美对接自己的系统,满足自己的技术要求和指标。我们再来看企业高层,付费企业管理系统的选择需要群体决策,而高层在决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层看重产品数据分析的帮助和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第 2 步:渠道分析
推广渠道是产品推向市场的重要一环,做好数据分析,选择合适的产品曝光渠道,吸引到的用户会更加精准。在选择产品曝光渠道的时候,分析竞品的渠道也是很重要的。列出竞品的推广渠道,然后分析他们重点关注哪些渠道,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的产品。
1.竞争产品营销渠道调查
对于我们的产品来说,市场上还有很多竞争对手,其中有些竞争对手在网络推广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几个进行重点分析。
竞品:用友、金蝶、iHR、盖亚工厂、仁利人才、红海科技、信人新视、兰登软件等,针对这些竞品,我在渠道推广方面会关注这几点,并一一梳理:
(1)搜索引擎营销:seo优化、sem推广;
(2)软文营销:主要针对一些免费论坛、B2B平台;
(3)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平台、内容类型、读者群等;
(5)新闻营销:了解竞争对手的新闻稿内容、发布渠道;
(6)活动营销:线上活动、线下沙龙活动;
(7)问答营销:主要针对百度知道、知乎等平台,观察其活跃度;
(8)平台合作:主要进行资源合作、互相推广等;
(9)社交媒体营销:观察他们是否利用社交媒体吸引粉丝,并想尽一切办法进入;
(10)视频营销:观察视频内容是如何制作的,互动性如何;
2.竞争渠道分析
通过对以上竞品推广渠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共同的营销推广渠道,走的营销推广路线也大体相同。除用友、金蝶以搜索引擎推广为主外,其余竞品均以搜索引擎营销为主,再增加营销渠道。因此,SEO优化是基础渠道,应作为第一步。
第三步:官网修改
官网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是整个营销推广的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环节。官网平台不仅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对外的窗口,更是用户转化的载体。网站的形象、美观度、丰富度是基础,相信这个只要请个网络公司,花点钱就能轻松实现。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网站转化率,把吸引到网站的流量转化为有效的问询信息。这涉及到网站定位探讨、文案策划、整体内容规划、登陆页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
官网平台建设
第四步:建立营销渠道
在推广初期,我和整个营销推广团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用户分析、竞品分析、渠道分析,然后根据公司现有的资源和团队优势,迅速制定了一系列营销推广策略。但是我们目前面临两个问题,也是创业公司面临的普遍问题。
1、资源问题:前期领导对这个还是比较谨慎的,每个月的推广资金很少,不到5000元,如何分配到各个渠道。竞争对手都是比较成熟的公司,很多都吸纳了风险投资,资金是我们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2、团队问题:目前网络营销只有我一个人,市场部包括我在内就三个人,另外两个人都是其他部门调过来的,基本没什么经验,而且都有其他工作,只能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帮我。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帮助他们快速上手,如何监督和改进,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推广方案:在推广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再去跟别人争付费渠道,无异于以卵击石,钱不够,也没法想着以量取胜,所以选择好推广渠道才是关键。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帮助他们快速上手,如何监督改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到这些问题,制定了以下方案。
第一是SEO优化,从竞品分析可以看出SEO是重中之重,而这个对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SEO涉及的优化方法就不细说了,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SEO关键部分我负责,一些文章和外链交给同事去做。虽然公司网站是老域名,但在我接手之前,关键词排名基本没啥,流量也基本没啥,甚至收录也不多,所以不用考虑太多,只是拆开然后搭建起来,经过8个月的努力,网站流量已经达到行业前五。
第二是软文营销。我刚才也说了,我们的咨询群体是大中型企业的HR、IT、采购,而用户群体是这些企业的HR专员、HR经理、一线员工、企业高层。首先,一线员工可以排除在外,他们是用户,在产品的选择和决策阶段基本没有发言权。其次,IT和采购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的发起者,而是执行者,所以不是我们的重点。
HR部门和公司高层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HR关注企业人事管理、薪酬绩效、公司劳动法规等信息,高层关注人工成本、企业信息化、公司管理等信息。这才是我们软文营销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确定主题后,这部分工作也会交给同事去做。文章不是一天就能完善的,虽然文章质量一般,但通过把控文章主旋律、定位关键词,还是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三是品牌营销,包括新闻、免费文章平台、问答平台等。除了新闻需要花钱,其他都是免费的。而且推广量一定要大。俗话说,三个人就是一只老虎。别人看到你的品牌一两次可能觉得没什么,但看到你的品牌五次、十次呢?品牌营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知名度,提高最终的转化率。
第四是竞价推广,听到这个大家都笑了。原来有竞价啊,怪不得量上升的这么快。其实我的预算有限,竞价的成本很少,只占我询价量的10%不到,只能算是补充。预算少了,自然没法跟同行正面竞争,我不做核心词,而是做长尾词,通过数据反馈不断优化调整,毕竟我之前做过教育行业的SEM,对软件行业的竞价也比较熟悉,很快就把信息成本控制住了。再加上我们主打长尾词的政策,目前的信息成本大概是行业平均成本的2/3。
第五步:数据统计优化
我制定了以SEO为核心,品牌推广、SEM为辅助的营销推广策略,凭借着自己多年对互联网推广行业的研究,合适的关键词策略,高强度的团队执行,很快就开始给网站带来流量,但客户咨询量增长缓慢。
这方面,首先要分析渠道成本,每个渠道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包括各个平台的ROI,哪些效果好,哪些效果不好。根据数据进行优化,好的加大投入,效果不好的进行调整或者砍掉。
第二是转化率分析:针对客户咨询从展示到点击、从点击到访问、从访问到信任、从信任到问询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制定优化策略,把每个环节中的影响点、可优化点逐一突破。因为整体转化是个漏斗,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局就失败了。
促销渠道数据分析
结果
我们真正开始营销推广是在3月底,基于公司提供的资源,制定了低成本突围策略,之后不断增加问答营销、自媒体营销、活动营销等营销方式,到11月底,网站问询量从0增长到每月180个,实现了质的突破。
最后,产品营销推广体系的成败取决于对自身产品、商业逻辑、竞品产品、推广渠道的深刻理解,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然后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和团队制定自己的线上推广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兼顾转化漏斗的每一个环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