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见闻:成功人士共鸣的职场真相与打工者职业素养拷问
昨天这张图被刷屏了。它引发了许多成功人士的共鸣,同时也让我产生了感慨。
在 12 年的自由策划人生涯中,我接触到了众多的人。其中有至少 200 个投资者,800 个职业经理人,1000 多名总监主管,以及 20000 名以上的普通员工。这些人都听过我的课,并且其中有一部分人与我有过接触,接触的时间有长有短。
12 年期间,我看到了一些人从普通岗位开始,逐步晋升成为投资者;同时,我也见证了另一些人从高级管理者的位置上,一步步走下神坛,陷入无处容身的境地。12 年里,我既看到了一些足以激励人的传奇故事,也目睹了大量违背良心的恶心行径。
我将用 12 年来的一些见闻,来对社会办医打工者的职业素养进行拷问。 我有 12 年的见闻,现在就用这些见闻来拷问社会办医打工者的职业素养。 借助 12 年的见闻,我要对社会办医打工者的职业素养进行拷问。 用我 12 年的见闻去拷问社会办医打工者的职业素养。 以我 12 年的见闻为依据,来拷问社会办医打工者的职业素养。
我最讨厌的行业内
十大负面打工者言行
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真实事情。出于对隐私的考虑,我都采用了化名。希望大家不要将这些事情与现实中的人对号入座。
第十位:“给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呗”——懒惰消极
2012 年在重庆,有一位职业经理人在酒店我的房间里跟我聊天,这就是他说的原话。
该职业经理人骗吃骗喝了几年,之后无人愿意要他。接着他创业也失败了,最终不知去向何处。
教训:工作时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不能仅仅依据薪水的多少来进行工作,倘若只是这样,那么就永远都没有机会获得加薪和升职。
扪心自问,在打工的生涯里,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老板给你 7 个小时的工资,你实际工作的时间是几个小时呢?你有没有只是在敷衍了事,也就是打酱油呢?有没有因为自身的懒惰而拖延工作呢?就问你一句,你的良心会不会感到疼痛呢?
第九位:“钱对于我已经只是一个数字了”——高调装B
2010 年初在青岛,一位职业经理人拿到 2009 年年薪与奖金后,自豪地对我说了这句话。
结局:该职业经理人花钱毫无节制,热衷于购买奢侈品,沉迷于泡妞和流连于夜店。没过半年,他就把钱花光了。接着,他还企图进行贪污行为,最终被开除,之后便不知去向了。
教训在于,打工者需要清楚知晓自身的定位,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要学会保持低调的姿态,也要学会做到节俭。
拷问:有点成绩,你就尾巴翘上天,你有没有?
第八位:“我把对话提升了一倍,是咨询不给力”——推脱责任
2015 年底在北京,应邀参加某公司年会。会上,网络总监通过技术手段刷了很多垃圾对话,做出了华丽的报表,但这些对话质量极差,导致咨询无法转化,所以网络业绩没有增长。网络总监与咨询总监在年会上发生了吵架。
结局:该网络总监第二年开春,就去莆田做电商卖鞋了。
教训在于:要敢于担当。业绩不好并非只是某一个环节的责任,而是每个环节都有责任。
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免责,有这样的情况吗?犯了错误后,找来一大堆借口,有这样的情况吗?不想将新知识新模式落地,就说方法不适合,有这样的情况吗?听了我的课却不想落地,就说我讲得不对,有这样的情况吗?自己没认真落地且没有效果,就说我的课是骗人的,有这样的情况吗?我就问一句,你的良心是否感到疼痛?
我曾在 XX 公司工作过,我曾吹嘘自己的业绩如何如何,其实那都是在撒谎。
2015 年初在太原,某公司新招的网络总监 X 某,向我极力夸赞他去年在另一家公司所取得的业绩。
结局是,在两个月后,此人被证明是水货,随后被辞退了,之后再也没有听闻过此人的事迹。
教训:凡是喜欢吹嘘业绩的,大多是没有真本事的。有实力的人,会凭借现在的业绩来展现自己;而只有没实力的人,才会通过吹嘘过去的业绩来证明自己。
“我可以将培训费翻一倍给你,多出的那部分由我们两人一人承担一半。” —— 贪图回扣
2013 年在上海,某公司的企划总监应董事长之要求与我对接培训相关细节,之后他给我发了短信。
结局:我转发了短信给董事长。第二天,该企划总监被辞退了。他对我怀有十二分的怨恨,到处诋毁我并且诽谤我。
教训:该赚的钱赚,不该赚的钱千万不要赚。
拷问:我不询问你是否曾经有过贪污行为?我只是询问你是否存在贪污的动机?你未曾有过贪污行为,并不意味着你就不想去贪污,而是你没有贪污的权利以及条件。对于那些贪污的人,我只想问一句,你的良心会不会感到疼痛?
第五位:“你竟然敢让我出去?你算老几?” —— 狂妄自大
2017 年在西南某城市的某公司培训现场,由于他在一旁无所事事,我将老板的弟弟,也就是某位职业经理直接从会场赶了出去。他先是对我大声叫嚷了一番,接着便摔门而去,显得十分狂妄。
该职业经理负责某机构期间,态度狂妄,与投诉的患者大声叫嚷,让患者爱去哪告就去哪告。之后患者真的去告了,并且由于涉及诈骗行为,此人被签发了逮捕证。
教训是:上天要让一个事物灭亡,会先让它变得狂傲。拥有资本而可以高调的人尚且都应该保持低调,那么那些没有资本的打工者就更应该如此了。
你是否做过咨询呢?倘若你未曾做过咨询,那你又有什么资格来讲咨询呢?这种态度显得骄傲自满。
2014 年在广州,在我的咨询转化课程的培训现场,一位资深咨询当场对我进行了质问。
后来我持续培训了五年的咨询,到现在为止。在这期间,听课并且从中获益的咨询人数达到了上千人。而那位被称作资深的咨询,早已被后来的人超越,就如同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一样。
教训: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是保持当前领先优势的唯一途径。
2017 年 10 月,我前往南京参加培训,为期三天,总计 18 个小时。在这 18 个小时当中,黄春池董事长一直坐在第一排。他认认真真地记了三天的笔记。我要拷问所有的骄傲者,你们有人家那么有钱吗?你们有人家那样有地位吗?你们有人家那般谦虚吗?你们仅仅有一点点小成绩,就骄傲得不得了,瞧着别人都不如自己,我就问一句,你们的良心难道不疼吗?
第三位:“他敢排第一,你们就给我点死他” —— 恶意竞争
2017 年在江苏无锡,某机构的网络部里,职业经理小 M 与他的网络主任小 K 有这样的说法。网络主任小 K 还特地编写了一个程序,此程序能够 24 小时自动恶意点击竞争对手的竞价。
结局:这个机构仍旧是小机构,其恶点的竞争对手依旧是大机构。职业经理小 M 以及他的网络主任小 K,依然属于江湖小角色,既没有获得财富,也没有获得名声。
教训在于:恶意竞争不会给你带来益处。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凭借恶意竞争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打工者可以依靠恶意竞争而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行业内有许多人喜欢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你是否曾为了一时痛快而攻击诽谤他人?你是否在阳谋上比不过竞争对手,就去搞阴谋?你以为搞些阴谋就能成名立万吗?你以为恶意竞争就能腰缠万贯吗?害人者必定会遭天谴,对于所有恶意竞争者,我只想问一句,你的良心疼不疼?
第二位:“我特别需要钱” —— 恶意跳槽
2016 年在济南,某机构培养了三年的咨询主管。她被竞争对手以三倍工资挖走。在被挖走时,她在微信上如此回复我对她的劝告。
结局是:三倍工资并不好赚。那位总监仅仅赚了两个月,就遭到了辞退。之后他试图去做咨询培训师,但以失败告终。最后他转而做起了微商。由于在朋友圈频繁发送太多名牌包包的九宫图,我将他拉黑了,之后他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
教训:你被毁掉的最快途径,就是拿到比自身能力和价值高出好几倍的薪资。因此,当面对高薪时,要先考量一下,自己是否配得上这个高薪。
拷问:你是否提出过不客观的工资待遇要求?你是否为老板考虑过?你是否对自己的价值做过客观评估?你是否一有成绩就要求老板给你加工资?你觉得老板是傻子吗?你认为老板不知道你值多少钱吗?对于恶意提高薪水的行为,我想问一句,你的良心是否感到疼痛?
第一位:“0594老板没有一个好东西” —— 不懂感恩
2011 年,在某行业知名的精英 群里。网名巴比伦的一位从业者,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群里大骂 0594 老板。有一天,我实在忍无可忍,便质问他:“你是不是在 0594 医院工作?你现在是不是在上班?你老板有没有按时给你发工资?”你在上班期间,领取着老板发放的工资,却没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还使用着单位的电脑、网络以及水电等资源,之后却又去责骂老板。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表现吗?质问完这些后,我退出了群聊。
结局:不清楚巴比伦曾骂 0594 老板多少年。也不了解巴比伦后续的发展状况。但至少在后续的江湖故事里,已找不到巴比伦的踪影。
教训:有个岗位和工作是很不错的。人应该学会感恩,要用感恩的心去欣赏老板的优点。人并非十全十美,我上了 20 年学,写文章还时常会出现错别字呢,谁能没有缺点呢。
拷问:你身为一个企划,却不好好履行企划的本职工作。你每天都将自己定位为老板,操心着老板的战略方向。你拿着别人的钱,却还在骂人家。你说说,你的良心会不会感到疼痛?
以上的十个案例,就是我心目中的十种从业者的最可恶行为。
所有社会办医从业者,你是否有过上述十种行为呢?你是否曾有过敷衍了事、消极对待工作的情况?你是否曾有过恶意更换工作单位并炒作工资的行为?你是否曾有过骄傲自满、轻视一切的表现?你是否曾有过推卸责任、寻找借口的举动?你是否曾骂过你的老板?你是否曾吹嘘过你的业绩?
如果有,就问你良心疼不疼!
如果你能杜绝以上的10个行为,
你在任何行业,都能成为大咖。
————————————————
12 年里,我曾遇到过一些能让人感动的、如同励志般的人物。以下是我心目中的行业从业者正能量 top10 排名,由于是正面的,我就未使用化名。
我眼中的行业内
十大励志传奇人物
第十位:陈雄——认真落地
陈雄曾是三门峡某医院的总经理。在听过我的课的所有人当中,他是落地执行最为到位的学员之一。他将我至少 75%以上的培训内容都进行了落地实践,并且取得了业绩增长 33%+的良好成果。
2014 年,我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张图。陈雄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将其落地实施,印刷出了一套纸巾。你说,这个落地的效果是不是很厉害?
听过我课的人数达到了两万。然而,能达到陈雄这样高度的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陈雄勤快,也没有他那么钻研。由于你的懒惰,你不去实践老板辛苦为你安排的培训。我想问一句,你的良心难道不疼吗?
第九位:陈铁军——谦虚低调
陈铁军曾担任上海一家拥有 500 名员工的网络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办公室里仅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一把破旧的椅子。之后,他组建了网络策划部,索性将自己的办公室让给了网络策划们。他不购买奢侈品,也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在我看来,他是行业中极为低调的人之一。低调的他,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帮助了广东的某家公司的网络部,使其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然而他却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属于自己的印记。
我给你看一段我与他的聊天记录。在那段记录中,当时的我深受感动。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始终会为对方着想。
有些行业从业者,稍有成绩便开始研究名车名表,沉迷于泡妞和夜店,以高姿态到处装腔作势。仅仅担任个总监职务,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得很。我想问一句,你们的良心难道不疼吗?
第八位:沈飞 —— 不断学习
沈飞是从企划起步,通过努力学习,成长为BOSS的励志典范。
沈飞进入行业后,开始观看我的讲课视频。他一边学习,一边将所学内容落地实践。他几乎把我的所有课程都听了一遍。他的朋友圈里,几乎全是他看书的心得。我无法统计他究竟看过多少本书,但看着他不断进步、步步高升的轨迹,我坚信学习是让自己越来越幸福的捷径。
许多行业从业者都做到网络总监了,可他们却连 seo 与 sem 都搞不懂,还不爱学习,就只知道到处忽悠骗吃骗喝。我想问一句,你们的良心疼不疼?
第七位: 欧阳辉 —— 感恩常在
我非常欣赏一位有极强创意精神的策划。他离开了九鼎公司,我曾为其他公司多次邀请他,至少有十次。每次他的回复都是“我要报恩”。他是一位有家有口的年轻人,不为金钱和地位所动,坚持要报恩于公司。他的这种精神,让我感动了许久。
许多业内从业者为了一点小钱就选择恶意跳槽,他们对老板没有恩情,只有怨气。我想问一句,他们的良心难道不疼吗?
第六位: 尤团长 —— 职业素养
尤团长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他听了我的课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口号:8 小时内完成业绩任务,8 小时外落地高慧明思路。他带领邦泰十三团成员,每天都坚持加班。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落地出一套当时极为优秀的口腔项目着陆页。后来,这套着陆页被许多口腔项目和非口腔项目抄袭,成为了着陆页的典范。
从业者们,有多少人以业绩为借口而不去学习和落实呢?又有多少人愿意心甘情愿地加班,并用匠心去打造自己的优秀作品呢?你们是否有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的行为呢?我就问一句,你们的良心难道不疼吗?
第五位: 吴元来吴元凤兄弟 —— 道德典范
我曾有 11 次去珠海培训的经历。每当我上楼梯时,都会被这张图所感动。吴元来和吴元凤兄弟不仅自身能够以身作则,人品十分优秀,在行业内的口碑也极好,并且他们还主导了整个公司的道德文化建设。正因如此,如今在其他一些公司中,九鼎公司的许多人才都成为了顶梁柱般的优秀人才。
你扪心自问,是否让父母过上了好日子?你有多久没去看望父母了?是你给父母买的房,还是靠父母买的房?我就问你一句,你的良心会不会疼。
第四位: 李成老总 ——逆商之王
李成老总的故事不需要太多的渲染。
因突发事件遭遇惨败,陷入绝境之后,又再次重新崛起的,在行业内只有李成老总一人。
许多人一旦身处逆境,便迅速溃败,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像李成老总那样,面对诸多危机时,神态安然、镇定自若,并且持之以恒。失败算得了什么?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拥有逆商的人,就必定能够重新崛起。
第三位: 陈良和副总 ——定位之王
一个心甘情愿做了十几年副总的人,
一个十几年精准定位于一个副总角色的人,
一个十几年从不逾越自己角色定位之外一步的人,
我认为行业内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他定位更精准。
他清楚自己的行为边界,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仅凭借这一点,他在行业内几十万从业者中已是极为突出、极为稀少的存在。
许多从业者只是做着具体执行者的工作,却每天对公司的战略和老板的格局指手画脚,你们不觉得羞愧吗?你们连执行者的本职工作都没做好,却敢去指点老板的对错,你们说说,你们的良心难道不疼吗?
第二位: 李建飞董事长 ——公平竞争
2014 年初,我在义乌参加培训。在那期间,我拍下了这张照片。通知的内容让我深受感动。这是我当时所见到的第一个明确禁止恶意点单的公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说起来较为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却很难。而李建飞董事长,他很早就将这一句至理名言付诸实践了。
李建飞董事长在做人方面很大气,从不计较得失,对所有人都大度且讲义气。
很多从业者喜欢对比,他们斤斤计较,总是生怕自己吃亏。结果就是,人家当上了董事长,而你却只是个小虾米。
第一位:曹桂英老师 ——第一敬业
曹大姐的敬业精神,行业无人能敌。
曹大姐出生于 1953 年,如今 66 岁了。她切除了一个肾,本应到了退休的年龄,然而她却依然坚守在一线,继续发挥着余热。
每个月都要飞来飞去,进行各种培训。每天都要站着讲 6 个小时的课。讲课的时候激情澎湃。还会有载歌载舞的互动环节。以 120%的热情,感染了业内好几万的一线医护人员和中层管理者。
试问,行业内的从业者们,你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到了曹大姐这样的年龄时,有谁能够做到像她这样的敬业呢?
——————————————
对比这十位正能量的佼佼者,
社会办医领域所有的从业者,你们能做到他们这样的境界吗?
成功不是偶然,失败也别怪命苦。
有因就有果,
你今天的一切好坏行为,
明天都会为你加分和减分。
因此,奉劝社会办医领域的从业者们。请提升职业素质,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到第一张图中的那些相见恨晚的知识,杜绝 10 种恶习,向十大励志人物学习。这样,您的未来一定会得到圣光的护佑。
最后,本文欢迎所有的人对号入座,来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