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谈在线课程发展:2015年注册量竟比2014年翻番
译者:范珂
Josh Bersin,作为美国德勤贝新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人力资源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专家,他的文章常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众多经济类杂志和专栏中亮相,并在个人博客上有所分享。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进行翻译并发布,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GHR取得授权。
Class Central网站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在线课程(MOOC)的报名人数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一结果令人瞩目。自2012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3500万人次加入了在线课程的学习行列,而2015年的报名人数更是较2014年翻了一倍之多。(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劳动力的五分之一!)
今日,网络平台上已有超过4200门MOOC课程可供选择,若将诸如Udemy、BigThink、Pluralsight、Lynda、NovoEd和Skillsoft等企业所提供的培训项目纳入考量,数量将更为庞大。这些课程由具有学术背景的创作者精心打造,涉及众多学科领域,且每年都有新增,尤其是通用商业领域的课程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计算机科学及各类工程学科的课程广受欢迎,且其受欢迎程度逐年攀升。在Coursera平台上,人们可以轻松查看到最受欢迎的前十名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财务管理、谈判技巧以及商业管理课程尤为抢手。
图1:课程分布比例(来自Class Central)
目前,我们拥有了众多出色的课程资源,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学历证书也应运而生——你只需支付费用,便可以参加考试并获取相应的认证。众多MOOC平台均提供此类学历证书(种类超过100种),比如纳米学位(Udacity)、准备就绪文凭(哈佛)以及X系列(EdX)等。尚且不明晰雇主们对这类学历的接纳程度究竟有多高,然而这恰恰反映了市场的发展趋势。
公司内部,视频自学课程正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众多供应商,如Udemy、SkillSoft、Lynda、Grove和BigThink等,它们提供的课程内容均达到了专家级别,且增长迅速。诸如SkillShare、Pluralsight、General、Assembly、Floqq、Iversity等众多企业,均致力于职业教育的推广。它们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主要聚焦于技术教育领域,具体包括软件技术、IT系统以及诸多其他技术分支。
正如我在前文所述,借助网络视频进行学习,其意义非凡!强烈建议人力资源从业者关注GHR云课堂——这一专注于人力资源领域学习的在线教育平台。全年提供40期免费微课,只需通过微信搜索GHR即可轻松关注。GHR云课堂课程内容丰富、专业且系统化,目前已有超过12000名注册学员。此外,该平台还支持手机和电脑端的学习方式。目前我们推出的课程包括《成为HR专家的100门课》、《高级HR专家的150门必修课》、《成为专业培训师的85门必修课》以及《HRBP实战必修课》,这些课程均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您只需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链接,即可购买或详细了解相关信息。
为什么MOOC正在占领市场?
为什么在线课程会有惊人的增长?因为下列基本原因正在起作用。
如今,我们能够借助各类终端设备,依托丰富的带宽资源和便捷的条件,轻松获取所需内容。
自涉足网络教育行业以来,我已走过近二十载春秋。世纪初,我们曾目睹一场类似的狂热。众多公司,如DigitalThink、NinthHouse等,如今已不复见。究其原因,当时网络带宽成为一大难题。此外,坦白说,我们还经历了两次经济低谷。2000年的那次衰退,正是导致上述公司消亡的导火索。当时,带宽费用高昂,导致IT部门不得不频繁对内容实施管控。此外,快闪技术存在缺陷,常常无法正常运作,而且市场上尚无适用的移动播放设备。
当前,你能够挑选一门课程,完成注册手续后,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展开学习之旅。课程视频支持在各类终端设备上播放。你大可在家中开启课程学习,即便是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也能继续学习,待到周末便可完成课程。学习地点不受限制,你可在全球任何角落进行学习。
再者,目前我们拥有了切实可行的免费增值(Freemium)型商业模式。
在线学习企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在于对课程内容的大规模收费。我们曾对DigitalThink收取过不少费用。坦白说,该公司一旦发现能够自主制作课程,便不再向我们购买课程。
今日,公司所提供课程中的多数内容均免费开放,既可供试听也可直接免费使用。随后,对于高端课程、学位认证以及更全面的综合服务,则实行收费。如此一来,您可先试听一门课程,掌握一些知识,之后再决定愿意支付多少学费。相较于以往,开始学习一门课程的过程变得更为便捷,最终您会发现这些课程物有所值。
第三,教育的价值在今天变得比任何时候都要高。
正如我经常强调的,在当今的经济体系中,“学习过程即财富积累的过程”这一观点不容忽视。如今,我们的能力水平直接关联到我们的收入水平。随着就业市场对合同工、派遣工以及国际员工的迅速接纳,雇主们现在能够更加轻松地找到适合每个职位的理想人选。因此,作为职场中的一员,我们务必保持自身的与时俱进。
无论身处何地,我总能遇见那些投身于自我提升的人。有的软件工程师正在学习如何在移动设备上开发应用程序,HR专业人士则在研习统计学和行为经济学,而市场营销人员则在掌握SEO(搜索引擎优化)技巧和微目标市场定位。此外,我们还在努力自学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保持健身、进行冥想以及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我家几乎每天都会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几周前,我在印度与一群经验丰富的企业高层共事。其间,有位高管向我透露:“我近期完成了一门关于认知计算的培训,并且自学了Python编程语言。”我好奇地询问他学习的原因,他直言不讳地回答:“既然我需要招聘能够胜任相关工作的人才,我必须先掌握这门技术。因此,在短短几周内,我便掌握了它。”他天生就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而他精准地表达了我从个人职业生涯中领悟到的真谛: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便能不断为自己积累宝贵价值。
第四,内容精彩,而且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对其评分。
最终,促使该市场迅猛扩张的关键因素在于内容的优质。众多来自全球知名学府的专家共同打造了引人入胜的课程内容。关于教授们放弃知识产权的顾虑已不复存在。商界领袖以及像我这样的职业人士亦能制作课程,因此,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你心仪的讲师或教授。
课程内容质量至关重要,因为目前我们能够对其进行评分、排名并作出评价。在当今的社交环境中,内容提供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必须比以往做得更加出色。(请相信,我对此深有感触,因为我本人正是内容创作者,且时刻担忧自己的作品不够理想。)
请牢记我的话语。目前,网络学习才刚刚起步。我亲眼见证了子女如何顺利地融入并掌握网络课程,这一过程既顺畅又高效,且极具实效。到了2016年,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管理和协作工具时代,届时这些工具将助力我们充分利用整个行业的丰富资源。
下一步是什么?
内容市场持续扩大,预计在接下来的数年内,我们将目睹以下几项显著转变:
•雇主们开始关注经过认证合格的非学位内容
我期待这一目标得以达成,然而它尚需时日。雇主们将把此类课程视为预示技能与成就的指标,尽管目前这一转变尚显稚嫩。企业对传统学历的依赖依旧根深蒂固。然而,随着在线教育市场的日益壮大与成熟,你将把资金投入到经过认证的MOOC课程中。像Degreed这样的企业正不断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
•出现更加垂直化的内容
针对特定领域的深入内容需求依然存在。以销售培训为例,这方面的具体需求是怎样的?我们日常都在进行产品推广,包括自我推销。那么,如何寻找到全球顶尖的销售培训资源(其课程内容创作者均为业界精英)呢?这样的资源即将问世。以我的“21世纪人才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免费提供),它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而我们并未对其进行市场推广。
•管理和评级服务
我们迫切需要增加目录式的索引和高效的评价体系,以便于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尽管不可能有一个超级“门户”网站能够收纳全球所有内容(尽管有人试图这么做,但我坚信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仍将涌现出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评价服务。这些服务将助力我们精准定位所需资源。
•更好的公司学习工具
公司培训人员急需一个更优的界面,以便在公司内部进行内容的发布、共享以及追踪。这样的界面预计不久后便会问世——目前众多供应商正致力于相关开发工作,而即将推出的新X-API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此,我特别对Pathgather、Degreed、OpenSesame等积极研发此类界面的先驱者们表示由衷的赞赏。
•MOOC平台会变得更好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尽管MOOC平台目前已有一定水平,但其仍有提升空间。例如,我们可以将全面的学习过程、社交互动、评估机制以及持续的在线学习体验整合起来进行思考。目前,MOOC平台主要作为课程提供平台,我认为相关企业可以拓宽视野,探索如何将教学内容、互动关系和用户体验三者有机结合。基于我在公司市场部门的观察,我本人也积累了不少相关见解。我预判MOOC平台将朝着构建全面学习环境的方向演进,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单纯的课程提供平台。
电脑和手机让每个人都能接触到各种知识,这样的时代正逐渐成为现实。尽管如此,网络教育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不过,对于众多领域,我们确实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还能带来快乐和乐趣。
原文链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