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分享好点子与方法,助他人成功,如一篇文章让hao123大火!?
2、多去助人。
一、舍得分享:
有人产生一个新颖构思时,总认为其价值很高,不适合公布于众。而我一旦获得有价值的思路,就会立刻传播开来,学到一种巧妙的技巧,同样会毫不吝啬地介绍给别人。因为我始终保持着初学者的谦逊态度,所以当时我写的所有传播性文章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2003年,创作了《国内顶尖的个人网页》这篇文章,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当时各大门户网站普遍亏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猛然间我那篇文章透露,hao123这个网站,毫无技术价值,运营者学识浅薄,从未踏足城市,却于一年内获取千万收益,令整个网络界为之震惊,这篇文章当时广为流传,这篇文章发布之后,hao123半年内从世界排名88跃升至世界排名23。
这篇文章之后,一些业界知名人士主动与我联系,众多初出茅庐的行家也来找我探讨,我因此掌握了更多信息,便持续进行传播。
那个时期从事网站运营推广工作的人数量不多,我非常幸运地抢占了早期位置,因此得到了许多优质的发展机遇!
二、多去助人:
我偶然读了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援助他人,亦在助己。
接下来,我每天会去结识一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并与他进行交流,了解他有哪些具体需要,然后我就无偿地为他提供支持。
有众多宣传平台,我就无偿协助其宣传,有丰富资源的,我就引荐我相熟的同僚给合作方,有资金需求的,我就索要他们的经营方案,进而对接融资机构。
我离开学校之后的两年里,自己学习东西并且提升得相当迅速,这主要是因为经常去积极地给人提供帮助。
那会儿有位朋友希望筹集资金,他分享了自己的创业蓝图给我。我随即着手联络了十家风险投资机构,其中两家给予了回应,最终有一家安排了会面。
他们看来,这便是良机,我亦颇具行动力,其实,在协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也能获得最快成长,学到最多知识,比如,我自己创建了群组,每日邀请这些人发起讨论交流,从中我受益匪浅。
2003年,很多人阅读了我关于优化搜索引擎技巧的文章后,陆续联系我寻求合作,不少曾受我帮助的熟人也引荐了新客户,因此我二十岁时便创办了企业并开始盈利。
秦刚:你有没有一个比较困惑的时期?
王通:当然有,也许绝大部分人都要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
我的迷茫阶段发生在公司成立三周年之际,得益于前几年的沉淀以及率先占据了行业优势,当时客户数量庞大,难以应对,工作强度已经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2004年那时候,我整天除了进食和休息,其余时间全都对着电脑,结果累得脸部僵硬变形,幸好寻得一位技艺精湛的中医,通过十天的针灸治疗才得以痊愈。
2006年,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性,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六年未曾吃早餐,每天有十六个小时沉迷于网络,所住房屋气场欠佳,又掺杂诸多杂事,人因此迅速衰老。
我年龄不过二十三,外表却似五十有余,和五年前的影像对比,判若两人,健康出了问题,最终被送进了诊疗所。
因为有过这样的事情,我便去钻研中医,去探索传统文化,去关注调养身体,那时候购入了大量相关书籍来阅读。
在2006至2009年期间,我变得缺乏职业追求,每月可能仅工作少数几天,维持个人开销及公司运营仍较为容易。
整日困守在室内不外出,许多商机上门也置之不理。不过那时我并不缺钱,由于先前独立打造了众多网站,每个网站都能创收,每月赚取数十万并非难事。
那几年,总觉得很累,什么都不做,也觉得累,主要是心累。
好像所有事物都任由发展,唯独创业前那两年我很有作为,公司成立之后,所有情况都变得听天由命了。
工作是由他人提供的,伙伴是偶然结识的,机遇是意外出现的,忧愁也是外界强加的,说到底,那段时期相当迷茫!
不过,有一个事情,让我觉得很快乐。
经常浏览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范畴,发表文章,大致每三个月专注一个范畴,每当涉足一个范畴我都即时学习并实践,开设新账户与人互动,因此我的许多文章都广受欢迎,有些拥有数百万次点击,但读者们并不知道这些文章出自我的手笔。
我对这种学习生活比现实世界更感兴趣,因为它能够激发探索欲,你钻研哪个范畴,那个范畴里就蕴藏着许多有趣的事物,可以将其关联起来。
譬如探究某些流言蜚语,我或许会将世界上的政治格局,经济走向,金融波动,过往事件,科技发展,乃至信仰体系,一一串联,串联起来之后觉得非常有趣,也更贴近实际情况。
那个时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经常熬夜,接触到的资讯极为丰富,导致睡眠状况极差,甚至微小的声响都无法忍受,有时甚至不想回到家中居住,便选择住在公司周边的旅店,常常在一夜之间更换多个房间,身心状态十分糟糕。
秦刚:你是如何调整过来的?
王通:直到2009年,我彻底打破自己的惯性。
革新常规需从身旁的伙伴入手,我主动结交了些趣味相投的友人,他们有的精通传统习俗,有的研习武艺,有的投身艺术,有的热衷乐章。
我和这些人整天在一起活动,还在艺术区建造了一处简陋的宅子,清晨喝茶锻炼身体,正午观看他们进行艺术创作,夜晚共同饮酒,生活非常无拘无束。
和这些人相处,让我觉得,不管他们财富多寡,都很坦诚,但是做网络行业的,总是显得很机械。
我转而以哲学视角审视生活与工作,猛然顿悟,诸多疑难顿时明了,继而观察世间万物,均显易解。
因为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想明白了!
多数人思索这个议题,历经多代也难有定论,由于个体差异,目标各异,有人以理想为依归,有人以成就为目标,有人以欢愉为旨趣,有人以声名为念想,有人以信念为圭臬。
从思辨层面分析,某个解答并非适合所有个体,即便如此,那也算不上是卓越的哲学回应。
人为什么活着呢?
或许每个人给出的回应不尽相同,我通过反向思考得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结论。
核心就是:活人和死人有什么区别?
1、活人有呼吸
2、活人有感觉
呼吸能够提供动力,感知可以传递资讯,动力和资讯共同形成了宇宙中的所有事物,所有事物都具备动力特征和资讯特征。
因为能量和信息都是以波的形式在传递,波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1、共振
2、叠加
这个搞明白了,我就可以把一切都看的很简单了。
这些玄学理论的精髓不难领会,思维模式、潜在心智、心理引导、磁力吸引等概念也易把握,接着我领悟了《道德经》里揭示的天地法则、群体准则、生命本质三者彼此牵制的关联。
特别重要的是,我在2007年结识了南山空同,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堪称天赋异禀,我们起初合作创办了一个公益性质的传统文化学习平台“知学院”,其后又共同创建了三羌文化,此举并非以盈利为目的,纯粹是为了学术研究和个人兴趣。
领悟透彻了,心理上便不会再迷茫,时常和习武的伙伴们相聚,身体不锻炼都日渐强健了。
秦刚:其实你一直在忙很多事,你是如何兼顾的?
王通:我是从2013年后才开始主动忙起来的!
因为我觉得人有三个阶段:
1、自信
2、富有
3、快乐
自2003年创业以来,我虽小有成就,却始终缺乏自信,大学未完成学业,也从未有过正式工作经历,除却SEO与营销,对运营管理等领域一窍不通,因此错失了许多宝贵时机。
2003年,周鸿祎邀我加入其团队,我婉拒了;2004年,百度约我合作,我也没有同意;2005年,薛蛮子请我担任8848的首席执行官,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失去的同时也会收获,我耗费了十年时间进行大量学习和深入思考,逐渐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思想体系,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为友,由此建立了自信。
信心增强了,行动起来就不会觉得疲惫了。最近两段时间,我处理了诸多事务,表面上十分忙碌,实际上仍有较多闲暇时光。
这主要是因为一位智者多年前赠予我的箴言:停止行动,专注于营造声势,善于借助外力。
如何做势?
这是我最擅长的事情,如何借力,靠的就是圈子。
此外,我原先主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并收取高额费用,现在我将部分优质项目的服务费换成股权,短期内收益不大,但长期来看,收益会非常可观。
也就是找对人,做对事,自然就会越来越轻松!
最后就是快乐。
如何才能快乐呢?
我认为当代华夏民众,存在一种偏差的信念,即达成目的便是胜利,因此许多人为此不惜采取极端方法,虽最终达成目标,但他们内心并未感到愉悦。
我认为:目标是工具,快乐才是目的。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分享,特别是智慧的分享,越分享越多。
我之前收到过一篇匿名的文章,点击量高达数百万,网友们将其汇编成的电子书竟有3000种不同版本,那篇文章我持续不断修改了八年,纯粹为了传播知识,也帮到了很多人,因此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如同我们共同发起的秦王会那样,其宗旨在于,给予越多,得到也越多
秦刚:你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王通说过,几年前曾有人指出,若掌握教育权,又掌控媒体,便能左右民众观念,因此多数人就好比经过洗脑,会按设定自动运作的装置。
网络时代消除了信息壁垒,人们不再全盘接受,不再盲目崇拜,转而审视周遭,开启内在认知,将来个性将大行其道,多数人终会形成独特见解。
当一个人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他才会有身心的自由。
我现在主要做着的几个公司都是以此为目标:
1、海课教育:
联合具备卓越文化底蕴的个人组织,运用网络教学技术设施,开发不同专业方向的数字学习平台。
2、绝活传媒:
除了品牌宣传的工作以外,重点在于培养个人影响力人物,近期新设立了个人影响力商业学院,主要目的是重点栽培和扶持个人影响力人物。
3、三羌文化:
我们专注于传统文化领域的探索与互动,每月定期举办一场文化探讨会,并且从事书籍及音像制品的编辑与发行工作。
4、通王科技:
网络营销咨询和培训将持续开展,这确实是一个汇聚众多优秀人才与宝贵资源的优质平台,有助于建立广泛联系。
5、秦王会:
此处可作为我们的稳固据点,只要彼此体力充沛,便可以尽情嬉戏,不断探索乐趣,唯有享受其中,方能维持热情,未来这里将吸引众多技艺精湛之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