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光与夜之恋》空降iOS免费榜榜首

二次元 2024-04-08 113

橙光三次元素材_橙光二次元游戏_易次元橙光游戏

转眼间,几年前熬夜筹钱募集纸片人的“爱妻团”在哪里? 现在在哪里? 2017年,《恋与制作人》的造星能力堪比任何一部热门电视剧。 李泽言、白起、周棋洛、许墨四个虚拟纸片人物的受欢迎程度超越了许多当红偶像。

如今,距离2017年已经过去四年了,曾经隐藏在荧幕上的浪漫甜蜜,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逐渐被淡化、遗忘。 而对于那些只用一部剧就可以改变“男朋友”的追星女孩来说。 ,但还没有到达下一个“李泽言”。

近日,乙女恋爱手游《光夜恋》意外登陆iOS免费榜榜首。 据官网数据显示,公测前预购量突破千万,首日TapTap评分为7.9。 这不仅让广大求爱女孩再次嗅到了爱情的味道,也似乎承受了游戏市场对乙女游戏的诱惑和期待。

事实上,自《恋与制作人》问世以来,已有不少游戏厂商想要响应这股恋爱潮流而崛起,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例如,2018年,游族推出了《我的经纪人》,但该游戏上线后未能进入IOS排行榜; 同年,网易推出爱情手游《遇见倪水寒》和《时空画行者》,无论从收视率来看,人气依然不温不火。

米哈游于2020年7月推出《未定事件簿》,虽然周边有不少知名CV,但并没有引起预想的水花。 回顾当年《恋与制作人》一炮而红,短短一个月下载量就超过700万次,累计收入突破2亿元。 从此,乙女游戏里似乎就只有“恋人和制作人”一人了。

橙光三次元素材_易次元橙光游戏_橙光二次元游戏

“老婆团”审美厌倦了吗?

《恋与制作人》出道后,“乙女”的概念正式在国内二次元界传播。 1994年,日本光荣株式会社发布了全球首款女性向爱情游戏《Angelique》。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乙女游戏的开山之作。

随后,日本光荣相继推出了《遥远的时空》、《心跳回忆少女系列》等游戏,也算是彻底巩固了乙女游戏的粗略原型和规模。 2002年左右,乙女游戏开始渗透日本游戏行业。 2006年,日本排名前20的游戏中有7款是乙女游戏。

乙女游戏在日本的影响力有多大? 《2012年日本宅男文化市场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乙女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4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19亿元。 反观中国,在《恋与制作人》出现之前,乙女游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唯一在赛道上留下名字的,大概就是橙光的玛丽苏氛围浓厚的互动爱情游戏了。 橙光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橙光拥有近3000万用户。 不幸的是,橙光本质上是玛丽苏。 《光环》不像乙女游戏那么受欢迎。

在《恋与制作人》之前,国内乙女游戏粉丝不少,尤其是在日本乙女游戏最鼎盛的那些年。 当时网络上不断出现乙女论坛,国内玩家可以在论坛上下载中文版单机乙女游戏。 《翼梦舞域》等游戏曾一度令玩家着迷。

但当时几乎没有游戏厂商专注于女性向游戏。 原因其实很简单。 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5.31亿网民中,女性比例为44.1%,低于男性11.8个百分点。

转折发生在2017年左右,《恋与制作人》疯狂收入2亿,直接将女性玩家的潜力暴露在资本面前。 伽玛数据发布了一组女性游戏报告。 2020年,中国女性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568.4亿元。

此外,头报研究院研究显示,一款女性向爱情游戏的平均开发成本约为6万元,但游戏公司从每个注册玩家身上获得的利润在20至50元之间,并且还将持续增加。增加。 趋势,国产乙女游戏已拉开“大战”。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23款网络游戏中,女性爱情游戏占19款。 与此同时,一个致命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甜蜜的乙女爱情平衡着包容与分裂。 不可否认,《恋与制作人》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乙女游戏的基调和氛围,有剧情、有人物、有插画。 、配音演员……一个都不能缺少。

四大因素构成的基本面,迫使乙女游戏走向同质化、低品质皮肤。 首先是配音演员。 诚然,配音演员是玩家代入感的关键。 知名声优的重复登场,引发了众多玩家的“跨界”。 龙。 以同时出演《恋与制作人》和《光与夜》的阿杰为例。

豆瓣上有人直言:“阿杰出现的时候我就想笑,睁眼是为了小毅,闭眼是为了洗白。” 在五款热门乙女游戏中,阿杰、金贤、杨天翔等众多CV榜上有名。 此外,《光与夜之恋》的剧情和人物也受到诟病。 综上所述,“永远不要改变玛丽苏家族”。

橙光二次元游戏_易次元橙光游戏_橙光三次元素材

要知道,游戏行业是一个性别失衡严重的行业。 2018年,中国游戏行业女性从业人员比例仅为27.3%,远低于同期全社会女性就业比例43.7%。 以男性开发者的审美和逻辑来说,一不小心,霸道总裁就会变成“王思聪”。

知乎上,有玩家吐槽《光与夜之恋》腻了,“都2021年了,老霸的风格实在是审美疲劳了,请不要让英雄一来就不再受挫”在!” 或许,乙女游戏巧妙地印证了那句名言:“我的生活很好,但我的生活并不好”。

橙光二次元游戏_橙光三次元素材_易次元橙光游戏

图片来自《光与夜之恋》:真正的霸道总裁

橙光二次元游戏_易次元橙光游戏_橙光三次元素材

抱歉,您的玩家已停止花钱

2018年,李泽言的妻子们用实际行动过分凸显了乙女游戏玩家的消费能力。 据悉,在角色生日当天,深圳京基100大厦的LED屏幕上滚动着“李泽言生日快乐”的字样,其他人也不甘示弱,众太太们集资为周棋洛买明星,买下了上海环球白起双塔和许墨占据了杭州地铁的所有广告位……

确实,粉丝在任何领域产生爱情都绝不会手下留情,更何况是他们个人投入真感情的纸上男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虚拟恋人的存在比三维偶像更重要。 游戏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催生了巨大的氪金经济。

直观数据显示,中国女性恋爱游戏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8.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78.2亿元,环比增速达61.2%。 《2018中国女子游戏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女子游戏市场仍有近140亿的增长空间。 《恋与制作人》爆红后,有人花3万元,只为与白起来个“湿拥抱”。

但现在,曾经吸引疯狂资金的乙女游戏却并不像之前预测的那么清晰。 《恋与制作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统计显示,这款游戏2020年全年毛收入超过5亿元,与上线后几个月吸引2亿元的人气相差甚远。 与2019年相比也是减少了6500万元以上,而且还在下降。

资本一直极其看好乙女游戏的吸金能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玩家的短期支出确实给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假设和泡沫。 然而,2017年之后,中国游戏市场的女性用户占总用户基数接近50%,但她们贡献的市场收入还不到整体游戏市场收入的四分之一。 一。

此外,《2020年《她游戏》研究报告》显示,女性游戏市场仍以轻金玩家为主。 有玩家卸载《恋与制作人》时表示:“太贵了,我买不起”。 不过,乙女游戏厂商显然不想放弃“富金买笑”的老婆群体。

橙光二次元游戏_橙光三次元素材_易次元橙光游戏

大哥吃肉,二哥连汤都不喝。

截至目前,乙女游戏不断推出新的赚钱方式,试图挽救略显枯竭的流水数据。 2020年,《恋与制作人》推出了充值588元才能获得的SP卡。 到2021年初,一次性发布了5张此类SP卡。

无独有偶,《时空画行者》设计了扭蛋玩法。 逻辑和抽卡类似,但是获得SSR的几率只有5%。 除了氪金之外,大部分玩家都无法前进。 老婆不爱钱了怎么办? 在线等待,相当紧急。 这是目前所有乙女游戏开始思考的生存关键。

《恋与制作人》则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用手绘人物围绕着动画声优演唱会……这是一种赋予情感价值的奇特方式。 天猫旗舰店上,海报收纳本79元,毛绒公仔260元,白起粘土人公仔269元。 不幸的是,销量极其惨淡。

围绕乙女游戏的经济并非不可能。 日本《歌之王子殿下》自2010年上映以来,已有200多首歌曲,剧场版票房已达18亿日元。 反观动漫《恋与》,豆瓣评分仅为824,动漫微博超聊仅有7759名粉丝和1528条帖子,位列全国漫画超聊榜第56位。

另一方面,乙女游戏的成本燃烧水平也在意料之中。 据悉,《恋与制作人》广告投入位居国内手游市场第一,《友谊时光》2020年营销及销售费用达6.12亿元。 ,同比增长55.7%。 《光与夜之恋》由腾讯背书,一上线就风靡各大社交平台。

老婆们已经不能动了,只有乙女游戏还在继续。

橙光三次元素材_橙光二次元游戏_易次元橙光游戏

情感狂欢:乙女游戏不只是“乙女”

《时空画行者》上线公测时,很多玩家都接到了游戏男主的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去看星星。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恋与制作人》的主演也纷纷给玩家们打电话,发出假期出游邀请。 一时间,“恋与制作人在电话里”的话题成为微博热搜,很快浏览量就高达2700次。 阅读量达数千次。

去年7月,演员金莎在微博上激动地表示,自己接到了“李泽言”的电话。 时隔三年,李泽言再次登上当天微博热搜榜首。 环顾四周的乙女游戏爱好者,或许让他们快乐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数字虚拟中的情感快乐。

调查数据显示,29%的活跃用户每天花2小时与纸片人相处,22%的活跃用户每天花1小时与纸片人相处。

“我对这个游戏已经没有兴趣了,但是我付出的金钱和情感支撑着我的强迫症继续玩下去,游戏本身只占20%。” 小林花了三万元才得到了白起的拥抱。 所以说。 毫无疑问,情感支持是乙女游戏保持正派的基本动力。

特别是对于“过时”的游戏。 据悉,乙女游戏中的同人创作已经成为吸引新玩家、保持玩家群体活力的重要因素。 快看漫画此前发布的《00后游戏兴趣报告》显示:当被问到“什么方式会吸引你下载游戏?” 当被问及“游戏”时,56.3%的00后选择“有趣的同人作品”

LOFTER的“恋与制作人”标签点击量已达4亿,参与人数达14.1万人。 随处可见玩家对“男朋友”的渴望。 或许是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乙女游戏的共情速度是理所当然的。 远高于其他类别的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乙女游戏不再是“乙女”的单向输出。 App Ape的调查显示,乙女游戏50岁以上玩家数量从2013年到2016年增长了19倍。50岁以上玩乙女游戏的女性玩家数量与年轻女性玩家数量基本持平。 10-20岁。 人到中年,情感需求越来越空虚,游戏中帅气温柔的男主角更容易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此外,更有趣的是,随着女性消费能力的增强,乙女游戏中的男性一直处于被物化和幻想的境地。 乙女游戏的火爆甚至颠覆了以往宅男、美少女谈恋爱的固定游戏市场。 这意味着爱情游戏正在逐渐抛弃主流男性玩家。

但资本显然不愿意割舍。 只有玩家才能做出选择。 男人和女人都需要资本。 比如网易的《遇见逆水寒》就有男女主角并肩奔跑的双线模式。 进入游戏时,玩家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别角色。 毕竟,男性玩家对虚拟女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李太太”。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乙女游戏将与“乙女”没有太大的关系。

《恋与制作人》:中国顶级CV的配音演员
« 上一篇 2024-04-08
小时候看动漫中的美食,你都吃过几样?
下一篇 » 2024-04-0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