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作品对年轻人的影响:颓废气息蔓延,需警惕
前不久,有杂志报道,网络空间颓废风气颇为盛行,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言行也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不少青少年要么把自己当成“佛系”人,要么自嘲自己是“没用的人”,要么认为这就是人生的尽头。一些“二流”作品中夹杂着颓废腐败的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年轻观众。
“ACG”不是一个数学概念,应该是当今社会真实存在的一个亚文化群体。我们回顾早期的动画、漫画,一般都是二维图像构成,很多人称之为“ACG”。也有一种解释是,它是相对于现实中的三维世界而专门定义的虚拟世界。其实,虚拟世界中的各种漫画、动画、电子游戏以及相关产品都可以归入这一范畴。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预计达2.76亿,2019年有望增至3.28亿。近年来,互联网公司注重获取正版日本动漫版权,加强国产动漫IP的打造,二次元IP与手游、电影等产业的结合也进入快速发展期,二次元用户规模将稳步增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痴迷于“二次元世界”?90后、0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单调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向往看似温馨的“二次元”世界,也算是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边缘化的亚文化群体,通常通过对亚文化的集体消费,来强化彼此的认同感、感知自身的存在,也算是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
不可否认,当下国内“二次元”作品中,不乏糟粕,有神鬼怪魔、玄幻仙侠,情节荒诞离奇,人物诡异恐怖,已经失去了现实的质感和生活的味道,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半年前,央视新闻频道批评哔哩哔哩等动漫网站及APP内容低俗,部分内容甚至涉及乱伦,呼吁传播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青春节目。哔哩哔哩也作出回应,第一时间删除了涉嫌含有不良内容的视频。
但也有不同意见,作为艺术形式,可以表现各种情绪,电影、电视、音乐、动画可以表现喜怒哀乐,也可以表现“悲哀”,“二次元”和“悲哀”没有必然联系,有论据认为“骂人的人都是流氓吗?”,但支持的人很少。
文化部公布了2015年第一批列入“黑名单”的动漫作品,38部动漫因违规被下架,《东京食尸鬼第二季》、《进击的巨人》等一批网络动漫因违规被列入“黑名单”。29家网站因提供含有诱导未成年人犯罪、渲染暴力色情内容的网络动漫,受到警告、罚款等处罚,8家网站被关闭。文化部还表示,今后将完善“黑名单”制度,更多涉及暴力、恐怖、色情的动漫将被禁播。
笔者认为,与此相适应的,是全社会的积极正确引导。随着主要受众年龄的增长,心智日趋成熟,《二次元》打破壁垒,与主流文化相融合也越来越现实。如果主流文化一味排斥,结果只有一个:与青少年群体的一些不协调感会进一步增加。无论是相关部门和组织,还是学校和社会相关人士,都要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用各种方式去影响《二次元》。
应把青少年“二次元”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让他们充分认识、理解并逐步认同主流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断丰富“二次元”文化内涵,鼓励青少年群体在“二次元”作品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导青少年“二次元”群体尽可能找到符合时代要求的结合点。当然,也要净化网络,营造积极向上的“二次元”网络文化环境。
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当“二次元”回归现实、踩上地面,必将更加震撼,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