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生史:一部行走的美食地图,带你领略先生们的美食故事
“重现先生所描述的美味佳肴。
重新发现食物中的绅士风度。”
吃的人人都有,但能体会到味道的人却寥寥无几。能记录下美食并流传下来的人被称为美食家。美食能揭示一个人的性格,探索一个人的心境。记载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重现王先生笔下的美食,在美食中重新发现王先生。
这里有酷爱甜食的“斗士”,有靠食物写出杰作的小说家,也有被贬后一路吃喝的佛门俗人。
这些铸就了中华美食文化底蕴的“鲜活生物”,邀请你驻足,你愿意停下脚步,听听他们的美食故事吗?
《鲜食史》堪称是一张“行走的美食地图”,从“甜食斗士”鲁迅、北宋“美食博主”苏轼,到“话痨吃货”白居易、“现象级网红”曹公,让人不禁感叹“没见过如此君子,对吧?”
”。
纪录片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书法飘逸灵动,“二次元”的对话框,评论充满网络气息,绅士讲着“听不懂”又亲切的方言(他的DNA感动了
),真是太神奇了!
《鲜历史》一共有12集,每集15分钟,每天晚饭时间看一集就好
,这是一道很适合搭配米饭的菜!谁知道呢
01
—
革命战士——鲁迅先生
鲜嫩的醉虾、弹牙的鱼丸、孔乙己爱吃的茴香豆、下饭的干菜卤肉、绍兴最具代表性的酱鸭,都是让先生有安全感的家乡味道,而地道的老北京点心、高邮湖的大闸蟹更是先生念念不忘的美食。
醉虾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洞察人性是一种本事,感知美是一种难得的纯真。《鲜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真而有趣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买糖果
02
—
苏轼自嘲一生只顾嘴
东坡肘子、东坡肉,以好友命名的元秀菜,最流行的广告词:日吃三百颗荔枝,长居岭南。即便是被贬到海南儋州,他依然发现了牡蛎的美味。
东坡先生虽然颠沛流离,却能够让自己的生活绽放光芒。
如果说,在中国,提起苏东坡,人们总会不禁露出钦佩的笑容,那么,这句话也许最能概括关于苏东坡的一切。
——林语堂《苏东坡传》
03
—
南京人——曹雪芹
作为南京本地人,曹公与鸭类美食自然有着不解之缘,比如红烧鸭、南京盐水鸭,以及曹公笔下大观园里的各种精致点心。
他生活贫困,写繁华落魄,生活越发不如意,文笔也越发生动,他以笑脸面对各种磨难,文笔优雅,成就了名著《红楼梦》。
04
—
白居易,一个快乐的俗人,成了吐痰大师
他爱吃竹笋,开河栽种果树,改良香山蜜饼。无论被贬,还是被派往别处,白居易为官总是为民谋福利。官场生涯结束后,他便一心一意投身山水。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济世。
乐天自幼好学,善于撰写公文。
他曾任20个职务,领取薪俸40年。
他爱好喝酒、弹琴、写诗,故自称“醉隐先生”。
结论:
在四位绅士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食物成为他们为数不多的安慰之一。
《鲜活生命史》中,四位先生在地理空间中绘制了“行走的美食地图”,结合他们在诗歌、散文中记录的人生轨迹,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一抹柔软的乡愁。
烟火世界,美食盛宴。时空穿越,大师的思绪,没有人真的可以穿越时空,但食物可以,记录食物的文字可以,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也可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