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怪鸡片、鬼畜鼻祖、精神污染祖师级大神——疯狂的兔子
欢迎来到“家庭邪教”专题。
顺便说一句,我一直很羡慕日本的邪典电影。
他们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建起了一个怪异电影的殿堂。而殿堂顶端则打出了最高赞誉:“怪异鸡电影”。
比如大林宣彦的《鬼屋》。
各种元素在粗糙廉价的特效中拼贴在一起,用光怪陆离的意境讲述着一个简单的故事。
这种怪异的气质在国产片里很难找到,本来不抱什么希望的,直到发现了这部片子——
一部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产儿童科幻电影。
国内“怪鸡片”鼻祖、鬼片鼻祖、精神污染大师。
童年最可怕的噩梦,中国特色险恶恐怖儿童文学的先驱。
以上所有标题均献给这部电影——
别介意6分评分,作为一部“怪异电影”,绝对是9分神片
疯狂的兔子]。
来吧,我们一起欣赏这部精彩的影片。
儿童鬼片
本片是鬼畜系列的鼻祖。
但在鬼片出现之前,它确实是一部严肃的儿童电影。证据之一是。
据当年受到精神污染的孩子们声泪俱下地控诉,他们除了遭受电影频道反复播放的折磨外,还遭受着学校组织的集体观影的折磨!(?)
真是太疯狂了!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已经健康成长了。
另一个证据是。
它出自同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编剧张志禄(和上期霹雳贝贝])之手,同一个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儿童电影制片厂”制作这部影片的初衷,大概就是为了让祖国的花朵不要沉迷于游戏。
于是乎,大家的童年影子都来自于一张游戏碟。
故事是这样的:
故事以女主角小学生然然的视角展开,她先是在地铁站失去了弟弟豆豆,不久后,一位陌生的叔叔预言“外星人要来了”,并逐渐卷入一场诡异的校园群体邪恶事件。
我觉得所有的叙事都在为《痴迷与残暴》的高潮做铺垫。
但从一开始就很奇怪。
比如影片开头的地铁站:未来世界,上海徐家汇站。
深蓝色调的地铁隧道,低保真的末日科幻感。地铁嘈杂的轰鸣声中,传来机械女声“电话占线”。
一个身影摇曳地从车窗闪过,忽隐忽现,一张巨大的《疯狂兔子》海报占满了整个车窗,又迅速消失。
又或者,那并不是人形,而是……兔子?
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整个地铁站空间扭曲翻滚,电影片名《疯狂兔子》浮现。
从这部经典恐怖电影的开头来看,完全很难相信这是一部“心灵美”的儿童电影!
然而镜头一转,就变得童真而温暖。
影片的男女主角——小学生然然(由曾出演《小龙人》的柳田饰演)和她的邻居的哥哥豆豆,正在进行小提琴和钢琴的合奏表演。
演出非常成功,结束后两人回家就开始“专业地互相夸赞”,一边热情地互相夸赞,一边往地铁站走去。
这个扭曲的地铁站空间再次吸引着孩子们。
就连两人的身后,也隐藏着一片充满鬼片似曾相识感觉的迷雾埋伏。
然然什么也没发现,豆豆却盯着车站里的疯狂兔子游戏广告,陷入了沉思,再也动弹不得。
注意!50美分的特效随处可见。整部电影的特效花费了50美分,多一分钱就太多了。
(——划掉,其实这部片子拍了180万,在当时是一部“卖座片”)
一只和兔八哥兄弟长得很像的兔子在闪闪发光的特效中从飞机里钻出来飞来飞去,吓得豆豆目瞪口呆。
然然一没注意,一回头,豆豆已经不见了。
“大白天的,居然有人在地铁站绑架孩子!”冉冉气急败坏,向路人询问。
(路人神现身,刚才明明是空荡荡的地铁站)
这时,一位长得有点像老爱因斯坦的陌生大叔神经质地向然然预测道:
“外星人来了!也许你的弟弟被他们绑架了!”(??弟弟你剧透了)
冉冉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好吧,从那之后,情节开始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比如,几天前,一个叫李大米的小孩转学了。
很明显,豆豆换了发型和眼镜,但他看上去就像一个严肃装腔作势的小学生,走路时鼻子翘着,没人认出他。
比如,该医院收治了一名在一年内丧失记忆的“犯罪嫌疑人”。
经进一步调查,原来此人是航天局安全部派来执行秘密任务的特工。
负责调查豆豆失踪案的侦探叶云看上去像个主角。
他找到了那位疯狂的科学家,也就是影片开头的怪叔叔爱因斯坦,他搜遍了怪叔叔的诡异实验室,却一无所获。
不久,他又被调往宇航局神秘的UFO部门。
原来,宇宙局已经察觉到外星势力的入侵,为了避免恐慌,宇宙局对UFO消息予以驳斥,并派出特工秘密调查此事。
结果,两名被派出去的特工都失去了记忆。
只好把叶云侦探叫回来,继续寻找那个从迷雾中走出来的神秘外星小孩(?)。
这边的搜捕只是一片迷雾,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线索。而那边,转校生李大美已经用一张游戏光盘,引起了小学生们的集体歇斯底里。
我不知道它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还是在光盘与光盘之间传播。
你只需要打开疯狂兔子游戏,尽情享受,当你到达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时,屏幕就会变黑。
(该死的消费主义陷阱!)
这就好比你在看一部爱情剧,两个人眼看就要接吻了,或者你在追一本悬疑小说,眼看案件就要破了,却被告知必须付费才能继续看。
那么,疯狂兔子游戏的赚钱策略就是:大喊咒语“疯狂兔子!”五次。
喊完之后次元壁就破了
小学生们怎么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呢?他们一定会大喊大叫,喊完之后才发现,自己中计了,没办法,只好跟着大家一起努力,一起疯狂。
那么,那么,现在我们来谈谈大家一直想念和忘不掉的鬼畜部分,而且一提到它就心惊胆战的部分——
其实特效很差,手法也不是很精妙,就是一群黄皮肤小孩一边喊“疯兔子”,一边摇晃镜头而已。
唉,都是因为我小时候Bilibili上没有鬼畜板块。
我甚至怀疑后来的《西游记续集》等鬼片一定是受到了这部电影的启发。
总之,诡异的音乐,扭曲的影像,混乱疯狂的人群,以及不断的翻滚,扭曲,倾斜。
这群小学生在教室里疯狂玩耍、在街头跳舞、在超市里行为怪异。
它已经成为了一幅不适合一代幼童身心的画面。
当时并没有弹幕预警,太突然了。
这难道不是一部儿童片吗?怎么就发展成这样了?
我真的无话可说了,现在想想,只能说国内的儿童邪教好大好牛啊!
静谧的疯狂
鬼故事讲完之后,故事会如何结束,暂时还不能确定。
我的意思是,当你长大后再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它实际上相当可怕。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会被地铁里走失的孩子的神秘情节所吓到,当其他孩子都“疯狂兔子”时,我也会被吓一跳。
但当我以成年人的身份再次观看时,却觉得这部电影处处都充满了怪异和疯狂。
正如一开始然然和豆豆背诵的那首颠倒的歌、黑色的童谣:
“路是东西南北的,我出门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在咬狗,我抱起狗就拿砖头打它,结果砖头却咬了我的手。”
“太奇怪了,太奇怪了,一只麻雀踩死了一只老母鸡,一只蚂蚁身长三尺六寸,一位老人坐在摇篮里。”
哇,看了五遍,有感觉了。
因为奇怪所以奇怪,因为奇怪所以奇怪,这是一个“颠倒”的图像世界。
一只狗撞到了一块砖头,一只麻雀踩死了一只老母鸡,一位老爷爷坐在摇篮里。
和大林宣彦的鬼屋]里钢琴吃掉女孩、西瓜变成人头然后吃掉屁股不放手、人体淹死在香蕉堆里的地方很相似。
就像一场梦。
《疯狂兔子》整部影片充满着如梦似幻的迷茫与光怪陆离。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打着伞的怪异科学怪人大叔,寄信时在街边邮箱上贴邮票等。
当一对年轻夫妇提醒他时,他给出了不着边际的回答:
“数据不对,差点就出来了。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了,你知道吗?我的狗是不是白白死了?还会有更多的人失踪,你安全吗?你还是回家照顾孩子们吧,不然就太晚了。”
什么???......
马上就要举行小学生发明大赛了,这时一个同学在街上买苍蝇。
它必须是活的,重量超过0.9克,器官完整。
在他的疯狂想法中,他想利用苍蝇来实现自己当杂技团团长的梦想。
第一个节目是把苍蝇绑在邮票上,让邮票飞起来;第二个节目是把苍蝇放进乒乓球里,让乒乓球自由滚动。
啥???又......
老师在讲台上热情地展示了某届世博会的展品图片:一棵结有13000颗西红柿的大树。
随后尸体由台下李大米同学操作转盘变成了漫画。
李大米肯定在想:老师,你怎么能比我还夸张呢?
外星人效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奇迹”:
被宣告脑死亡的男子复活了,大家都涌到门口,吵着要回家。
警方抓获了不少小偷、强盗,其中一半自称“我是希伯的疯狂兔子!”
......
一直有人说国产恐怖片中没有洛夫克拉夫特式的克苏鲁电影。
但我越想越觉得,【疯狂兔子】是最接近洛基式恐怖的那种电影。
典型的难以形容的恐怖。
周围的所有人都在一股未知力量(在本片中即为“疯兔”咒语)的影响下逐渐变得不正常、疯狂、邪恶、神秘。
难以置信的恐惧与邪恶在空气中蔓延,无可逃避,在空气中蔓延开来。
集体陷入了一种安静的疯狂。
寂静与随时即将爆发的高潮冲突,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氛围,构成了影片的恐怖灵魂。
这是最先进的恐怖电影模板。
谁会想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也会拍摄一部儿童科幻电影?
(张志禄你厉害啊!儿童电影制片厂!你看我的膝盖,跪的够标准吗?)
不管怎样,小时候被吓到哭是很正常的事。现在看的时候我觉得很恐怖。
当然,幸好导演没有忘记这是一部儿童电影。
于是,电影最后以“爱情和友情”的名义还原了这一结局。
转校生李大米正是在地铁站失踪的小男孩豆豆,也是迷雾中发现的“外星小孩”。
原来,外星人启动了“希伯计划”,绑架了豆豆,对他进行了洗脑,并把他扔进了校园。
他们用疯狂兔子游戏盘给小学生洗脑,然后占领地球,不得不说外星人的想法跟地球人很像。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从头开始,祖国的嫩芽不能放过。
无论如何,外星人万万没有想到,地球的孩子们竟然拥有一种对抗洗脑的秘密武器,叫做:友谊。
当孩子们围住然然并砸碎了她的小提琴后,然然哭得梨花带雨,伤心欲绝。
小学生们感动之余又愧疚不已,他们居然克服了外星人的脑电波,恢复了理性。
失去外星人脑电波的豆豆变成了植物人。
最后在怪人的操控下,然然利用“友好”的同学关系帮忙破译了疯狂兔子游戏光盘中的密码,豆豆苏醒过来,变回了好邻居弟弟。
外星人被一种他从未听说过的叫做“友谊”的东西打败了,于是垂头丧气地逃走了。
临走之前,我还要狠狠地说几句:哼,地球人,别以为你们有多了不起,等我们破译了“友谊”这个词,我们就会回来杀我们的!
哼,臭外星人,这么多年了,都没见你回来!期待第二部啊!
异化的媒介
最后再说几句。
本片虽然定位为儿童科幻片,但却以真实恐怖片的风格拍摄。
除了前文提到的疯狂兔子法术带来的难以言喻的集体恐怖之外,另外可以提一下的就是利用日常生活的陌生化来营造恐怖感。
事实上,熟悉但稍有不寻常的事物就会引起心理恐惧。
《疯狂兔子》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但却充满了日常生活。
比如一开始的徐家汇地铁站,比如广告牌、游戏碟片、最常见的可爱兔子形象、丑陋的面具、电话铃声、甚至电脑上的旺旺贴纸。
我看到一位上海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问题,只是感觉很熟悉。
主角们也都是学音乐的孩子,他们出现的地点明显就在我家附近,我甚至在电影中发生疯狂兔子事件的电脑上贴了好几张一模一样的贴纸。”
进而-
引自“我们小时候到底看了什么? 不退款”,BIE
“日常生活中我周围都弥漫着恐惧的感觉。”
就如影片中那只能够从二维平面钻出来的兔子一样,来自日常生活的恐惧是能够从图像的世界直接跳入人们内心的恐惧。
影片采用录像带作为媒介来呈现恐怖元素,也让人想起了日本的恐怖电影。
比如《午夜凶铃》。
一盘录像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瘟疫”式的恐怖,以及贞子从电视里爬出来的跨媒体、颠覆性的恐怖。
或者更早一点,柯南伯格的《录像进行曲》(这部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午夜凶铃》)。
这个世界已经被媒体所占领,普通人深陷其中(影片中脑瘤的隐喻)无法自拔,我们都被影像的幻觉所控制!
至于【疯狂兔子】。
劝告孩子不要沉迷于电子游戏确实看起来有些过时。
但是外星人绑架+大众媒体入侵洗脑。
这也可能是一部以令人震惊的方式呈现科技危机的先锋国产电影。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