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五周年嘉年华:少前宇宙的重磅信息与研发进度披露
随着IP价值不断被提升和验证,游戏界近年来也开始构建自己的IP宇宙,尤其是那些想象力和创意兼具、被年轻人广泛接受的二次元原生游戏,在IP扩张之路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玩家自制的《一眼看懂二次元手游圈》榜单中,长期位列“二次元中坚力量”前列的《少女前线》也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培育出了优质丰厚的IP土壤。去年周年庆典上,三八网络一口气公布了四部《少女前线》IP矩阵新作,迈出了少女前线宇宙的第一步。
如今,一年过去了。在5月2日举办的《少女前线》五周年嘉年华上,更多关于《少女前线》的重要信息和研发进展、《少女前线2:上映》、《少女前线:云图》、《逆转崩坏:面包房行动》等作品被陆续披露,让大家共同见证少女前线宇宙的发展与成长。
1、从单一游戏到IP矩阵,这家仅有300多人的二次元厂商为何敢独自打造少女前线宇宙?
三宝网络默默开发运营《少女前线》这么多年,也只有这一款游戏,却能在去年的嘉年华上一次性公布四款全新《少女前线》衍生作品,摆脱对单一产品的依赖,跃入多产品矩阵的研发规划,这与三宝从始至终对 IP 实力的积累密不可分。
《少女前线》五年前上线之初便展现出优秀的IP潜质,独特的二次元军事题材、硬核却又策略深刻的战棋玩法深深俘获了众多二次元和军事爱好者的心,上线一个月内注册用户就突破百万。
少女前线IP本身相对丰富饱满的世界观和故事线,是吸引玩家、让少女前线得以创新的最重要资产。少女前线的故事本身,只是整个世界观的一部分。早在《面包女孩》发售时,少女前线前后30年的故事就已经铺垫完毕,更多的时间线空白等待着三宝去填补。
玩法方面,作为一款少有的策略要素多于训练要求的游戏,C-Like+象棋类玩法让《少女前线》拥有了极高的抗无聊性,“一杯茶,一包烟,光头洞洞打一整天”是玩家的常态。
运营五年间,三宝根据玩家需求增加了很多有趣的新玩法,让玩家感觉玩《少女前线》就像在玩七八款游戏。玩家对这些特色玩法表现出的高热情和研究兴趣,也让三宝在“二次元+策略”的基础上有了更多值得挖掘的细分领域。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三宝将这些特色玩法提炼出来进行拓展和丰富,于是就有了传承《少女前线》Q版人物、休闲玩法的《云图计划》,传承《少女前线》正经剧情、硬核玩法、沉浸式体验的《少女前线2:追击》等等。
宏大的剧情加上延伸性极强的策略玩法,为《少女前线》营造了良好的内容基础,也是三宝敢于在《少女前线》开四局的前提。
正是这种多年来稳定的内容输出,让《少女前线》在国内收获了众多硬核、黏性极高的玩家;在海外,《少女前线》的表现更是一马当先,在全球范围内奠定了其影响力。
例如,在有着兵役文化的韩国游戏市场,《少女前线》的军事题材引发了巨大的火花。2018年1月,《少女前线》在韩国上线后迅速击败国民游戏《天堂M》夺得韩国App Store畅销榜第一名。这是国产游戏首次在韩国游戏圈夺得第一名,一度引起韩国本土厂商的恐慌。
而在二次元的发源地日本,《少女前线》也获得了不俗的反响。日服官服开启预购两个月内,预购量就突破70万,这在当时的日本游戏圈极为罕见。上线后更是占据了日服各大榜单第一名,大批玩家蜂拥而至,短时间内取得了100万次下载的优异成绩。
此外,《少女前线》在台湾、香港等地区也大受欢迎,即便在二次元文化不是很浓厚的美国,也有着大量受众,市场上还流传着美国大兵在执行军事任务时玩《少女前线》的消息。
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三宝也在不断探索泛娱乐,通过线上线下合作的方式推广《少女前线》。
在线上,《少女前线》与苍翼默示录、崩坏3、DJMAX等多部游戏、动画合作引流,将《少女前线》的品牌文化带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游戏也尝试以多种娱乐形式布局自己的泛娱乐生态,比如播放量超过2500万的泡面节目《少女前线:娃娃剧场》,以及已连载24集的官方漫画《少女前线-娃娃歌》,电视剧也将于今年正式开播。
在线下,更多场景化的互动元素被运用,在国内外玩家中形成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
比如开业的主题咖啡厅就吸引了众多玩家的热情,这些带有浓厚游戏元素的社交场景,为玩家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同时突破了社交次元壁,将世界各地的玩家聚集在同一个现实空间。
此次在上海、东京举办的主题交响音乐会,通过音乐和艺术对IP进行升华,在线上线下给每一位玩家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少女前线》还进一步拓展了IP的联动对象和推广模式,并与亚洲航空合作推出“痛点飞机”,让游戏以意想不到的现实场景与玩家见面,引发国内外广泛讨论。
通过这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玩家与游戏的羁绊进一步加深,多样的互动玩法也让大众看到了这个IP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最终形成了《少女前线》深厚的IP文化底蕴,玩家的忠诚度和粉丝创作热情与日俱增,这些都是《少女前线》能从爆款成长为IP的原因。
2. 全新衍生品服务原作世界观,传播少女前线魅力
三宝在产品细分市场布局上也给玩家带来惊喜。
这四款全新衍生产品看似进攻不同方向,实则不忘少女前线“2D+策略”的核心玩法理念。
基于这个共同点,诞生了从2D战术棋类进化到3D战术棋类的正统续作《少女前线2:追击》;《少女前线:云图》采用Roguelike玩法,以策略养成为主给玩家带来新鲜感;《少女前线:未讲述的故事》是一款由粉丝制作的像素解谜游戏,引入了翻滚、地牢等战斗机制;而云母组重制了早期粉丝单机作品《面包房少女》的《逆转崩坏:面包房行动》等。
虽然大多都是策略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四款产品在玩法环节不仅不构成竞争关系,反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这些游戏在剧情、风格、上线平台、发售时间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每款游戏都服务于少女前线的整体世界观,每部作品都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这个宏伟的世界。
比如从剧情上来看,《少女前线:云图计划》讲述的是战术人偶加入格里芬之前的故事,是《少女前线》的前传;而《少女前线2:放逐》的故事则是从不再陪伴格里芬的指挥官选择告别过去,进入污染区,成为带领战术人偶完成委托的“赏金猎人”开始的;至于游戏重制版《逆转崩坏:面包房行动》,则将时间线拖到了《少女前线》30年后,故事围绕着新的主角和事件展开。
因此,虽然都是在同一个世界观下,但各自扮演着“巩固过去”与“描绘未来”的角色,环环相扣,让少女前线的故事更加完整。
如果一个战术娃娃出现在多款游戏中,玩家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她的过去和未来,这与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一样令人着迷。
近几年,国内单人游戏领域正在蓬勃复兴。以手游起家的三宝网络,也为自己的单人游戏愿景布局了《逆转崩坏:面包房经营》和《少女前线:不为人知的故事》两部作品。前者是云母组初衷的重制,加入了很多当时因为技术原因未能实现的玩法机制;而后者更像是一次大胆的放手尝试,以大片般的诡异写实竖画风,结合经典隽永的2D像素解谜,为驻扎“策略”位多年的少女前线IP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说,在IP衍生品的发展策略上,三宝并不是简单消耗《少女前线》多年来积累的IP红利,而是根植于自身“二次元+策略”基因,用源源不断的新IP矩阵产品丰富原作的世界观宇宙,并用紧密相关却又各有所长不同方向的衍生品满足玩家的差异化需求。
总结
如今,三宝网络从当初七八个人的粉丝俱乐部,成长为拥有三百人研发、发行为一体的老牌二次元厂商。《少女前线》作为原生游戏IP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让三宝在各大公司纷纷入局二次元市场的大环境下依然屹立不倒,甚至凭借巨大的潜力吸引了腾讯的投资。
而如今,《少女前线》日渐成熟丰满的IP宇宙矩阵,正一点点地向外界散发着《少女前线》故事的魅力。
——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立即关注我们——
- - - - 结尾 - - - -
行业交流/行业新闻/商业合作:
请加微信cxx2744或者yukochan97
加入“手游说事”微信讨论群:
请添加群主微信:curab_b或者yukochan97
内容贡献:
请发送电子邮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