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社交中心的载体不止手游,虚拟形象打造内卷严重
你以为自己对第二维度了解很多,但你可能真的不了解它。
在手游成为二次元世界概念下最“值钱”的领域之后,现在只要提到二次元世界,必然会联想到二次元手游,似乎手游已经成为了二次元世界最核心的内容载体之一。
众所周知,手游本质上满足了二次元文化的社交需求,不仅能成为社交话题,让玩家在不同的社群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手游本身也可以称得上是交友的载体,或者说是连接个人标签与玩家社交关系的中心枢纽。
这样看来,二次元社交中心的载体,并不一定要是手游,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带有圈子概念的媒体已经站稳脚跟,比如Lofter、网易云音乐、番外园、米花石等,但二次元社交需求的风口还远未饱和。
创造虚拟形象的内卷化比想象的更严重
《Vyou》上线的时机相当微妙,去年11月正式上线。按理说,二次元风口应该已经过去了,现在再挤进这个赛道,得翻过很高的墙。然而,这款既是手游又是社区的APP,却确实逆向而行,在敌对阵营中开花结果。
目前,《Vyou》以9.2分的评分位列TapTap新品榜第六位,作为一款同时具备内购和游戏功能的APP,其定位和表现可谓不凡。
这是一款整个玩法就是“创建角色”和“拍照”的应用,不过这样说的话,它又显得太过普通,普通到不值得专门写一篇文章去研究它。
“Vyou”绝非是一款简单的“创造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的工具,因为造人、拍照并非它的手段,而是最终的目的。
如果是游戏的话,无论人物设计得多么精妙,服装动作设计得多么像穿在身上的人民币,在现实中永远都买不起。但最终还是要归结为数字。玩家需要利用服装带来的属性加成,在游戏中为自己谋求更多的资源,哪怕这些资源本身就是服装。
“Vyou微你”的宗旨是展现自我的二维美学,间接的展示自我。
其实它的造型并不算特别,发型和服饰也非常有限,客观来说它的精致程度无法和现在的重工业商业游戏相比,在自由度方面它胜出。
首先我们来看看角色的创建流程。五官的自由调整,加上日系漫画里能看到的典型发型,以及服饰本身的搭配,有偶像、哥特、JK、街头等多种风格,搭配出来的效果非常二次元。而且因为妆容、发型、服饰都有自由定制功能,所以最终可以设计出很多带有明显边缘感的形象。
无论意图如何,玩家目前仍然很欣赏角色创建中的各种彩蛋。
事实上,宣传视频中的一个造型就是官员自己设计的。
摄影是另一大亮点。《Vyou》设定了大量的场景、动作甚至自由镜头,可以随时拍摄,让每一张照片的姿势都不一样,完全是个性化的设计。
此外,APP还专门设置了面部捕捉和麦克风功能,玩家几乎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vtuber形象。
其实《Vyou微尼》官方早已明确了这些使用场景:展示个人二次元形象、在社区广场拓展圈子、替代虚拟主播的live2d动作捕捉功能。
这看上去确实很有创新,但如果真的如此,“Vyou”也只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噱头而已,依然不具备支撑长期运营的社会基础。
这一波,是在五楼
当然,这是一款上线仅半年的新产品,能够走多远还无法说清楚,但它确实有一些优秀的特质,可以保证它在二次元这个拥挤的赛道里,成为最“有学问”的一员。
《V优薇妮》精准击中了小二次元圈层的“生命线”——能还原圈层内的OC。
所谓OC(Original Character),就是原创的角色/人格。OC圈就是培养、购买、摆设OC的圈子。养OC跟养娃一样,经历了从养个几千块钱的BJD到养个自己能画的纸人这个降级过程。前段时间70万OC事件,让这个圈子浮出水面。
设计圈青睐的画风通常有以下几种,百度百科称之为“像人物杂志封面一样精致的平面画”,我称之为“贴纸画风”,追求精致的“娃娃感”和“洋娃娃感”,人物设计越华丽,价格就越贵,大致相当于现实中小裙子的价格评价,反而不太注重人物造型、透视等基本功。
同时,既然是专属小众圈子,就必然有“圈内明星”,圈子艺人拥有的粉丝越多,作品的市场价格就越高,这就是圈子社交属性的价值。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这种视觉效果极其华丽,元素丰富的昂贵角色设计。
“Vyou微你”所在的第五层级,是能够高度还原OC风格的自由度。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Vyou微游》中玩家们拍摄的各式OC风格照片——
这些精致的妆容、贴纸风格以及低饱和度高曝光度的滤镜确实极其符合设计圈华丽精致的审美。
不管怎样,绘画这门技能本身很难普及到圈内每一个参与者,相比于原先的设计圈,大部分募集设计的玩家只能向画师购买设计图。而现在,参与“Vyou微游”的玩家可以各自养活自己,创作属于自己的OC角色,这才是这个APP存在的基础。
而这还只是开始,事实上,圈子的社交规则几乎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进“V有微博”。
目前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在Vyou中都能找到,比如创造角色的画师“妻子”、维护角色的“母亲”、宣告角色主权的“自定”。玩家在公开发布的创作中,也经常会撰写角色的设定故事。
左图为“Vyou微友”,右图为坂本龙一平台的OC设定
由于Vyou提供了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创作模板,玩家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根据个人的视觉风格,做出完全不同的创作。而那些在角色塑造和拍照方面更擅长的玩家,自然就是圈内的“高手”,受到其他玩家的“崇拜”。
事实上,在设计圈的众多设计风格中,确实存在一种风格叫“色块设计”,是只有色块而没有线描的拼贴风格。甚至还有“拼图游戏”,其图片文件里包含各种配件,可以自行拼贴,也算是变相的“拟人化”。这也可以说是“Vyou微你”被设计圈接受的产品逻辑基础。
再进一步,与“V你未奈”对应的圈子生态,也能够轻松向vtuber生态迁移,他们在画风上也有交集,都抱有“展现二次元的自我”的宗旨。
B站up主整理的百大vtuber排行榜“绝对不是dd”
永恒的产品盲点:如何提高玩家参与度
显然,Vyou与常规的二次元社交产品毫无关系,而是与二次元游戏同根同源,本质就是“去掉无用玩法,只保留社交圈”。
这听起来确实简单、粗暴、容易,但为了达到这一步,整个市场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摸索。
在曾经遍地开花的二次元APP中,有些确实是以社交为导向的,已经把重点放在让用户自己生产UGC内容上,包括手绘、COSPLAY、贴纸创作等,经常邀请知名的cosplayer入驻,有的甚至由圈内大咖创办,不少还拿到了天使轮、A轮投资。这些什么都有的APP,却缺少了最关键的东西:参与感。
要么创作成本太高,要么没有圈子生态支撑。总之,无法参与创作就意味着无法展现自我。这类APP无法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为二次元玩家增加有价值的标签,所以大部分在两三年后就销声匿迹了。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如今以建立新圈子为方向来考虑在二次元市场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圈子本身就是玩家们定义的,当初产品作为圈子的载体纯属偶然)。所以《V你为妮》选择坚持建立圈子,足见其很有学问。
设置圈子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二次元属性,也就是说可以帮助你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当玩家聚集在这个标签下时,就能会心一笑,获得认同。
Vyou微游还提供了圈内OC创作、vtuber形象设计、表情捕捉等廉价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圈内玩家的生产力,这种向二次元产业链上游靠拢的定位,完全可以形成对其生命力乐观预测的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V你》也在试图叙述一件事:二次元市场依然是一片充满未知的沃土,正如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创业活力一样,二次元领域还远未形成稳定的格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