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推动日本动画产业变革,产值大幅增长
中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不仅是日本动画创作新浪潮的主要推手,也带来了日本动画产业格局的巨大变化。
虎嗅网络 | ACGx
标题图片/ 红色贝壳中的潘多拉
近日,日本动画协会每年发布的《日本动画产业报告2016》正式发布,该报告内容包括2015年日本动画产业数据、一年来日本动画市场的发展趋势、动画内容制作市场的变化、以及日本动画未来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前景等。
日本动画产业蓬勃发展
在《日本动画产业报告2016》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动画市场整体产值(包括音乐、衍生周边、活动等)大幅增长,相比2014年增长了12%,总产值已达18255亿日元(约合1183亿元人民币),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日本动漫产业的产业结构
这与2014年日本动画产业的情况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一幅图景。2014年,日本动画产业虽然也实现了增长,但也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以至于很多日本动画从业者感觉到了产能已到达极限的危机感,甚至提出了“2016危机”的概念。
到了2015年,虽然这些发展瓶颈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但日本动画产业因商业模式的转型正逐渐走出低谷的阴影,以网络发行市场为代表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让原本“注定失败”的日本动画产业“迎来了好局面”。
其中,来自中国的资本成为逆转的关键。
来自中国的资本力量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对日本动漫市场最为关注和热情高涨。
日本动画产业的海外销售趋势
一方面,这些中国公司购买了大量日本的动画播放权。
此外,由于中国政府对在华上映的外国动画数量有限制,中国企业往往会大量购买日本动画的播放权并预留,而且其给出的购买价格“异常高”。
国内网络动画公司-辉盟动画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也在进入日本市场。例如,辉盟动画正在进入利润率较低的日本动画制作行业,也参与了部分日本动画企业和项目的投资;腾讯、优酷土豆、爱奇艺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推动一些中日动画项目,不仅有中日合拍,也有日本动画制作公司纯OEM的案例。
可以说,中国资本的大举进入不仅是日本动画新一波创作热潮的主要推手,也带来了日本动画产业格局的巨大变化。
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报道仅提到了2015年的数据,而2016年中国企业对日本的资本投入远大于2015年。例如前文提到的辉盟动画甚至在2016年就投资了日本动画策划制作公司ARTLAND。这些中国企业之所以想进入日本动画市场,主要还是想借助日本动画产业的实力弥补中国本土动画产业的短板。
首先是动漫内容的竞争,由于日本动漫内容在中国受到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的高度认可,他们更愿意选择日本动漫内容。
因此大量购买日本动漫内容可以有效吸引用户注意力,为平台导入相对精准的流量,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影响力。
从前有座灵剑山日文官网
此外,随着IP概念在国内日渐火爆,资本市场尤其明显地更加看重IP所代表的价值,而动漫是提升IP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中国本土动画制作团队的制作能力与日本动画还存在一定差距,性价比依然不高,加之“中日合拍动画”的概念更容易实现IP增值,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日合拍”动画项目涌现。
此外,通过与日本动画公司的合作,中国企业还可以学习日本动画制作公司的业务组合策略,通过制作日式风格的动画,并运用合作过程中学到的动画项目运作方法,最终寻求在中国市场的新突破。
因此,尽管中国动漫市场存在盗版、政策、流程不透明、审查严格等诸多限制,但不少日本动漫企业还是十分渴望与中国开展进一步的合作。虽然日本的动画制作模式有沦为劳动密集型“动画工厂”的风险,但毕竟对于已经遭遇行业瓶颈的日本动画产业来说,更多的中国企业涉足这一领域仍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相比购物,我们更需要产业升级
从市场规模来看,日本动画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动画热潮,无论是1963年的《铁壁阿童木》、1975年的《宇宙战舰大和号》,还是1995年以后出现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幽灵公主》《宠物小精灵》,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动画热潮,都是由几部核心动画作品引领的。
但与前三次是由“动漫作品”引发的社会现象不同,第四次动漫热潮是由中国资本外流引发的。
国内也出现了类似《一课一练》这种饱受诟病的动画片。
这次动画热潮带来的好处就是,未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中日动画公司的合作,也会有更多的日本动画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于中国的二次元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在已经上线的“中日合拍”动画作品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因为没有中文配音而导致制作中断、剧情改变等奇怪问题。这些情况对于中国动画市场来说,都不是好事,甚至中国二次元用户也对这些日本制作的“国产动画”失去了热情,影响了资本对动画市场的长期信心,也影响了中日两国动画产业未来的发展。
所以这一轮动漫热潮不只在日本,在中国也同样火爆,这次深度的国际合作对于中日两国的动漫产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突破日本动漫的产业瓶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动漫产业的产业生态。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股热潮而过于乐观。中国资本的投资热潮总是一波一波,在二次元内容平台被互联网巨头因布局而瓜分之后,动漫IP内容成为了新的投资热点。换言之,这些由中国资本引进或中日联手打造的IP,在中国市场还处于完全依赖资本的阶段,其自给能力仍不足,目前的策略并非长远之计。
网络时代,观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恐怕很难产生现象级、能够带动大众的内核作品。
但对于中国动画产业来说,这次难得的动画热潮可以作为扩大产业规模、实现产业升级的契机。一方面可以让这些IP依托中国庞大的二次元市场实现极致的变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的内容创作者针对不断变化的受众口味,创作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动画作品。这才是中日两国动画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