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健康与身材焦虑:健身能否消除男性的困扰?
对于现代人的健康,网络上常见的一个调侃就是,现在很多人的健康问题就是控制不住饮食、迈不动腿、对自己胖的外表神秘自信。然而有的人坚持健身,却总担心自己太瘦。
健身无法消除一些男性的身体焦虑
近年来,关于男子气概的讨论非常热烈。无论我们怎么坚持男子气概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品格,但大多数人对“男子气概”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想到强健的体魄。最近流行的一些“养育男孩”的提案,往往把体育课放在首位。
根据动物行为学理论,男性体型和肌肉是一种感官刺激。人类天生被强壮的身体所吸引,并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配偶价值或战斗力。企业和媒体可能已经学会利用这种刺激来操纵我们的本能。
性感男模变身“肌肉男”
1993年,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家哈里森·G·波普与他的研究伙伴在《综合精神病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报告称9名身材魁梧的健美运动员都认为自己很瘦,甚至在热天穿上厚衣服,以免别人看到他们“细细的胳膊和腿”。
1999年,波普的研究团队在《饮食失调症》(Eating Disorder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有趣的研究。研究人员收集了近30年来最受儿童欢迎的人形玩偶——美国大兵、卢克·天行者、金刚狼等等,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形玩偶的体型越来越结实,肌肉线条也越来越清晰。例如,如果将金刚狼玩偶的身高放大到175厘米,它的上臂围就会达到80厘米!
你或许会说,虚构的形象天生就带有夸张的成分。对此,Pope 等人对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研究。他们找到了 1973 年至 1997 年的《Play Girl》杂志,对比了杂志插页中的裸男照片,并根据杂志上标注的模特身高体重和目测的体脂,估算出男模的肌肉量和肥胖程度。结果发现,20 年来,《Play Girl》中的帅哥逐渐变成了“肌肉男”——随着时间的推移,杂志越来越喜欢启用肌肉男模。与 1973 年的男模相比,1997 年的男模减掉了约 6 公斤脂肪,增加了 12 公斤肌肉。
人工铸造的超级阳刚之气
古代“男子气概”的典范——古希腊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肌肉男——如果放在今天的健美比赛中,可能会被一些人嘲笑肌肉太少,脂肪太多。如今,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食物营养和药物的出现,尤其是人工类固醇激素,使人类的肌肉量和运动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类固醇对肌肉的影响并不统一。男性体内的天然类固醇水平高于女性,因此他们不仅肌肉更多,而且肩膀、上臂和斜方肌(颈部底部和上背部)也更强壮。此外,那些使用类固醇的人在这些部位的肌肉特别发达,波普称之为“超级男性”形象。
肌肉发达的“超级男性”形象 Baki
动物行为学中有一个经典概念——超常刺激,指某些夸张的感官刺激,能让动物着迷,做出比“正常行为”更激烈的反应。比如雄性绿豹纹蝴蝶(Argynnis paphia)被雌性蝴蝶扇动的翅膀所吸引,但如果用极快闪烁的光斑冒充雌性蝴蝶,吸引效果更佳。雄蝴蝶为“二次元美色”而疯狂,哪怕闪烁频率高达每秒140次,是正常的14倍!
在主流媒体中,那些需要借助人工荷尔蒙甚至是Photoshop才能达到的“超级阳刚”男性形象也成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这些形象就像快速飞舞的“二维”蝴蝶,比普通人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肌肉成瘾综合症
值得强调的是,现代人可能被超刺激的人体形象所包围,这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Pope 和他的研究伙伴对健身爱好者进行过多次调查,发现他们虽然看上去身体状况良好,但实际上很多人都陷入了心理健康危机。除了开篇提到的“担心自己太瘦”之外,有些人花太多时间锻炼,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甚至造成了运动损伤。前文提到的人工类固醇,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严重威胁(如脱发、肝脏受损、男性睾丸萎缩等)。
波普将这些心理症状统称为肌肉变形恐惧症 (Muscle Dysmorphia),是身体变形恐惧症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又称身体畸形) 的一种。
虽然我一直在锻炼,但我总是担心自己太瘦 anotherlookmedia
很多男性也承认自己在饮食方面有问题,会强迫自己不吃东西,或者突然失控暴饮暴食,然后呕吐。如果这些心理症状出现在女性身上,你很可能会举手回答:这是一种“有名无实”的心理疾病——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又称饮食失调,常见形式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
饮食失调与人们对身材的焦虑息息相关。但似乎很多人以为只有“爱美”的女性才会担心吃得太多变胖而患上饮食失调症。其实,一些男性也有同样的担忧。
男性外表背后的心理健康
波普认为,男人之所以担心自己的肌肉,是因为媒体中“超级阳刚”的男性身体形象要怪就怪了,就像身材苗条的模特和女演员让很多女性痴迷于减肥一样。
不过男性的情况与女性有两大不同。首先,很多“超级阳刚”的男性身材其实需要外用类固醇才能达到,但媒体刻意忽略了这一点。呈现给普通人的信息是,只要刻苦训练,在饮食上有自律,就能成为“超级男子汉”。这给很多男性带来了焦虑和挫败感,增加了肌肉成瘾综合症的风险。健身和整形相关行业有意无意地利用了这种焦虑。毕竟,担心自己不够“阳刚”的男性越多,健身房的课程就卖得越多。
第二,社会要求“男子气概”,很多男性不敢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男人不爱哭,谈论自己的心理疾病会显得太懦弱,而说自己担心自己的体型,可能更尴尬。
很多肌肉成瘾症患者,表面上看起来很健康,大多数人也把他们视为“男性气概”的代表。可谁曾想,在“男性化”的外表下,或许隐藏着难以言说的伤痛。
参考
1]Pope Jr HG, Katz DL, Hudson JI. 108名男性健美运动员的神经性厌食症和“逆向厌食症”J]. 综合精神病学, 1993, 34(6): 406-409.
2]Pope Jr HG, Olivardia R, Gruber A 等. 从动作玩具看男性身体形象的演变J]. 国际饮食失调杂志, 1999, 26(1): 65-72。
3]金新红,金亚红.肌肉成瘾综合征:一种新型心理障碍?J].心理科学,2016,39(1):239-244.
4] 菲利普斯·蒲柏、奥利弗·迪亚著,丹·唐墨译.男人的美丽与悲哀:对“大男子主义”情结的分析.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