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手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借鉴到反向输出
俗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二次元手游作为当下中国手游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类,历史悠久。移植、抽卡、氪金、“手机里的老婆”,二次元这个特殊的品类,在遇到手机平台后,幻化出了不少魔力。
虽然2D手游的起源肯定是日本,但这一品类在中国却得到了发扬光大。中国人将日本2D玩法融入中国特色,制作出中国风的2D手游。一些开发商甚至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将中国制作的2D手游出口到日本、韩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风二次元手游品类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如果真的算起来,也不过五年不到。不过在这五年间,这个品类经历了不少变化,如今早已超越了当初学习的日本二次元手游,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不断的演进中,数以百计的手游如过江的鲤鱼群一样,漂浮在二次元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有的辉煌一时,溅起水花,随后沉入水底,无声无息;有的坚信,只要自己活到老,就还有机会;有的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引领者,抓住了一波机会,赚取了巨额利润;而更多的,它们默默地在水面下游走,默默诞生,默默消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2D手游的类型也在发生变化,从抽卡氪金模式到“手机上的3A游戏”,这期间游戏多、剧情多,也在悄然变迁。本文试图梳理近几年国内2D手游的变化和“趣事”,读者或许能从中感受到2D手游这个神奇类别在国内的“魅力”。
二次元代理的先行者:盛大及其《亚瑟王》
年轻人第一款二次元手游是什么?
如今,很多人会说《阴阳师》或者《明日方舟》,但年纪大一点的手游玩家大概会笑着说这款游戏是《漫威百万亚瑟王》。
《亚瑟王》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二次元”大部分人第一次接触的一款日系抽卡手游。这款以盛大为代表的游戏曾经非常火爆,2013年国服开服后,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亚瑟王的秀牌、抽卡、各种表情包。
《亚瑟王》这款游戏也是首次将日本二次元手游的这些机制带入中国游戏,包括自动战斗、限时抽卡、友情点氪金抽卡、费用战斗、卡牌人物、大牌声优等。这款来自手游巨头SE的手游,给中国玩家带来了新世界的同时也启发了中国手游厂商:原来韭菜可以这样割,不,原来钱可以这样赚。更重要的是,《亚瑟王》的诞生奠定了中国二次元手游氪金价格的基础:由于日本氪金最高面额是1万日元,当时1万日元的汇率正好在648元左右。因此,648元成为了之后二次元手游氪金最高面额的统一定价。 当我们回顾中国的二次元手游时我们不难发现,《亚瑟王》或许不是最赚钱的,或许也不是最早的二次元手游,但它造成的影响力在当时确实是最大的。
虽然是代理游戏,但也为后续国产二次元手游奠定了基础。之后的中国二次元手游或多或少都模仿了《亚瑟王》。比如日本声优。在此之前手游很少提到声优,唯有《亚瑟王》着重推荐声优,也吸引了大批声优粉丝;而卡牌手游重角色培养而非玩法培养的特色在本作中也十分明显。
可惜盛大似乎并没有把这款手游当做重点考虑,游戏的限定卡牌强度被极度夸大,导致不少重度玩家退出游戏。后来游戏的版本更新陷入停滞,据说核心代码没有注释,导致后期程序员无法维护,最后玩家直接反编译游戏的apk,制作大量外挂,人均魔法师数量增加,游戏整体玩家数量减少,直接导致服务器关闭。虽然《亚瑟王》的模式已经是二次元手游的雏形,但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手游页游靠重度玩家维护服务器的模式,更像是一款披着二次元外皮的传统手游。
2D手游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的联结。为什么要花钱?除了实力,人物设定、头像是否好看、人物的故事都是花钱的理由。如果只是为了实力而花钱,那么随着游戏越来越长,实力只会越来越大,最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但对于爱情就不一样了,毕竟爱情怎么能用钱来衡量呢?
这又要说到盛大代理的另一款2D手游《Lovelive学园偶像祭》。怎么说呢?盛大捡了个宝,连续两次拿到这么火爆的手游,却没有好好珍惜。后来有的关停,有的被遗忘。2014年上线时,恰逢《Lovelive》动画人气巅峰,第二季播出后,大批拉拉粉纷纷加入,以至于游戏在上海地铁打广告时,有人跪地与人争吵。
学园偶像祭是典型的抽“老婆”游戏,虚拟偶像的原画计划里就有这个部分,游戏的抽卡、换衣更是极端。音乐游戏部分被很多人诟病,尤其是游戏里每个活动都是按照排名来奖励,让玩家费尽心思去废柴。
LoveLive学园偶像祭的没落让人有些伤心。游戏本身和LoveLive项目紧密相连,后来又发生了新田惠美事件,导致μ's解散。随后公司开始推广在中国没有那么大基础的“Aquours”团体。《学园偶像祭》游戏的图标后来被改为团体主角的头像,玩家们渐渐失去了兴趣。不过听说最近新项目把两代人的角色全部加进去了。可惜的是,这种虚拟偶像型音乐游戏已经不适合国内圈了。Bangbang现在也不是很受欢迎了。
盛大虽然靠二次元手游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并没有抓住机会。陈天桥卖掉盛大游戏后,这家现已更名为盛趣的游戏公司除了传奇IP之外,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除了仍在国内代理《最终幻想14》外,大多数主流玩家可能已经不记得这家公司了。未能抓住手游市场并及时转型,也是盛大逐渐没落的一大原因。
舰队C的绽放:从氪星出轨到肝出轨
说到国产二次元手游,就不得不提《舰队Collection》这款游戏,可以说是国内50%以上二次元手游的鼻祖。这款2013年开始运营的日本页游,曾经在日本创造了非常火爆的同人文化。时至今日,每年的同人本数量依然高居第一,每次推出新的《舰队Colle》都会引来不少讨论。相比于游戏本身的内容,游戏所开创的Clike模式被大量中国手游模仿和创新。
最早模仿《舰娘》的是《战舰少女》,这也是国内第一款以舰船为题材的游戏。早期的游戏模式可以说是完全模仿《舰娘》,也是因为当时很多人都想玩《舰娘》,但《舰娘》本身在中国大陆被禁IP,而且《舰娘》没有移动端,只能在网页上玩。趁着这个机会,《战舰少女》诞生了。
什么是Clike模式?Clike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四种资源的使用,比如一艘船的C型就是燃料、弹药、钢铁、铝土矿,这些资源会随着时间而恢复,游戏中的一些东西,比如后勤,也可以获得这些资源,当然玩家也可以通过氪金购买。游戏中建造舰娘、攻城战都是会消耗资源的。当然Clike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比如重大损坏后更换头像,比如UI设计,但是如果要说Clike最大的特点,那一定是四种资源了。
Clike模式的特点是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付费赢钱游戏,玩家主要的付费赢钱点并不是像抽卡手游那样通过卡池赚钱,而是沉迷游戏时通过皮肤、戒指、偶尔付费购买资源等方式盈利。Clike手游更重要的是玩家的粘性很高,玩家会花很多时间在升级和钓船上面。钓船是指Clike游戏在游戏中基本在特定关卡都会有稀有掉落,玩家要反复玩某个关卡才能获得想要的船。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玩家一旦进入游戏就会对游戏产生很大的热情,每天的在线时间也会很长。随之而来的就是粉丝文化的兴起,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粉丝氛围,游戏就能走向更好的循环模式。 相反,如果这个圈子本身不成立,因为赢钱点很少,收入就远不及那些抽卡类型的赢钱手游。
相比于舰队Collection,战舰少女有很多改变,但我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舰队少女生命值达到0之后,不会永久消失,而是会失去好感度,返回码头进行修复。要知道在舰队Collection中,玩家的舰队少女生命值一旦达到0,就会永远消失在你的码头上。这种“硬核”设定,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实在是吃不消。战舰少女出于对新手的考虑,改变了这个设定。在后续的其他Clike国产游戏中,并没有出现这种直接消失死亡的设计。
随着战舰少女的火爆,这类Clike游戏也开始兴起,2015年到2017年,大量拟人化的Clike游戏诞生,光是食物类的拟人游戏就有两款,还有飞机、坦克、枪械等拟人化的游戏,不过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战舰少女》也是第一款明确让玩家感受到二次元社区与三次元公司矛盾的游戏。《战舰少女》的开发商与发行商之争正是如此。欢萌与派趣因各种矛盾而分道扬镳,并由此分别推出了《战舰少女R》与《战舰少女N》两款游戏。这也是当时第一款将开发商与发行商内部矛盾公开给玩家的游戏。在这期间,诞生了著名的“韭菜论”:玩家就是韭菜,割了还会再起来的理论。派趣与欢萌之争持续了一年多,最终以两家分别开服、制作内容而告终。后来派趣的服务器关闭,游戏停产。《战舰少女R》却一直持续运营,至今还在。 可以说是二次元生存界的王者了。
这股“微博办公”风潮后来也影响到了其他一些手游。在玩家选边站、看热闹的同时,这种把争议摆到台面上来的行为,其实是一些二次元行业创业者从粉丝俱乐部转为正式公司时所经历的阵痛。
这场斗争的最大意义在于韭菜理论的诞生
此外,《战舰少女R》还面临着玩家群体的问题。由于游戏本身的题材涉及大量与军事相关的内容,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对政治内容感兴趣的玩家。因此在《战舰少女R》后期的发展中,部分玩家的这些行为也造成了比较不好的影响,影响了欢萌本身的口碑。比如70万买贴吧的《舰队Collection》贴吧事件,虽然和《战舰少女》无关,但玩家群体的斗争导致这次事件影响到了游戏本身。这也是玩家闹事,厂商受连累的典型案例。
此类事件在随后的二次元手游中再次上演。很多传统厂商对二次元用户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更愿意为热爱而付费,也更容易与厂商发生矛盾,懂得用自己的方式维权,熟练举报、刷屏等等,这些都是原有厂商从未见过的。一旦有不满,就会群起而起,如果操作做得好,就直接点赞。这样一来,部分玩家就会被开发商利用,卷入内部纠纷。
无论如何,从任何角度看,《战舰少女》在中国2D手游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率先将Clike模式在国内本土化,受到广泛欢迎,也让这种“吃苦耐劳的游戏”模式逐渐成为2D手游收费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它的成功影响了之后很多中国2D手游,让后续的开发商完善了这种模式,创造出了更多的2D手游。
此后,中国二次元手游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厂商纷纷推出产品。2015年到2019年,随着行业投资的增多,二次元概念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热门主题。但随着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的下滑,以及游戏版号的限制,二次元的热度大不如前。这一时期,二次元手游可以说进入了“战国时代”,2016年、2017年,每月都有新的二次元手游诞生、爆红、或者销声匿迹。
下一篇我会说说这个乱世中的优秀玩家,比如《阴阳师》算二次元吗?《碧蓝航线》口碑爆棚后如何重获新生?《少女前线》里的办公室战争和爱恨情仇?乙女游戏在中国是如何走向衰败的?敬请期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