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Messenger 新增 1500 个 emoji 表情,表情包为何如此受欢迎?
上周,Facebook 的聊天应用 Messenger 新增了 1500 个专属定制 emoji 表情,让用户在肤色、发色、性别、职业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据 Facebook 官方统计,10% 的 Messenger 用户在对话中使用 emoji 表情,表情包正在改变年轻人的沟通习惯。
Emoji 研究团队发布的 2015 年表情符号报告指出,92% 的互联网用户使用表情符号,其中超过 60% 的人经常使用表情符号。《每日电讯报》称表情符号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语言”。表情符号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你聊天时离不开它?全美拍(qq_qmp)带你一探究竟。
表情符号的历史
标点符号、系统、贴纸、表情符号
当斯科特·法尔曼教授于 1982 年在电子公告板上首次输入符号“:-)”时,他肯定没有想到 30 年后它会成为聊天中无可争议的戏剧女王。简单的表情符号“:-)”传入日本后,变成了横的 ^_^,从而发展成为独特的颜文字。可爱多样的表情符号在短信中传播,表情符号库也变得更加丰富。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QQ的问世,表情符号进入了大陆。2003年,QQ推出第一个黄色圆脸表情符号,让当时还是一群小学生的我们疯狂不已,将经典的笑/]表情符号永远留在了我们的童年记忆中。随后推出的“另存为表情符号”功能,打开了自定义表情符号的大门,激发了网友们无限的想象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3G的普及,支持更精细表情的硬件相继问世,表情包从绿豆蛙、兔斯基、阿狸等卡通形象逐渐发展成为融合多种元素和属性的互联网文化现象,时而可爱、时而龌龊、时而恶搞,几乎满足了全年龄段网民的多样化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社交平台的入驻,源源不断的新表情不断输出,表情包文化空前繁荣。
随着苹果手机在全球的风靡,iOS系统输入法推出的emoji表情迅速占领各大社交网络,其中喜极而泣的表情更是强势入选牛津词典2015年度词汇。在Emojitracker()上,可以实时看到推特上各个emoji表情的使用频率。喜极而泣的表情以12亿次的出现频率高居表情榜首,依然霸占着大多数人的表情库。
表情包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周末了我还坐在办公室打字呢微笑/],什么叫我没时间自己出去玩啊!再见/]再见/]让我变成真正的酷酷的冷漠少年吧(⊙v⊙)”
互联网上的本土语言
表情符号中的文化基因
表情包原本是一种网络亚文化,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被社会广泛接受,可以说表情包是“高速运转、崇尚调侃、忽视深度的网络文化的集中体现”。
“梗”从何而来:根植于热点话题
表情符号无法脱离网络语境而独立存在,很多表情符号不再只是情绪的表达,而是成为具有隐喻意义的语言符号。比如一些表情符号素材原本是简单的影视作品截图,却与背后的社会热点相结合,经过再加工,重构了意义。
很多表情包之所以能在朋友圈引发热议,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当下最火爆的网络话题。一些热门综艺、明星、网红、社交事件,都是表情包的活素材库,《中国好声音》里的皮裤狗、《康熙来了》里小S的冷漠脸、拒绝给百元钱的怪人……表情包不再是简单的图像,而是活生生的网络文化热点、“梗”的表情、笑料的精髓。
比如同样是表情包高产IP的黄子韬,就凭借《GO DIE》系列表情包爆红网络。“wuli涛涛不会轻易死”梗其实出自黄子韬在演唱会上的自创英文rap——“有人骂我、造谣,就是想让我生气、让我失去自信。呵呵,Don't Be Naive,这是我的人生,我没事,不会那么容易死的,嗯?”网友们发挥民间智慧,立刻将不服输、倔强任性的《GO DIE(Go Die)》梗融入各种表情包中,迅速流传开来。
天然社交属性:标签下的身份识别
不同风格的表情包对应着不同的网民:粉丝们时刻关注偶像的最新表情包、中老年游客有自己的专属语言、深陷二次元的中学生也有自己的二次元专属。如此一来,同一款表情包的生产者、传播者和粉丝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身份认同。
在同一个语境下,使用同类型表情的人可以通过表情结交朋友,或者意见不合引发表情大战,这种天然的社交属性也让表情符号成为社交化互联网传播中的典型交流工具。
互联网狂欢:戏仿与恶搞的生产与消费
与各平台力求统一的emoji表情不同,国内的emoji包呈现分化发展的趋势,这也和emoji包的制作模式息息相关。统一的表情——QQ系统表情、emoji——需要专业团队精心打磨后才能量产,而且往往背后有财力雄厚、人才济济的大公司支撑;而随着拍照软件和开放平台的进步,制作emoji包的门槛越来越低。可以说,只要有素材,任何人只要截图、打字、画几笔,就能制作出emoji包。
表情包制作门槛的降低也直接刺激了人们参与度的提升。一套表情包就能快速完成生产、传播、衍生的全过程。热点频出、一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文化空间为表情包生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网民通过戏仿、恶搞实现了UGC的生产,而在消费表情包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再创作,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狂欢话语场。大家在这个场域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统一的主题下实现价值。
今年年初的帝吧Facebook出征活动中,围绕“大中华”主题,一系列生动活泼、感染力十足的表情包有组织、有纪律地诞生,表情包千变万化、呼风唤雨的强大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见表情包已经成为线上狂欢的重要风口。
无需桨,只需波浪
表情符号的传播基因
在“能发短信就不打电话,能发表情就不打字”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交尴尬之下,表情符号确实为人际沟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没什么话要说,就发表情符号,让表情符号说出你不能说的话,用表情符号猜出你在想什么。
轻量便捷的沟通体验
设计表情包的初衷是为了弥补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无法准确表达情绪的缺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简单的文字往往无法表达出意义,还会扭曲情绪,因此直观的图片、动态的GIF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表情包的出现无疑填补了直观视觉体验的空白。
当陌生人开始聊天时,一组呆萌呆萌的表情可以让气氛变得轻松;当熟人之间开玩笑时,一组呆萌低俗的表情无疑可以让对方感觉更亲近。即使是尴尬的开场白,也可以用卡通人物问候的表情轻松跳过。表情比视频小,比文字丰富,具有轻量级交互的特点,已经成为网络社交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表情的传播依托于各类社交平台,有着天然的优势。微信收藏表情、QQ保存为自定义表情、微博保存图片,都可以一键完成。群聊的出现,加速了优质内容的传播。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传播体验,促进了表情的自发传播。
表情符号背后的紧张关系
在这个读图时代,表情符号无疑满足了我们对直觉的要求,但直觉并不代表其背后的含义简单。对于图像而言,在模糊的语境、调侃的氛围中,其背后的含义可以衍生出无限的潜力,因此可以运用到很多场合。QQ上的笑脸小黄脸如今已经成为“呵呵”的代名词,但仍有一部分中老年用户用它打招呼;而时下流行的doge表情符号,带有调侃和轻蔑的语气,搭配自嘲的文字,战斗力更是超乎想象。与主题无关的表情符号,反而在各种社交场合产生了黑色幽默般的化学反应,并因此深受大众喜爱。
表情包诞生于社交平台,因此具备社交属性。一个人的表情包往往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你拥有什么样的表情包,你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软妹子收藏里全是可爱的卡通人物,宅男随时准备抛出黄段子,白领三人图里全是努力加班、感谢老板的表情。这种极具个性的表情包的使用,让表情包库的内涵进一步扩大。用表情包定义自己,也成为了社交中必要的套路。
表情符号的蓝海市场
国内表情包IP产业历来跌宕起伏,在姚明、金关张、花泽香奈三巨头三足鼎立的同时,尔康、薛之谦、黄子韬、甄嬛等也紧随其后,还有秋田犬、天线宝宝、熊本熊等后起之秀。表情包文化繁荣的背后,是旺盛的市场需求,表情包、其衍生产品、相关产业,无一不是瞄准这一庞大的市场。
表情包产业链
如今,国内各大社交平台都纷纷引入第三方表情包源,微信、QQ、微博均内置了表情包,还可以下载更多自定义表情。
目前,微信表情商店里的表情包已经超过700个,除了微信自带表情和明星合作的表情包外,第三方投稿的表情包更多,占到投稿量的90%。自去年12月起,微信免费表情包开放“打赏”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微信上打赏。据了解,打赏金额最高的作者打赏收入达12万元,单日最高纪录是一套表情包一天赚了8000多元。此外,微信上还有6个付费明星包,每个售价6元,累计付费用户已达数百万。
各大品牌也纷纷加入表情包潮流,多芬为卷发女性设计了一套卷发表情包,汉堡王推出了炸鸡表情包套餐,可口可乐、星巴克、杜蕾斯等也纷纷定制表情包,希望开拓新的营销手段。
不过,说到IP营销,故宫博物院才是高手,先后推出清朝皇帝集体萌表情包、珍贵文物表情包、官兵表情包等多个表情包,凭借这些神奇的文创产品,屡屡登上新闻头条。
Emoji周边衍生品
表情包不仅霸占手机屏幕,一些知名表情包IP也在三维世界成功落地。自2013年上线以来,草包表情包在各大社交平台大获成功,仅微信上专属表情包发送量就超过3.5亿。草包表情包有自己的淘宝店,形成了包括家居饰品、公仔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去年夏天,“头上长草”系列发夹火爆全国,成为萌系必备神器。
老牌表情符号IP席卷文化圈——杂志封面、世界名画、文学经典,处处都离不开表情符号元素。乌克兰艺术家Nastya Nudnik的《表情符号国度》将经典艺术带入互联网时代,用各种表情符号重现名画风采。
Emoji 也成功占领了时尚圈——各大品牌竞相推出 emoji 元素系列设计,模特们纷纷化上 emoji 妆,T 台上各式小圆脸散发着高级时尚气息。Emoji 也在积极筹划进军影视圈,由索尼出品的 Emoji 电影已宣布将于 2017 年上映。
杰里米·斯科特
IP 具有附加价值
借表情包大展拳脚的不只是文化产业和营销,熊本熊还借助表情包IP的力量,带动了整个熊本县的旅游经济。
在熊本熊成为表情包的一部分之前,就连日本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熊本县。熊本熊标志性的红脸和可爱又调皮的性格,通过广为流传的GIF迅速得到推广。熊本县政府也趁着人气飙升,将熊本熊招揽进公务员队伍,专业推广熊本县的地方特色。据日本银行测算,4年前熊本熊出道所带来的旅游效益已超过2000亿日元,甚至带动了整个九州地区的旅游业。此外,熊本熊还有自己齐全的周边产品,从玩偶玩具到食品包装盒,仅去年一年,熊本熊衍生产品的销售额就高达643亿日元。
表情符号的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其内涵也不断丰富。从表情符号入选2015年度热词的《地书:从点到点》,到《表情符号大电影》,无一不展现出表情符号文化背后巨大的市场蓝海。这一波表情符号浪潮又将把互联网文化推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章:
2015 表情符号报告
《表情符号你了解多少?》
《有文 天哪!表情包要火了!微信表情包的历史与文化》
表情符号的世界不仅仅只是表情
《两年赚68亿的二次元网红“熊本熊”的发展史》
全美拍首届媒体“真·女神”评选报名开启!
全媒体推出首届传媒院校(专业)“女神”选拔大赛,旨在发掘身边闪亮的新闻女孩。我们不设特定选拔标准,你可以推荐自己或推荐同学/朋友参加↓
推荐渠道:
1:关注全美拍微信公众号(qq_qmp)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