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外国文化入侵!日本万圣节樱花妹 COS 僵尸引热议
星彡P丨文
前两天逛“中国第三届动漫论坛”时,看到有人在讨论“XP与文化”的话题,很有趣。
据说原发帖者在浏览推特时看到日本万圣节话题,发现到处都是cosplay僵尸的樱花少女。我很好奇这个东西一开始就这么受欢迎吗?
这个标题也提醒我警惕外来文化的入侵,提醒道友不要被妖魔附身。可以说是相当的忠诚了。结果因为下面的图片太多,很多人的问题还是被误导了。
想象一下……华丽的蜡烛,淡淡的光影,年轻漂亮的丧尸少女粉嫩的嘴唇,洁白的牙齿时不时闪闪发光,笑容妖艳。
你从未见过比这更白的脖子。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苍白。脑海中不断描述的奇幻世界里,脸上所有明亮的血色似乎都被夺走了。
停下来,停下来……我知道你很着急,但现在别着急。稍后您可以享受您的幻想。
事实上,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关键词“キョンシー(僵尸)”和“ハロウィン(万圣节)”,确实很容易找到樱花少女扮演的各种僵尸COS图。
数量太多,以至于您手机上的保存按钮都被按下了。
经过一番研究,我发现日本环球影城和歌舞伎町周边等地在这两天的万圣节活动中出现了大量可爱的僵尸女孩,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多数只是COS僵尸,而不是特定的僵尸角色。就像网上那些穿着女仆装、猫耳少女、洛丽塔装的女孩一样自然。他们已经成为新的XP。
首先我们很清楚,COS中国僵尸中的这些樱花妹并不是僵尸,而是土生土长的姜氏。
而说到本地丧尸,就不得不提到香港的丧尸电影。提起香港丧尸片,有一个名字是离不开的,那就是林正英。
从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1985)开始,结合喜剧、动作、怪兽元素的僵尸电影迅速引起了观众的关注,并开创了那个时代的潮流。
早期香港电影中的所谓“僵尸”,大多源于湘西“打尸”的民俗习俗。相传,在湘西沅江上游,汉人在异乡去世后,尸体必须运回家乡安葬。
然而,在崎岖的山路上运送尸体并不容易,所以就有了所谓的“运尸”行业。魔法师带路,尸体额头上贴着黄色符咒,尸体一跳一跳地跟着。
(差不多就是这个姿势)
于是,香港电影人根据这些民间传说,再加上明清小说中关于僵尸和尸变的离奇记载,缝合了一系列本土化的丧尸电影。
香港电影中的僵尸(僵尸)其实比僵尸/僵尸更接近吸血鬼的概念。
很多英文版的僵尸电影也习惯性地将zombie翻译为Vampire,例如《吸血鬼先生》、《吸血鬼专家》等。
不仅是名字,这些丧尸片的拍摄手法也借鉴了当时流行的西方吸血鬼电影。说他们是中国版的吸血鬼,问题不大。
只不过大蒜、十字架、圣水等反吸血鬼宝物被符咒、桃木剑、童子尿等一系列驱邪法器所取代。
当然,香港电影中的僵尸虽然具有西方吸血鬼的特征,比如尖牙利爪、吸食人血、害怕阳光等,但它们的形态和动作主要是局部化的,比如伸手、跳跃、跳跃等。穿着清代官服等。
至于为什么他们穿着清朝的官服……网络上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惑。我好奇地查了一下,发现了几种不同的说法:
①当时僵尸电影的背景往往设定在民国初期。按照南方丧葬习俗,下葬时喜欢穿官服当裹尸布。
②丧尸在中国民间的传播始于明清时期,尤其盛行于清朝。人们喜欢看到穿着清朝官服的邪恶僵尸充当恶棍。
③还有人说,剧组为了节省拍摄费用,专门去隔壁的片场以最低的价格租用了清代官服。
总之,无论这些说法是真是假,至少都是民间娱乐的衍生品。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立足当地民俗资源,我们一般称之为“西风东传”、“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
遗憾的是,1997年林正英去世后,香港丧尸片不再有领军人物。在观众自身审美疲劳的影响下,加上武侠、枪战片的市场挤压,丧尸片逐渐没落。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至于现在的僵尸萌妹COS,或者说“有趣的僵尸装”的二次元萌妹,几乎可以同时追溯到日本街机格斗游戏时代。比较出名的有CAPCOM于1994年发行的格斗街机游戏系列——《ヴァンパia》。
直译为“吸血鬼”,国内习惯称为“魔武士”系列。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僵尸女孩“泪”。她的头上贴着一个黄色的符咒,上面写着“随身携带,可以保命”。显然是受到了林正英僵尸片的影响。
(游戏中,袍子的袖子上有巨大的铁爪)
(粉丝图,雷雷的妹妹是道士)
当时,林正英的代表作《僵尸先生》传入日本,并更名为《幻影道士》。上映后,获得了良好的票房反响。基本上大多数日本家庭都看过,认知上构建了一个“道士就是对付妖怪和妖怪的”。专家”的印象。
大家还可以回忆一下,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魔卡少女樱》中,男主角王晓明(李小浪饰)来自香港。他身着绿色长袍,也证明了当时香港电影的文化影响力。 。
另一边,道士对面的丧尸已经化身为可爱角色,身穿清朝服饰,露胸束腰,逐渐成为可爱属性。
类似于穿短裙水手服的JK,穿旗袍圆发的中国女孩……陷入二次元XP审美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邪恶...恶灵骑士)
中间随着丧尸电影的没落,虽然有过一段沉寂期,但是当二次元手游更加火爆的时候,这几年大家都参与其中,几乎每一个创意想法节日已经计划好了。
僵尸作为一种“恐怖元素”,无缝融入到各类游戏的万圣节活动中,开始受到关注。你可以在各种游戏中看到角色穿着这种清朝官服,这对于中国来说有点奇怪。
(偶像大师德川德川,BV14g411F7zp)
(骑师女孩也有僵尸女孩服装)
就连暴雪《守望先锋1》中的“小美”万圣节皮肤也以僵尸为设计灵感。
甚至出现了出口转内销再出口的文化现象,比如《原神》中的琪琪。虽然他不是游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但仍然吸引了很多忠实粉丝。
但问题又来了。万圣节的COS选择有很多,为什么总是选择僵尸少女呢?僵尸娘虽然可爱,但如果要说人人都爱那就太过分了。
事实上,不少日本人对此表示怀疑。
显然,丧尸电影在日本流行已有30多年了,他们的年龄可能比在场的coser还要老一些。这波平白无故的流行,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后来我看到网上出现了一位樱花妹,解释了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僵尸服装比较简单,不需要特效化妆。
毕竟万圣节不是漫画大会活动。如果你想穿着Cos服装出街,但又不是去一些亚文化空间,在开始化妆之前往往需要去现场。享受节日气氛固然令人愉快,但有些地方如果化妆、穿“血迹斑斑”的衣服,就会吓到路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更多硬核万圣节COS)
节日期间洗手间几乎爆满,卸特效妆可能会很麻烦。如果在新宿歌舞伎町周边cosplay,还得考虑之后的吃饭问题。带着血淋淋的特效服装很容易被店家拒之门外。
但如果是一个可爱的中国僵尸女孩,那就完全没问题了。因为僵尸不需要考虑化妆来模拟伤口,也不需要用红色染料来模拟衣服上的血迹。只需穿着在电商平台网上购买的Cos服装出门,在额头上贴上咒语即可完成所有流程。
(款式有很多)
当然,这只是比较可信的说法之一。互联网趋势每天都在变化,因此很难找到特定的背景。
僵尸穿的清朝官服包裹得比较严实。虽然是设计成女性cosplay的裙子款式,但整体风格还是比较保守,用料也比较扎实。
繁复的中国图案增添了异域风情。一些设计比较好的款式已经超出了简单COS服装的范围,可以作为外出时的常规服装。
TikTok上有很多穿着僵尸风格服装的樱花女孩的可爱视频。性感小伙伴cosplay看太多了,这种返璞归真、有邻家女孩气质的短视频出乎意料地有趣。
网红视频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如今的日本年轻人几乎是TikTok、YouTube、INS的重度用户,很容易受到互联网时尚的影响。
当然,你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有趣的僵尸套装,专门为拍摄私人照片和娱乐自己而设计。不是可以公开穿的款式……我就不细说了。
(日本电商网站卖家展示)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大家根本不关心这个。他们只想见女孩。每次讨论类似的话题,总会有人喊出一些不恰当的话,“你不觉得这期的文案是多余的吗?”
也很符合现代宅男“连女鬼都不放过”的饥饿心理……所以别着急,等我写完这篇文章,你就可以开始思考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