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 200 年:车轮上的社会史,分享自行车的发展历程与多元特质
作为一项无法确定发明人的发明,自行车的动态和多样化特性在200多年前就已注定。没有任何一种交通工具能够如此彰显平民品格和创造力,承载移动生活和自由的梦想,为空间规划和城市管理开启多种可能性。
分享好书,一起阅读。搜狐文化编辑部与读者朋友们分享10本主题好书,希望所有骑行爱好者健康轻松,勇往直前。
#1
自行车运动 200 年:车轮上的社会史
[英文] 迈克尔·哈钦森 (Michael Hutchinson) 撰,孔德彦 (Kong Deyan)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芳村2020年10期
200年前坦博拉火山喷发后,自行车以多种声音出现,从Dries Trojan、震骨自行车、便士farthing到安全自行车;从贵族的休闲时尚运动到平民百姓的代步工具。 60 届职业自行车锦标赛获得者迈克尔·哈钦森 (Michael Hutchinson) 讲述了自行车、自行车手和骑行的故事,既光荣又绝望。
自行车运动的历史不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是由乐观者书写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那是因为自行车将人类带入了游戏之中。它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存在,但无论如何它都只是一辆“自行车”。 200年来,自行车运动从一项极限运动,发展成为一项普通运动、家庭度假、社交焦点、政治工具、健身热潮、妇女解放运动的工具……
#2
自行车:一段文化史
【德文】汉斯-埃哈德·莱辛,肖鲁豫译
文化发展出版社2023年1期
纵观人类历史,很少有事物能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回到原点,利用现代技术完善原有的形态,并再次再现其发展过程。只有自行车在经历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狂欢、摩托车和汽车的冲击以及全球环保的需求之后,才回到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完成了革命性的创造。
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如今看似简单的自行车却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品”。在击败其他竞争对手的过程中,其形式和技术都经历了许多变化。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自发明以来,大约已制造了 12 至 140 亿辆自行车,仅德国就有 7200 万辆自行车在公路上飞驰。无论是19世纪的欧洲和北美,还是今天的中国或印度,自行车都是一种廉价但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带来的社会甚至文化的变化也令人印象深刻。即将到来的电动自行车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个人交通。一辆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自行车仍然很年轻。
#3
自行车:自由之轮
[中文] 罗伯特·佩恩撰,邱红平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民说 2019年11期
1900年左右,自行车已成为数百万人的日常交通工具。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变得具有流动性——他们也有能力旅行。过去拥挤的合租房屋现在空无一人,郊区扩大了,许多城市的地理布局也发生了变化。此外,女性在自行车运动中拓展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可能性。自行车甚至成为女性投票权长期斗争的转折点。
就像今天的汽车、公交车和地铁一样,自行车第一次扩大了工薪阶层的流动性,让他们有了一定的出行能力,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区域,也无需挤进肮脏的合租房屋。在城市内,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每天都可以往返于郊区和市中心之间。城市的建设和布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速度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通过交通和通讯,人们可以拓展更广阔的视野。
#4
上海骑行:骑行规划的思考
王卓尔 撰稿
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市》2019年5期
上海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骑行也是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然而,20世纪90年代城市快速扩张和城市机动化程度提高后,自行车环境恶化。 1995年至2009年,上海自行车出行比例下降了60%。如今,机动车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弊端,让人们的目光重新回到了自行车上。城市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工具,正逐渐卷土重来。
笔者以哥本哈根、鹿特丹、巴黎、维也纳、柏林等7个“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为对比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上海自行车运动的现状,探讨了自行车运动能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可能。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大胆的设计遐想。
#5
哥本哈根学习:全球自行车城市化政策指南
[丹]米凯尔·科尔维尔-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苏毅/王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年2期
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车城市之一,目标是 50% 的上班和上学出行是骑自行车。为了实现自行车行业的这一目标和其他目标,自行车基础设施正在不断改善。
城市设计专家、Learning from Copenhagen 设计公司创始人米凯尔·科尔维尔-安德森 (Mikael Colville-Andersen) 根据过去的项目以及世界各地自行车城市规划、战略制定和基础设施设计的经验撰写了这篇文章。这本自行车观察和实用指南。确保自行车基础设施的扩建以统一、安全和有保障的方式进行,同时考虑并与城市空间的其他优先事项相结合。
10年来,作者专注观察世界各地城市的骑行者,仔细研究不起眼的自行车在城市景观和丰富细致的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出如何有效地将自行车重塑为大众化的交通方式。受人尊敬、广泛选择、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议。
#6
自行车世界的改变:女子自行车运动的历史
[英文] 汉娜·罗斯 (Hannah Ross) 撰写,林娟 (Lin Juan) 翻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7月
在女性身体受到重男轻女监视的时代,自行车运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并成为伪科学和虚假信息的目标。有些人认为,对于女性来说,仅仅是“上车”的行为,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骑马,就象征着性行为。他们僵化地错误地认为这种行为对女性的道德感和生殖器官有害。然而,女性们毫不畏惧,兴奋地接受了这项新发明。即使他们被告知骑行会毁了他们的容貌,他们也没有停止骑行。
通过这辆自行车开始了一场改变世界的革命。借助自行车和骑行,女性可以走出家庭,接受教育,争取一系列平等权利。自行车成为当时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女性通过这项运动逐渐构建了“新女性”身份,在此过程中,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也逐渐解除。
#7
自行车的回归:1817-2050
[法文] Frederick Holland 撰,乔曦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鼓楼新月2018年4期
1867年,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马车设计师皮埃尔·米肖展出了他设计的自行车。与德莱斯原来的自行车相比,米肖的自行车只有一处重大修改,就是在前轮上安装了踏板,省去了磨鞋底的麻烦。米肖的汽车在世博会上出尽风头。近1000万人见过这个东西。这是自行车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
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兰德在《自行车的回归:1817-2050》中不仅梳理了早期自行车的演化史,还勾勒出了其未来发展的蓝图和机遇。自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诞生以来的两百多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行车的改进。两轮木马、大大小小的铁轮、飞轮变速、三轮两座……书中讨论的是同期。它立足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以及自行车本身的技术特点,讲述了欧洲城市公民出行的历史。
#8
自行车城疯狂派对
[美] 撰稿:艾莉森·法雷尔 译:冯美玲
海峡书店/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后浪2024-7
在自行车城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各种动物骑各种自行车!犀牛阿特拉斯有一辆踏板车、老鼠萨姆骑着大轮自行车、小马科科骑着古董木马车、小狗卡洛平衡车、乌龟海伦迷你货运自行车、独角兽闪闪发光的独轮车和折耳兔海丝特和罗恩骑双人自行车,北极熊骑冰淇淋车......还有更多自行车等待发现!
作者想象力爆炸,为100多只小动物定制了自行车,让热爱骑行的孩子们在自行车博物馆里发现了关于自行车的一切!
#9
自行车手:环游世界梦想的指南
刘文足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8期
与其说骑行是一项运动,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主要锻炼选择。笔者骑行十余年,走遍亚洲、非洲、欧洲、美国。从自行车选择到骑行理论,从自行车出行到户外生存技巧,从骑行路线指南到骑行偶像的故事,书中给出了最具实用参考价值的意见。
如美国的“母亲公路69”、南美洲的“泛美公路”等。作者详细介绍了适合骑行的国家、路线和骑行策略,创新设计了全国自行车系统,看起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它。骑自行车环游世界,通过书中的内容感受世界的魅力和伟大。
#10
骑车去远方
《户外探险》杂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4期
骑自行车是一种出行方式,也是一种实现愿望的方式。骑自行车的人试图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看看他们是否忘记了人性中固有的敬畏和毅力。 《骑向远方》记录了17段独特的旅程。不论国籍,经历过它、记录过它的人,都是心中怀有深深期待的勇士。行程涵盖国内外各种高难度、亲民路线。骑自行车的目的既是犹豫,也是冥想。一段精神苦难的旅程,一次怀揣着“拯救地球资源”梦想的英雄之旅。
协调员|钱启尧
编辑|布奇·基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