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中外文化艺术的碰撞,濮存昕畅谈戏剧发展愿景
11月8日至17日,2024年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在四川凉山西昌举行。本届大凉山戏剧节汇聚了来自法国、德国、日本、巴西等11个国家的100场戏剧演出,精彩不断。
自2019年一路走来,大凉山戏剧节已走过六岁生日,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戏剧盛会。 11月12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接受红星新闻采访。他谈到了本届大凉山戏剧节的亮点和特色以及优秀戏剧作品应具备哪些条件。谈及未来的发展愿景,濮存昕表示:“重要的是要把大凉山戏剧节继续下去,为观众创作更多优质戏剧。”
▲濮存昕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谈开场剧《星归来》
“这是中外文化艺术的碰撞”
作为大凉山戏剧节的首任发起人和艺术总监,濮存昕对每一届大凉山戏剧节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在他看来,每年的戏剧节都有很多亮点和特色。 “其实每年都不一样,每天的戏也不一样。相同的是,每年立冬后举行。各国艺术家齐聚凉山,共演一出戏。 ”
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的主题是“戏剧连接世界”。自2019年创办以来,大凉山戏剧节已成为连接中国东西部、世界东西方文化艺术的沟通桥梁,搭建了国内外戏剧发展交流展示的平台,实现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共生成长。濮存昕介绍,大凉山戏剧节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戏剧节,已成为全球艺术家和戏剧爱好者的共同家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交融、心灵对话。”
▲大凉山戏剧节开幕剧《星归来》剧照。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那么戏剧如何连接世界呢?濮存昕谈到今年戏剧节的开幕剧,“本届戏剧节,我们将用外国导演制作的话剧《明星归来》作为开幕剧,这是中外文化的一次连接和碰撞,艺术。”事实上,这源于一份协议。 2023年第五届大凉山戏剧节上,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安科尼表示,将邀请萨摩亚杰出艺术家、国际戏剧协会世界戏剧大使雷米·博尼法索创作艺术剧目。于是,《明星归来》在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隆重亮相。
《星归来》是国际戏剧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梁山文旅集团联合出品的首部作品。剧中的演员都是梁山人。他们打开熟悉的文化记忆,将传统歌声、生活仪式、农耕舞蹈、火把节热情的舞步等传统文化的当代表现形式呈现出来。该剧导演雷米·博尼法索认为,古代传说涵盖了生存的挑战、不懈的斗争、光荣的胜利、至高无上的美丽、超越死亡的胜利等广泛的主题。
事实上,大凉山戏剧节为世界各地的戏剧人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共同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戏剧的无限可能的宝贵平台。 11月11日,“国际戏剧对话——戏剧连接世界”在西昌举行。活动由濮存昕、剧作家李挺主持。它汇聚了来自全球 20 多个国家的艺术家,讨论戏剧如何跨越国界将人们联系起来。 ,并展望了戏剧艺术的未来愿景。
好的作品需要思想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继续大凉山戏剧节”
濮存昕表示,凉山的山水、气候、文化底蕴为戏剧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为戏剧节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濮存昕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他笔下的李白、哈姆雷特、白嘉轩等人物在戏剧舞台上深入人心。他还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鲁迅等经典形象,并凭借精湛的演技获得了多项奖项。他认为好的戏剧作品不仅要有才华、有教养,还要有艺术审美,达到思想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比如《咏春拳》在英国伦敦演出,掀起了来自中国的艺术潮流,观众长时间鼓掌,这是一部好作品。”
如今,大凉山戏剧节每年总是吸引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演艺、戏剧人才,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将戏剧的沃土变成戏剧的热土。濮存昕相信,随着大凉山戏剧节的举办,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到大凉山、关注大凉山,实现“戏剧创作社会化、戏剧欣赏大众化”。这就是大凉山戏剧节给凉山带来的变化。谈及未来的发展愿景,濮存昕表示:“重要的是要把大凉山戏剧节继续下去,为观众创作更多优质戏剧。”
▲大凉山戏剧节开幕式
虽然今年已经71岁了,但濮存昕在舞台上依然十分忙碌、活跃。 11月9日,濮存昕在上海出席主题研讨会,与戏剧爱好者现场交流,一步步教孩子们如何排练话剧《红旗下》。参加完上海活动后,他立即赶赴梁山参加戏剧节。记者采访刚结束,他就赶赴南京参加下一场演出。
“我是观众的候选人。”濮存昕曾在自传《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中提到,在他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观众是他最长久的陪伴。 “当我在舞台上表演角色时,其实在观众眼里,我就是一个在现场接受考验的学生,这才是我职业的真实角色。”正因为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戏剧艺术的敬畏和热爱。
红星新闻记者姜龙 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