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高尚与卑劣:休谟哲学散文集,浓缩一生智慧的入门读物
《人性的高贵与卑鄙》是《人性论》的作者、哲学家休谟的哲学论文集。收录了他在不同阶段出版的14部经典著作,其中包括关于人性的名篇《人性的高贵与卑鄙》、《西方美学史》等。其代表作《品味的标准》、反映其怀疑思想的《怀疑论者》、死后才出版的《论自杀》等。在书中,休谟论述了他对幸福、人性、生命和生命的看法。死亡、美学和品味,以及各种哲学流派,如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柏拉图主义和怀疑主义。逻辑严谨、清晰,文笔优美。 ,凝聚了休谟一生的智慧。可以说,它是一本了解休谟哲学思想的优秀入门读物。
《人性的高贵与卑鄙》,大卫·休谟
撰、李冠峰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正文选读:
生活中心
处于中间位置的人,更有利于获得智慧和能力,也更有利于修养德行。
下面这个寓言的寓意不用我解释,大家一看就明白:当一条小溪遇到另一条小溪时,他们早已是最亲密的伙伴。他傲慢不屑地对后者说道:“什么,兄弟!你还是这样!你还这么卑微卑躬屈膝!你看看我,你不觉得羞耻吗?不久前我还和你差不多,现在我已经成为大河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与多瑙河和莱茵河相媲美,只要雨水有利于我,它就会滋润我的河岸,但你什么也得不到。”卑微的小溪回答道:“是的。,你确实变成了一条大河,但我想你也变得喧闹、浑浊了。我能成为这条清澈而浅浅的小溪,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不想评论这个寓言,而是想比较不同的人生立场,并劝处于人生中间立场的读者安于现状,因为这是所有立场中最令人向往的。中间的立场是绝大多数人所占据的,所以一切道德的讨论都应该主要针对他们。达官贵人沉迷于享乐,穷人忙于维持收支平衡,无暇聆听冷静的理性声音。那些处于中间的人在很多方面都是最幸福的,尤其是因为这些人有最多的闲暇去思考自己的幸福,并从与高于或低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中获得新的乐趣。
亚古珥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祈祷足以说明这一点:“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死之前不要向我隐瞒;请让谎言远离我;这样我就不会贫穷。如果我是求你给我所需的食物,免得我饱了就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免得我贫穷而偷窃,亵渎我神的名。”这段话提倡中间立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为美德提供了最安全的保证,而且我想补充一点,它也为美德的实践提供了最丰富的机会,并为每一种可能的良好品质创造了条件。那些处于底层的人除了仁慈、服从、勤奋和正直之外,几乎没有机会实践其他美德。当一个人处于两者之间时,他就可以表现出他们的慷慨、仁慈、和蔼可亲。可以显示前一个人的灵魂所能容纳的每一种道德素质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机会,这样,这样的人就会比其他人更确信自己的道德进步。他们的优良品质未经激发或无用。
然而,还有另一种美德似乎主要存在于平等者中,因此主要适用于中间人。这种美德就是友谊。我相信,大多数人,即使心胸宽广,也常常羡慕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因为他们相信这些人有更多的机会为同胞做好事,获得上级人士的友谊和尊重。他们不会向别人做出徒劳的示好,也不会被迫与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交往,即使他们最想与对方搞好关系,但他们的示好往往会遭到拒绝。虽然地位高的人更容易获得友谊,但他们却很难像地位低的人那样深信友谊的真诚,因为别人可能会因为他们受到的恩惠而阿谀奉承,而不是给予他们善意和帮助。仁慈。有人明智地说,我们总是更关心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别人为我们做了什么。如果一个人过分强调朋友对他的义务,他就有失去朋友的危险。因此,我选择介于两者之间,与朋友的互动应该随着义务的给予和接受而变化。我太骄傲了,无法承担这段关系中的所有义务,而且我担心,如果这些义务落在对方身上,他会太骄傲而无法忽视它们,或者在我的陪伴下感到自满。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处于中间位置的人更有利于获得智慧和能力,也更有利于培养德行。这样的人比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更有机会获得对人和事的理解。他更熟悉人类的生活;一切都以其自然的色彩呈现在他面前;他有更多的闲暇去观察和思考;此外,他有雄心壮志去推动自己的成就,因为他坚信,没有勤奋,他永远不会取得成功。想要在世界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我还必须表达另一点,这可能听起来很不寻常:中间位置最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天赋。这其实是天意的明智安排,因为履行中位职责所需的能力确实比上位更高。生活领域的需求更高。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或医生比成为一名伟大的君主需要更多的天赋和更大的能力。因为,我们看看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王国的历代君主,都是一出生就继承了王位的。例如,英国国王并不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从开国国王到现任继承人,共有二十八位君主,这还不包括那些在婴儿时期就去世的君主。其中八位君主被认为具有相当的能力:开国国王威廉一世、亨利二世、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三世、亨利五世、亨利七世、伊丽莎白一世和已故的威廉三世。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以人类的一般资质来看,这二十八位君主中,拥有法官或律师才能的人,没有八人。自查理七世以来,不包括弗朗西斯二世,法国已经有十位君主在位。其中五人被认为有能力治理国家,分别是路易十一、路易十二、路易十四、弗朗西斯一世和亨利四世。总之,治理人民需要大量的德、正义、仁慈等,而不是惊人的才能。一位我忘记名字的教皇曾经说过:“朋友们,让我们大家享受我们自己的娱乐,世界会照顾好自己的。”历史上确实有一些关键时刻,比如亨利四世时代,此时就需要君主有最大的勇气。如果勇气和能力没有这位伟大君主的勇气和能力,国家肯定会在压力下崩溃。不过,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即使真的发生了,国运本身也占一半因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