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宫廷文物特展在上海奉贤博物馆开幕,131 件/组展品等你来看
摘要:131件/组展品带领观众走进300多年前的承德避暑山庄。
乾隆御用“万寿无疆”掐丝珐琅碗、嘉庆时期绿松石绿地粉彩宝月瓶、乾隆轿上装饰的皮球花辎重花瓶、乾隆皇帝御用书房四宝清代,慈禧太后的亲笔签名……清代所有的宫廷文物都在上海展出。
11月18日,由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与上海奉贤区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避暑山庄暨外八殿宫文物特展”在奉贤博物馆正式开幕,直至2025年2月。131日28日一件件/组展品,包括精美的瓷器、字画、弓箭、笔砚、珐琅器等“皇室出品”的珍贵文物,带领观众走进300多年前的承德避暑山庄。
嘉庆时期绿松石绿地粉彩月瓶。沉思怡 摄
清代鎏金铜釉太平有图像。沉思怡 摄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的夏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巡游塞北,希望在木兰围场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地点建造宫殿。每年都会举办活动,并在首都举行。路过河北承德时,他被这里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所吸引,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宫殿。历经89年,承德避暑山庄浩大工程已基本竣工。其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主要融合了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审美情趣和博大胸怀。它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介绍,避暑山庄建成后,成为清朝皇帝管理政务的行宫和避暑胜地。清朝皇帝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这里处理重要的军政事务,以及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领袖。这里成为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虽然名为“山庄”,但实际上是清朝皇帝避暑、照顾外国诸侯、巩固边防的夏宫。它担负着政治、军事、外交、文化、休闲等多种职能。
特别展览内的展示。沉思怡 摄
特别展览内的展示。沉思怡 摄
本次展览共展出展品131件/组。不仅展示从承德别墅文津阁、福寿园、广元宫等宫殿收集的建筑材料,还精选了宫廷陈设、宫廷生活用品、佛具等三件物品。珍贵文物,包括瓷器、珐琅器、玉器、木器等。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历史渊源、造园艺术、园林功能和佛教艺术等方面,展现了多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特点融为一体,展示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精湛的造园艺术特色。 、多元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社会历史价值。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不少展品首次离开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例如,在展览的第二部分,展出了七个不同颜色的陶瓷碗。从右到左依次为黄釉青花、内外皆黄、外黄白衬、黄地青龙、蓝地黄龙,最后是一只纯白色的瓷碗。
“观众可以根据颜色猜出哪个碗是皇帝用的,哪个碗是太后贵妃用的,这些碗只允许使用。”据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馆长薛辉介绍,这组瓷器背后反映了清代宫廷生活中严格的等级制度。作为日用瓷,清宫对黄釉瓷器的使用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皇太后和皇后的内外均使用黄釉器;贵妃内用黄釉白瓷。贵妃用黄地青龙瓷;妃嫔用青地黄龙瓷;贵族用紫龙器,绿地;长在则使用绿地红釉器。龙器;各种杂色瓷器都是允许的。本次展览特意选取了具有标志性色彩的瓷碗,以有趣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不同风格规定背后的不同等级规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用清翠玉石雕刻的山子展品。玉山子作为陈设玉石的一种,出现于宋代,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行。此次展出的玉雕诗《山子》以山水人物、亭台楼阁为创作题材。在温润的白玉上雕刻出一幅淡雅宁静的风景。观众如果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顶部不到5平方厘米的白玉上刻有乾隆的诗句,足见工艺的巧妙。
清代玉雕诗山子。沉思怡 摄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展品中寻找乾隆的题诗或许就是本次展览的“隐藏菜单”。薛辉告诉记者,乾隆一生写下了无数的诗篇。因此,只要观众留心,就会在展出的许多瓷器、玉器上发现乾隆的诗词或题字。
清代书房四宝陈列
展览期间,每天在展厅尽头提供限量的精美明信片和承德山庄展览定制邮票。展会配套文创产品也将同步更新,涵盖瓷器、挂件、冰箱贴、盲盒、茶具、箱包、丝巾、食品等品类。 “来跟我玩大牌——避暑山庄四季风景扑克牌”,它的大小是普通扑克牌的四倍。精选了54张承德当地摄影师拍摄的四季风光照片,还有“尚方宝剑毛绒挂件”、“御厨山楂系列”、“乾隆游公仔印章盲盒”和毛毡手提袋让观众随手拍家“文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