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余志教授93岁高龄完成中华经典古诗词三百首:德语译注本,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谭玉志教授
近日,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德国教育家、翻译家、原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谭玉之教授编注的《中国经典诗词三百首:德文译注》。本书是谭玉之教授在93岁时倾注毕生心血撰写的。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翻译介绍唐宋元经典诗词的德文翻译著作。 93岁时,他完成了德语翻译史上的这一突破,为向世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了进一步的贡献。这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奇迹”。
谭玉之是当代中国大学德语专业建设,特别是中德大学跨校合作以及德语专业引入经济学方面的重要开创者和推动者。他是我国德语教育的先驱。曾任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日耳曼语言文学联合会会员。早年师从德语界泰斗朱彦。 1961年,谭玉之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毕业后,前往卡尔·马克思大学(现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 1964年回国后,进入当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作为上外德语系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德语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早在20世纪70、80年代,他就开始推动上外与德国大学的校际交流,邀请德国大学教师来上外讲学,帮助上外德语系青年教师联系德国大学深造。同时,他意识到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涉及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还介绍了德语系的经济学专业。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至今。谭玉之先生为培养中德领域专业人才、促进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典诗词三百首:德文译注》
谭玉之选
/译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上海三联书店此次出版的《中国古典诗词三百首:德文译注》分为《唐诗百首》、《宋诗百首》和《元歌百首》三卷。译文忠实原文,强调内容、传达意义、传达精神;它用德语简洁而深刻地介绍了人物的生活;它还使用精确的注释来解决单词和句子的困难。本书收录了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马致远等中国著名诗人的代表作。由于汉语和德语的语言差异,很难跟得上谭玉之在语言上严格遵循原文,注重精神上的相似,不以形体上的相似来妥协精神上的相似,不追求格律上的一致,不添加多余的东西来合脚。
谭玉之指出,中国此前曾出版过歌德、席勒、海涅等德国经典著作的汉译本,但尚未出版相应的中德对照作品。尽管近百年来唐诗被频繁翻译引进,但德文却是少数。宋词、元曲很少被翻译,大多散落在不同译者的选集中。其中许多是基于英语或法语翻译的二次翻译。谭玉之渴望有一部专门翻译中国古代诗词音乐的作品。多年前,他联系德国汉学家,希望他们能翻译中国古诗词。德国汉学家都觉得很难,因为两国文化差异太大。最终谭玉之无奈,只能背起这个包袱,亲自填补这个空缺。
诗歌难译已是翻译界的“共识”。谭玉之在翻译中遇到困难,懂得如何适应。为了传达原诗的声、形、意之美,他采取了大量的改编方法。他通过调整译诗的音节,使用了增、换、减。通过运用头韵、叠韵、押韵等多种方法,力求传达韵律、节奏、音节修辞手法等语言本身的固有特征,使译诗可读性强、朗朗上口。
谭玉之教授手稿
谭玉之翻译和注释的手稿都是纸上手写的。输入成电子稿件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以德国翻译家于龙发教授、上海工业大学副译审吴胜柏、上海译文出版社德文编辑庄文为首的中德专家组成的编辑团队,对译文进行了认真、严谨的转录。 、审查和加工,为作品的发表做出了很多努力。
11月15日,“中国古典诗歌外译出版与传播研讨会暨《中国古典诗歌三百首:德文译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工业大学隆重举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英教授,上海三联书店主编黄涛编辑审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魏玉清教授上海翻译协会会刊,上海译文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朱亚军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新书主编、原德国语言学院院长桂乾元副教授审稿。学校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新书主编、上海盈盈大学副译者、审稿人 吴胜柏,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副主编、审稿人审稿人 陈 马冬月 上海三联书店研发部经理 编辑、审稿人 张保发 原上海译文出版社词典教育编辑部主任,新书《上海词典教育》主编翻译出版社德文编辑部负责人庄文,新书主编、上海三联书店编辑王云,上海工业大学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涛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三百首:德文译注》的出版,不仅填补了中国古诗词德译史上的空白,也是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宝贵尝试。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魏玉清教授认为,《中国经典诗词三百首:德文译注》的出版,有助于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文学的精髓。为德语国家的读者提供古典诗歌。上海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英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三百首:德文译注》不仅是对经典诗词的翻译和注释,也是传播经典诗词的积极尝试。并交流中国文化。 。上海译文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朱亚军认为,出版《中国古典诗歌三百首:德文译注》不仅有意义,而且难度很大,体现了上海的出版实力和责任三联书店。与会的其他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审视了《古诗三百首:德文译注》的出版,以及谭玉之创作《古诗三百首:德文译注》的非凡智慧和卓越的毅力。评价很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