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开幕:67部作品入围决赛,展现新生代艺术创造力
摘要: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开幕
11月26日,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在上海戏剧艺术中心开幕。以“戏剧重生”为主题,67部音乐剧、话剧、歌剧作品入围决赛。戏剧节依托文教融合机制,结合新课改演出剧目,让学生在更加专业、沉浸式的多元化实践中提升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戏剧节开幕式上展示了多种类型的作品,如首届全国听障儿童绘本戏剧大赛特等奖的《没有耳朵的兔子》,讲述了一个长相奇特、没有耳朵的孩子的故事。一只被同龄人排斥和孤立的兔子,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颗特殊的鸡蛋。谁丢了鸡蛋?蛋里还孵出了什么?在剧院前厅,观众与五位听障孩子一起踏上了“寻蛋”之旅。原创形体剧《重生》通过身体与多媒体屏幕的互动,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在校园、家庭中的烦恼,以及戏剧给他们带来的安慰。金山区前井小学演出越剧《老婆问老婆·洞房静悄悄》,金山区海棠小学演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青少年戏曲经典集》演出话剧《红灯·杜》节选自《红心》,展现了学生们在戏曲艺术领域扎实的基础和功底。
开场表演
即日起至12月中旬,小学组18部、初中组16部、高中组16部、大学组11部、校外组6部将在剧场上演。在金山区石化五小学的《完美生活》中,小艾意外得到了一个遥控器,让她体验到了所谓的“完美生活”。在优秀青年演讲发布会上,小艾遇到了困难,遥控器却突然失灵。小艾明白,真正完美的人生就是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徐汇区徐汇实验小学的《如果我是你》讲述了徐老师和学生秋秋在电闪雷鸣中互换身体,开始相互理解、化解矛盾的故事。
除了来自现实生活的灵感外,表演内容也涵盖了各个方面。比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的器乐剧《小旋风尼克》讲述了流浪戈壁滩的小旋风尼克与大雁羽娜娜的友情与成长故事。上海西方外国语学校《夜莺与玫瑰》改编自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作品。
开场表演
上海校园戏剧节由上海学生戏剧联盟牵头单位复旦大学牵头,上海戏剧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为全市师生戏剧艺术教育搭建了延伸舞台。围绕新课程标准提出“戏剧焕发新生命”的主题,激发学校对戏剧的兴趣。团体、社团围绕新教材创作,以戏剧为切入点,将美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美,通过呈现表达美,多层次、多层次持续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学生戏剧联盟主办,复旦大学、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承办,上海戏剧家协会协办。
文章评论
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开幕,以完美人生为灵感来源的作品展现了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活动结合新课改演出剧目和新教材作品展示美育成果显著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第三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开幕,以戏育人效果显著,通过多元化实践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完美人生,当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演绎真实故事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