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喻律贤在爱丁堡艺术节展示云南彝族烟盒舞马缨花,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二次元 2024-11-27 19

杨宁朱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 年 11 月 27 日

版本06)

云南非遗文化传承馆_云南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名单_

于鲁贤(中)在爱丁堡艺术节“中英传统民族文化交融”庆典上表演云南彝族烟盒舞《马缨丹》。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于鲁贤,云南建水人,苏格兰华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2022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她策划“中英传统民族文化交融”庆典活动,表演云南彝族香烟箱舞《马缨丹》走进英国,将云南物质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到海外。

云南舞蹈

于鲁贤的家乡云南建水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充满了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艺术风格。作为土生土长的地道云南人,他受到当地著名舞蹈家姑妈的启发和熏陶。于鲁贤5岁开始学习中国舞蹈和音乐,特别是云南彝族的烟盒舞和花腰歌舞。以及建水小曲等。

小时候,于鲁贤对云南传统歌舞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和不可抗拒的热情。有一次,小玉露仙正在用MP3听音乐,弟弟趁她陶醉的时候抢走了她的耳机。结果,她惊讶地发现,当同龄人在听流行歌曲时,于鲁贤却在演奏云南风格的音乐。水小调,舞到建水小调。 “小时候,每逢节日,大家都会一起跳烟盒舞,一听到音乐旋律,我就忍不住跟着跳起来。”于鲁贤说。

舞蹈中使用的“烟盒”道具是世界上最小的打击乐器。烟盒最初是彝族用来存放烟丝的日常小盒子,通常用竹木或金属制成。在姨妈的指导下,于鲁贤开始学习烟盒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她每天都花时间练习,掌握从最基本的舞步到复杂的舞蹈组合的一切。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她的身体开合不太好,所以她总是比别人更努力地练习。每当放学回家,她总会来到舞蹈排练室,不停地连续练习十多个转圈动作。于露贤的舞技越来越精湛。她开始在学校以及县、州的各种活动中表演烟盒舞,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和喜爱。

在校期间,于鲁贤不仅品学兼优,而且还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播云南文化。本科期间,她积极参加多项与云南文化遗产和多民族艺术相关的创新创意大赛和舞蹈比赛,并获得省级金奖。成为一名云南民间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梦想种子,从那时起就开始生根发芽。

在英国留学

2021年,为了开阔视野,于鲁贤带着对云南舞蹈的热爱和追求,踏上了前往英国爱丁堡的留学之路。爱丁堡大学是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郁、融为一体、开放的地方,给了她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舞台。在这里,她正在攻读策展硕士学位,并积极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努力向更多人介绍中国文化艺术。

刚来英国的时候,于鲁贤很不适应。爱丁堡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现代文明与历史古迹的交融常常让于鲁贤感到不真实,无法融入。 “刚来这里的时候,我感觉脚悬着,感觉不像在家里时那么踏实。”于鲁贤说道。于是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沉浸在家乡的音乐和舞蹈中。在异国他乡,每当有建水小调响起,她就感到安心、安心。她逐渐开始参与更多的演出和舞蹈文化传播活动,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一起组织文艺晚会,向大家展示各自国家的传统舞蹈和音乐。在这些活动中,于鲁贤总是第一个站起来,为大家表演香烟盒舞。她的舞蹈优美而富有节奏感,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和称赞。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于鲁贤找到了爱丁堡旅游局的实习机会,负责运营社交媒体和研究创作。这份工作让她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爱丁堡的文化艺术,也为她今后的文化传播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求学期间,于鲁贤不忘初心,努力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到英国。她积极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舞蹈、音乐、陶瓷等形式向英国观众展示了云南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她的努力逐渐得到认可,成为苏格兰跨文化协会特邀中国驻地艺术家和策展人,并成功策划了爱丁堡艺术节中国文化周等活动。

“我觉得烟盒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于鲁贤说,“我希望通过我的表演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的多元文化和烟盒舞。”独特的魅力。”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硕士毕业后,于鲁贤选择留在英国。他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积极参与云南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于鲁贤在爱丁堡艺术节策划了“中英传统民族文化交融”庆祝活动,融合了云南彝族烟盒舞《马缨丹》和苏格兰凯利舞,并将演出场地安排在爱丁堡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希望模拟云南少数民族在田间劳作时载歌载舞的场景。于鲁贤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以优美的舞蹈动作精彩地表演了《马缨丹》等舞蹈,让观众更多地了解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马缨丹”很受欢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于鲁贤还将“马缨丹”编成“广场舞”形式,推出了“马缨丹大赛”,吸引了更多普通民众参与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同胞的参与,也让不少外国人跟着起舞。

除了舞蹈表演之外,于鲁贤还邀请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爱丁堡举办大师班,并积极与当地艺术家和舞蹈团体合作交流。她还邀请英国艺术家到中国云南参观学习,亲身体验烟盒舞的魅力。同时,她还前往英国各地学校和社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向当地居民和学生介绍云南文化和烟盒舞的历史渊源。 “我认为文化交流是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途径。”于鲁贤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架起一座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中国文化艺术。”

现在,于鲁贤正在筹备2025年中国文化周-爱丁堡艺术节云南分会,继续弘扬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在即将推出的云南篇中,她不仅关注云南传统音乐舞蹈,如云南灯戏、海菜调、哈尼鼓舞等,还将目光投向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建水紫砂陶艺、青花瓷烧制技艺、普洱茶泡茶技艺等。未来,她的目标是通过衍生非遗工作坊,形成一个可“看、听、尝、评”的沉浸式展览以及多重互动体验,让全球观众直观感受中国云南文化艺术独特而神秘的魅力。 。

苏轼诗词数字艺术展:穿越时空的对话,领略中华文化智慧
« 上一篇 2024-11-27
北京站候车室新增名家画作展览,旅客可近距离欣赏松鹤图等经典作品
下一篇 » 2024-11-2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