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藏组织西藏手工艺人参观上海博物馆,推动传统手工艺创新与发展
近日,上海援藏联合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组织来自西藏日喀则江孜、拉孜两县的51名传统工匠,参观上海博物馆东厅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展。此次活动旨在帮助藏族工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学,挖掘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为推动藏族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提供灵感。
这群工匠是上海援藏与三德司机沙卷联合开展的传统手工艺振兴项目的学员。江孜布布复兴进入新阶段,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此次来上海的学生中,既有新生,也有第二次来上海进修的高级工匠,如羊绒小狗工匠格桑、羊绒钩针姑娘次仁片朵等。他们的作品成功打入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奢侈品市场,展现了西藏民族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在上海博物馆东楼,工匠们在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化创意产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冯伟及多名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深度游览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展”,有“江南创作馆”两大展厅。不同时期的青铜艺术品展现了不同时期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和交融艺术,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历史见证,给工匠带来巨大的视觉震撼。江南工艺博物馆里的江南服饰工艺和编织作品,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繁华之地的浓郁江南文化,以及优雅的审美观和文化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援藏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推出了江孜羊绒、氆氇围巾配饰系列。该系列作品以上海博物馆青铜展品《西尊》为灵感,由桑德瑞沙娟与江孜普普工匠共同创作。青铜器上美丽的古代吉祥图案与普普工艺的展示手法完美融合,展现了文化精髓和两地支援西藏的友谊。
上海援藏干部联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西藏工匠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普普创作开辟了新思路。未来,上海援藏将继续与上海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合作,为西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将江孜布布技艺推向世界更广阔的舞台。
通过此次活动,藏族工匠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不仅更多地了解了中华文明,也获得了宝贵的创作灵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作品,为西藏文化事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