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举行,聚焦文化遗产与文学交流互鉴

二次元 2024-11-28 16

摘要:良渚文学历史悠久。

良渚文化发现者_良渚文化是谁的名言_

11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良渚遗址的实证作用,聚焦文化遗产、文学、音乐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入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研究,探索实践路径,规划合作方向。

除开幕式外,论坛还设立了中外作家对话分论坛。古根海姆文学奖获得者、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布克奖获得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银河奖获得者等百余位中外作家齐聚一堂,期待促进交流、互鉴、共赢。文学的发展是通过对话进行的。

良渚文学历史悠久。 20年前,考古学家在浙江平湖庄桥墓葬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属于良渚文明的图形符号和原始文字。这被认为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开端,标志着从口头交流到书面记录的转变。

良渚为何对作家如此有吸引力?在很多作家眼中,良渚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开端。在这片土地上,人类修建了宏伟的水利工程,留下了精美的玉石,创造了象征权威和秩序的早期国家雏形。这些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仙剑奇侠传》​​作者、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关平超表示,良渚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认为,以往写童话大多从传统文化或古代神话中寻求灵感,但良渚的出现让他发现了更长久、更深的历史背景。 “华夏五千年看良渚”,这句话不仅是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致敬,更是为文学创作者们延长了时间线。关平超感叹道:“当我看到‘良渚’两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无数的故事和场景。”

在关平超看来,良渚不仅代表着神秘的古代智慧,也拓展了仙侠文学的想象边界。玉琮、石斧、水利工程……这些物品背后有着怎样的传说?良渚先民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秩序的探索将如何转化为小说中的细节?每个细节都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

除了历史的丰富和文化的独特,良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作家麦嘉在开幕式和主论坛上表示:“良渚是文学创作的一座宝矿,充满了灵感和可开采的素材。”他认为,良渚让创作者看到了早期人类文明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起来的。这片土地不断生长、延续、繁荣。它不仅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故事元素,也成为创作者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麦氏家族大胆想象:如果说良渚先民是“精神密码”的创造者,那么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伟大思想是否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和拓展呢?他希望自己的下一部作品能够融入良渚元素,用文学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良渚、了解中华文明。

在一定程度上,良渚超越了考古学等单一学科的范围,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关平超坦言,过去很多人认为浙江人“善于做生意”,谈及历史底蕴时可能显得“不够格”。然而,良渚文化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印象。关平超说:“五千年的历史赋予了浙江人更多的文化自信,这种自豪感让我觉得文学创作不再只是对过去的叙述,更是对未来的表达。”正是这种文化自信​​,激发了他以良渚文化为母​​题创作仙侠小说的强烈愿望。

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浙江本土作家的创作中,也吸引和感染着世界各地的作家。

入围费米纳奖的法国作家爱德华多·贝蒂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3次来中国,访问过北京、西安、天津、青岛等城市。

他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悠久的历史给了他更多的灵感。目前,他结合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创作了两部与中国有关的作品:一本小说和一本日记。 “我很期待看到我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这会引起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次良渚之行,是他第一次来到杭州,近距离接触良渚文化。对于Eduardo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更是一次探索的机会。在他看来,文学的共鸣并不局限于语言或地域,而在于作家通过作品所呈现的人物形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想象、观点和观点。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作家的作品才更加丰富多彩,所描绘的人物棱角分明。”

古根海姆文学奖、阿根廷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安娜·玛丽亚·舒阿表示,良渚故事让她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 “良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而是一座连接我们与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安娜举了一个例子。在阿根廷,孔子学院颇受欢迎,许多中阿作家作品的译本出版。这些都是中阿文学交流的实例。提高开发绩效。她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所以能与文学产生共鸣,是因为文学的创作是基于人类共同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进而引起大家的精神共鸣。

“即使我们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我们仍然可以被几千年前或最近的中国文学作品所感染。根本原因是作品触动了读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安娜说道。

湘渝雅韵——凤凰小子毛光辉画展在重庆美术馆盛大开幕,开启文化艺术新篇章
« 上一篇 2024-11-28
山西运城夏县崔家河遗址发现5000年前仰韶中期罕见彩陶鱼纹盆
下一篇 » 2024-11-2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