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打造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文旅融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微短剧用影像描绘诗与远方
杨洪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 年 12 月 3 日
版本08)
《鸾鸟再舞时》海报。
《你的岛来了》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政府印发《关于郑州市加快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意见》,提出从剧本孵化、精品创作、人才培养、等,将郑州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成为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的战略目标。
此前,北京、江苏、浙江、广东、陕西、安徽等地也纷纷布局微短剧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布局。
其中,文旅微短剧成为引人注目的创作类型。
2024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启动“带着微短片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推动一批实体拍摄地跟随微短片的流行,打造群古今亮点,连接中外文化标识和符号,通过微短剧实现全球传播,形成“微短剧+文化旅游”的融合消费新模式。国家广电总局也相继发布了四批“带着微短片去旅行”创意计划推荐剧目,其中不少为文旅微短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创作样本。
“轻骑兵”加速耗尽
与长视频相比,微短剧具有投资小、周期短、门槛低、上线快的优势。微短剧与文旅产业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以拓展产业赛道、拓宽产业边界,进一步发掘新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微短剧是名副其实的“文旅轻骑兵”,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的推广效果,增强目的地吸引力,满足观众需求。
微短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动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季节性和周期性要求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如东北雪域奇观、新疆独库公路壮丽景色、杭州钱塘江。壮观的潮汐涌动等,如果能提前谋划,及时推出“带货”能力强的微短剧与旅游目的地相呼应,就能快速有效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例如,微短剧《嵩山》紧紧抓住少林功夫的顶级IP,以弘扬武术精神、维护正义为故事核心,并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竖向构图为核心。展现嵩山标志性自然风光和风光的美学参考。文化景观将故事融入场景,用功夫点燃话题,推动松山旅游发展。
微短剧主要通过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微信小程序等载体传播,利用大数据算法实现精准投放、高效营销。对于有旅行意向但有多种选择的用户来说,文旅小剧不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是一张时间表和路线图。文化旅游微剧比小众或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具有更显着的推广效果。例如,《你的岛来了》在湖南常德拍摄,以缓慢的节奏和田园风格展现了桃花源风景区的美景; 《等你三千年》在河北邯郸拍摄,通过古今爱情故事体现“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深度。文化遗产。
双向赋能促进创新
微短剧可以发挥视听艺术的传播优势,用图像语言助力文旅资源转化创新。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旅游目的地需要好故事、名景、打卡地、情感连接点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的良好口碑和影响力。各大景区的实景演出、花车巡游、非遗体验、变装表演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微短剧旅行”可以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微短剧中的神话、传说、轶事等,赋予了山水、田园、宫殿、玉楼历史的回响和诗意的增强;剧中人物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景,如雨中漫步、骏马奔腾等,常常成为游客争论的焦点。被模仿的名场面;日照金山、三潭映月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织的镜头,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驻足之地,激发人们对诗与远方的追求。微短剧《一梦枕银河》用温柔优美的视听语言展现了街道、园林、高楼大厦,并将苏帆、评弹等传统苏州特有文化融入其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有美丽的风景、美食、美丽的事物和美丽的人。观众的目光敲击着游客的心,成为展示苏州独特魅力的窗口。
文旅产业还可以为微短剧赋能。不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城市面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象风格。热情、华丽、简约、神秘等各种气质在特定场景的加持下都能自然地融入到作品中,给微短剧带来美感和新鲜感。感觉。微短剧《鸾鸟再舞时》的灵感来源于河南老君山、鸡冠洞等景点。剧中仙境般的风景给作品赋予了美丽而神秘的气息,令人着迷。微短剧《洛》花似意,串联龙门石窟、东周皇城、二里头等历史古迹,展现“神都”河南洛阳的辉煌与繁荣。
让品质成为创意潮流
微短剧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契合度。微短剧可以提供缓解压力、圆梦、愉悦、共情等体验,这与旅游的主要诉求不谋而合。随着旅游免签“朋友圈”的扩大以及海外微短剧的持续发力,文旅微短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笔者认为,必须从创作和管理层面持续推动文化旅游微短剧的健康发展。
视听工作者应进一步探索微短剧创作规律,增强故事情节与旅游目的地的关联性和融合感。目前创作播出的微短剧中,有一些项目亟待上线。作品几乎没有戏剧冲突和叙事逻辑,微短剧成了旅游广告。未来文旅微短剧的创作要注重剧本的原创性和艺术性,用故事联系山水,用情节吸引消费者,用人物实现情感共鸣,用文化传递情感。增强口碑传播能力。此外,要推动文旅微剧中的经典场景、人物设定成功转型为旅游目的地、网红打卡地新消费场景;还要开发周边产品和线下消费体验,联动大屏、小屏和景区屏,深度挖掘微短剧的附加值。
有关部门还应根据文旅微短剧的类型、风格、故事和价值引导,进行政策引导和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和奖励力度,提供行业典范。目前,一些制作机构对文旅微短剧的行业标准、创作定位、拍摄手法等还不清楚。有的沿用以往的创作模式,生搬硬套,导致作品推广效果不佳。因此,要对纵横屏文旅微短片采取差异化的创作策略,积极拓展旅游目的地定制业务,让高品质、IP化的文旅微短片成为创作趋势。要加强文旅微短剧海外传播,打造具有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自信的微短剧,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微短剧。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评论
本文深入探讨了微短剧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其对于推广旅游目的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作者提出应重视剧本原创性和艺术性、增强故事情节和旅游目的地的关联性等建议以促进文化旅游的微剧的健康发展并提升口碑传播能力非常值得借鉴和思考的方向!
本文深入探讨了微短剧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指出两者相互赋能、协同发展能够拓展产业赛道和边界,作者提出应推动高质量的文化旅游类内容创作和推广策略的实施以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并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观点值得深思和实践应用推广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