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夜读:梁实秋阅读冬天,北平冬日记忆与煤球制作
主播诵读经典,向大家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五城融合传媒主播杜希波。今晚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梁实秋的《读书冬天》。
说起冬天,我不寒而栗。
我在北京长大。北平的冬天真冷。
中秋节刚过,一家人就忙着备冬、做“冬季防御”。十月初一家里要生火,煤球、硬煤、柴火都要早准备好。
摇煤球是一件大事。一队骆驼驮着一袋袋煤球到家门口。型煤被抬进门口,堆在东院子里,堆得高高的。然后,等待晴天,三五个煤黑人带着筛子、耙子、铲子和二爪钩来了。他们头上缠了一块布,腰间的布里插了一个又短又粗的干烟袋。煤黑球摇煤球的功力确实不含糊。地上铺了煤粉,中间挖了一个洞用来倒水,加上提前准备好的黄土,两个大汉开始搅拌。混合后,将泥状的煤粉铺在空地上,使其看起来像一个大饼。用铲子把它拍平光滑,大约一尺见方。此时的宋黑子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一道道黑色的汗珠顺着脸颊淌下来。是时候坐下来休息一下,抽烟了。静置后,待煤粉稍干、凝固时,用铲子横竖切成小方块,就像厨师切菜、萝卜一样灵巧。然后他坐下来,把地上的一个小花盆倒过来,把筛子放在花盆上,另一个人把煤铲成方块放进筛子里,开始摇,就像摇元宵一样,慢慢地将立方体摇成煤球。然后铺在地上晾干。一张又一张地摇动筛子,一张又一张地干燥筛子。这么辛苦的事情,孩子们看着也觉得很有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天气变化,快要下雨了,必须赶紧把烟灰收集起来,聚集在一起,盖上东西,否则煤炭就会被雨水冲走,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这一切他都乐意做,只要能多赚点酒钱就行了。当它完全干燥时,他会在完成之前回来收集煤炭。明年见。
北平的天气很冷。其实还有比北平更冷的地方。我在沉阳度过了两个冬天。房子的双层玻璃窗外层凝结着冰雪。如果内层开个小洞,空调就会强行进入。路上有层层冰雪。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宴会,在路上摔倒了两次。大家都认为这很正常。不过断腿也不容易,而且穿的衣服也比较多。一位老朋友来看我,但他没有当面认出我,因为他的眉毛、胡须、头发都结满了霜!街上没有看到一个女人行走。路灯线上栖息着一排乌鸦和其他鸟类。他们默不作声,脖子蜷缩着发呆,冷得连尖叫的力气都没有。再往北的地方,比如黑龙江,肯定要冷得多。相比之下,北平还不算太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冬天真的很可怕。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希望如此。
【关于作者】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省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原名梁志华,字石秋。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一人。
【直播介绍】
五城融合传媒主播杜希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