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龙眼成熟季,白露吃龙眼真能大补?龙眼和桂圆有何差别?
八月是龙眼收获的时节。民间流传着“白露时节吃龙眼,价值堪比整只鸡”的说法,表明在白露当天食用龙眼能够显著增强体质,并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头硕大、果核细小、味道甘甜、口感上佳。单个龙眼果实轮廓圆润饱满,表皮呈青褐色,剥去外皮后显现出晶莹剔透的乳白色,隐约可见其中黑色果核,形状酷似人眼。宋钰的《荔枝谱》中,有文字描绘龙眼,说它外形像骊珠般圆润,色泽似金丸般赤红,果肉像玻璃那样晶莹,果核像黑漆那样乌黑,刻画得非常逼真。
图源:pixabay
很多人都知道龙眼也叫桂圆,但是他们真的没有差别吗?
龙眼≠桂圆
龙眼这个名字的来源,在于它圆润的种子,其中黑色的部分光亮照人,而种脐处则有一个白色的圆点,整体形态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眼极为相似,于是人们便赋予了它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称谓。
桂圆的命名缘由:新鲜龙眼难以持久保存,容易腐坏,人们便将其晒干,减少水分,从而便于储存和运输,由此形成了桂圆。古代鲜龙眼多作为贡品献给皇帝,百姓为避忌讳,便给干龙眼另取了一个名称。龙眼通常在农历八月成熟,此时正值桂花怒放的时期,广西所产的龙眼干个头圆润,并且「桂」字也是广西的简称,因此也被称作桂圆,尽管关于桂圆名称的由来有很多种解释,但这些说法都赋予了它独特的寓意。
图源:amazon
因此,龙眼与桂圆尽管属于同类水果,前者为新鲜果实,后者为干燥果实,同时桂圆的养生功效和药物作用也比龙眼更优。
龙眼肉—药食同源
由于桂圆具备显著的药效特性,龙眼肉(桂圆)被纳入中国首批兼具药品与食品双重身份的物品之中。
龙眼属于无患子科的植物,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树种,起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目前,这种植物在东亚以及东南亚的多个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亚热带地带都有栽培。中国和泰国是进行龙眼商业化种植的主要区域。它性质温和,味道甜润,能够增强体力,补充血液,调养心神,特别适宜气血不足者食用。然而在2021年,野生的龙眼树木被收录进中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植物种类。
龙眼的现代研究
龙眼果肉内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还具备铁、铜、锌以及硼等微量元素。并且每100克新鲜龙眼果肉里含有大约84毫克的维他命C,这个含量超过了多数常见水果。龙眼果肉还带有苹果酸和酒石酸等有益的植物化学成分,它们能起到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作用。龙眼的外壳也因其含有大量的多糖和酚类物质而显示出生物学活性。
1)抗氧化
龙眼中的多糖物质,是其核心功效成分。多项实验已证实该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采用微波辅助方法提取后,研究人员测定了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消除效果,具体数值分别为62.45%和54.36%。同时,酚类物质同样被认为具备优越的抗氧化性能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作用原理在于能够阻碍活性氧的生成相关酶的活性,并使高度氧化的ROS得到还原。研究者亦测定了龙眼中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数值与Trolox相当抗氧化能力数值,数据揭示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数值和总酚含量关联性很强。通过细胞抗氧化活性判定,酚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是龙眼果实体内抗氧化性能的主要来源。
2)免疫调节
根据相关消息,诸多源于自然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具备调控机体防御反应的能力,龙眼果体内部的生物活性复合碳水化合物,能够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对异物的摄取效能,同时有助于脾脏中淋巴细胞的生长代谢。体外初步实验证实,水溶性多糖成分(LP1)与它的硫酸化产物(LP1-S)可以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生长,能提升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也能使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量增多。
3)抗炎
龙眼对大鼠大脑动脉阻塞引发炎症的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龙眼多糖能减少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脑部含水量、缩小梗死区域大小、抑制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同时降低TNF-α和IL-1β的指标。此外,有研究探讨龙眼果肉多糖在对抗炎症性肠病方面的效果。结果显示,龙眼多糖能够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降低炎症因子的浓度来发挥抗炎效果。龙眼皮成分以及龙眼籽成分均展现出显著的抗炎效果。研究发现,龙眼皮成分能够有效控制氧化副产物的形成,增强体内抗氧化酶的功能,同时减轻炎症现象。至于龙眼籽成分,其抗炎效果可能源于对MAP激酶信号传导路径及其他炎症介质的抑制。
4)神经保护
有消息透露,龙眼糖浆有助于提升失眠者的睡眠状况。一项研究选取了五十四位年龄介于三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轻度到中度失眠患者,实施了平行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四个不同的组别。其中十二人服用棕色糖浆作为参照组,十四人服用龙眼糖浆,十五人服用有机龙眼糖浆,另外十三人则服用有机龙眼草药糖浆。每天晚上(15到30分钟之间)取一汤匙(15毫升)与150到200毫升水调匀服用,连续进行四个星期。在第一周和第四周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来评估睡眠状况。对比分析各组内部情况后发现,食用龙眼糖浆、有机龙眼糖浆以及有机龙眼草药糖浆的群体,其睡眠质量得分均有明显提升,然而使用棕色糖浆的群体,睡眠质量得分则未观察到显著变化。
泰国出产的一种叫P80的龙眼提纯露宣称有助于睡眠改善。
图源:p80thailand
Pulsetcm制作的龙眼安眠茶,里面包含了龙眼肉、远志、五味子、茯神以及合欢花。这种茶品对于难以入睡或夜间易醒的人群很有帮助,能够使心情平静下来,放松精神,抚慰心灵,从而促进睡眠。
图源:Pulsetcm
其他研究对比了多种提取手段得到的龙眼多糖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效能,各种龙眼多糖在0.1到3.0微克每毫升的浓度区间内均显现出适度且随浓度变化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果,表明龙眼多糖或许有助于改善智力障碍状况。最新科研文献指出,龙眼肉中的多糖成分能够使小胶质细胞的免疫清除作用恢复正常,进而帮助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恢复其认知功能。
5)其他作用
另有消息称,龙眼果皮中的多糖成分能够有效遏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产生,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实验观察,在浓度保持一致(0.5mg/mL)的条件下,龙眼多糖展现出的抗糖化效果要明显优于氨基胍。
龙眼果肉中的萃取物能够借助Erk1/2介导的RUNX2通路来促进成骨细胞的发育,显示出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前景。龙眼种子的萃取物则可以通过调控尿酸转运蛋白的功能并压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帮助缓解高尿酸血症的状况。
张晓芳,郭森,何持堂,白乃生。关于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实中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综述。2020年。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9(2):95-102。
彭海银,诺尼库姆,潘尤亚,通过热处理和陈化过程提高龙眼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生物活性,2021年,科学报告,15977号
Chatrapa Hudthagosol,Sirikanya Lablae,Maneerat Techavichian等人,研究了龙眼糖浆对改善失眠志愿者睡眠状况的效果,结果发表在2023年《Rama医学杂志》第46卷第2期,页码为29至42
白雅娟, 贾旭超, 黄飞等人, 对龙眼果肉多糖LPIIa进行了结构解析, 研究了其抗炎作用, 探讨了肠道屏障保护功能, 发表于2020年《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期刊, 卷246, 页码116532。
黄贯中,王伯森,林伟超等人,龙眼果皮的抗氧及抗炎作用,2012年,证据基础补充与替代医学,709483
李庆晓,陈宇顺,侯建伟等人,龙眼籽提取物对角叉菜诱导的 Sprague-Dawley 大鼠的抗炎作用,2016年,伊朗基础医学杂志,第19卷第8期,第870至874页
宣月,浙杰陈,金明张等人,关于龙眼果肉多糖(龙眼)的提取,纯化,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一篇综述,2022年,载于《食品化学》第9卷第914679期。
韩章,方新北,赵鹏等,龙眼肉多糖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认知障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恢复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吞噬功能实现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2025年《民族药理学杂志》第343卷第119464页。
朴昭英、金秀贤、孙永凛等人, 龙眼果提取物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机制在于通过Erk1/2依赖性RUNX2激活, 该研究发表于2016年《微生物与生物技术杂志》第26卷第6期, 具体页码为1063至1066页。
陈建伟,李应中,洪晓芳等人,龙眼籽提取物能够通过调节尿酸转运蛋白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来降低高尿酸血症,2012年,美国中华医学杂志,第40卷第5期,第979至990页
头图地址:
文章评论